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第三零八章 新天府护城河与紫禁城

第三零八章 新天府护城河与紫禁城(1 / 1)

朱靖垣乘坐的内河船在银河上飘了十几个小时,第二天清晨抵达了新天府码头。

朱靖垣一家在船舱里面休息了一晚上,现在都早早的起来欣赏新天府的风景。

新天府城理论上是沿河城市,只是这个河口实在是太宽了,用望远镜都很难看到对岸。

所以新天府给人的感觉同时也是个沿海城市。

新天府正式的码头就在银河岸边,但是朱靖垣的船队没有在这里停靠。

而是在码头最东南部的一个岔口向南转向,进入了一条宽度两百多米的内陆人工水道。

这条人工水道的两侧,都有上百米宽的绿化带。

水道东侧的绿化带以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块农田。

夏天的时候,新天府银河以北种水稻,银河以南种玉米或大豆,冬天两岸都种小麦。

现在的新天府城外,到处都是成熟的玉米和大豆田,放眼望去都是成熟的焦黄色。

水道西侧的绿化带以西,有一条能够容纳八车道的高标准公路。

公路的西侧又是一条绿化带,绿化带再往西,才是同样成熟的大豆田。

这条位于农田之中的奇怪的人工水道,名义上的身份其实是新天府外城的护城河。

那条宽阔的马路本来应该是外城的城墙。

新天府的最初规划是个多层九宫格结构。

最内部是边长一公里的紫禁城,紫禁城外面是边长三公里的皇城。

皇城外面是边长九公里的内城,内城外面本来应该是边长二十七公里的外城。

边长二十七公里的正方形,规模相当于北京五环的范围,这个规模实在错太大了。

新天府的工业不发达,农业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城市远远没有扩张到这个范围。

到目前为止,新天府城的建成区,除了银河边上的码头,都还在边长九公里的内城里。

本来应该是外城区域的土地上,目前绝大部分都是农田和牧场。

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有一些棉纺织厂、罐头厂、面粉厂、火柴厂、农用器械厂等农产品加工、生活用品、农业用品相关的工厂。

与此同时,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提升,城墙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持续下降。

新天府外城的城墙,始终没有真的动工修建,外城至今仍然只存在于概念上。

不过早期的规划仍然在,没有人挑头撤销规划。

建设外城城墙和护城河的土地仍然要保留。

为了防止这些土地被占用,皇庄在修城墙的地上建了条公路。

同时将农用水库、农用运河、水运码头、农田灌既和排水系统等与水有关的工程,都尽可能的设计归拢到护城河规划的路线上。

最终通过这些实际的功能项目,完成了护城河本体的建设。

这条宽阔的护城河水道,加上宽阔的公路,以及两者之间和外围的三条绿化带,总体宽度超过六百米,总长度八十一公里的正方形区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城绿地水域休闲公园。

农忙的时候,这里就是最舒适的休息区,也是晾晒谷物的好地方。

农闲的时候,这里也是踏春、散步、钓鱼、纳凉、晒太阳的好地方。

这个因为种种原因形成的古怪产物,却意外成了新天府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朱靖垣理所当然的考虑着,就以这个城墙和护城河作为工业建设的中心线,以后把工厂都放在这个河边和马路边。

或者是一边作为工业区开发,另一边作为居住区来开发。

这个护城河和现有的高级公路,正好作为工业区交换和输送物资的绝佳通道。

护城河的建设标准很高,和码头外疏浚的航道一样,都能保持至少八米的水深。

所以大量的中小船只,不需要在银河边的正式码头停靠,可以直接进入护城运河。

朱靖垣的船队在护城运河内航行了九公里后,来到了一个河道分叉点。

船队在这里向西转向,顺着河道继续航行。

这时候运河的两边开始出现稀疏的工厂建筑了。

从这里抬头遥望西南方的话,已经能看到巍峨的内城城墙了。

船队再次航行了九公里之后,在内城城墙下进入了内城周围的护城运河。

内城护城河环绕边长九公里的内城,水面宽度缩减到了一百米,水深仍然是八米。

朱靖垣坐的船仍然没有停留,直接穿过了水门进入新天府内城。

朱靖垣终于看到建筑鳞次栉比的城区了。

新天府内城的街道,全都是横平竖直的硬化道路,每个街区的尺寸都完全一样。

街道两边是成片的独立院落,院落内的格局也高度类似,显然是统一规划建设的。

每个院子里面,都是一栋两层楼的正房,加上东西南三个单层配房。

在旭日初升的晨曦之中,很多院子里面升起了鸟鸟炊烟。

街道上偶尔有孩童扛着书包互相追逐打闹。

新天府城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了。

船队中的其他随行船舶,都在内城的公共码头上靠岸。

船上搭载的,要送往新天府的设备和物资,都在这里陆续正式卸货。

船上的其他人员,也在当地对接人员的接待下,前往临时的住宅区安置。

新天府城内供普通家庭居住的院落,都是皇庄按照统一规格成批的建设出来,然后逐步分配给有需求的家庭使用的。

城北随时都有大量的闲置住房,安置大食国和本土来的工人完全没有问题。

朱靖垣的船则继续向前,顺着水路一直开进了皇城里面,在皇家专用码头靠岸。

新天府的组织形式类似公司,每个皇庄都可以算是一个公司。

皇帝朱简炎可以算是董事长,朱靖垣被任命为新天府总督,相当于是成了总经理。

现在朱仲梁这个退休的老董事长,带着朱靖垣这个孙子和总经理来上任。

这是新天府有史以来接待过的最高级别的高层人物。

这边各个皇庄的掌柜们不可能不重视。

整个紫禁城和皇城都整体收拾了一遍,准备好了所有皇家可能用到的地方,保障两人到了之后可以直接入住和直接使用。

确认朱靖垣祖孙两个今天抵达,皇庄的掌柜们天不亮就过来等着了。

今天是纯粹的迎接活动,根据朱仲梁祖孙两个的要求,没有搞太大的排场。

至于正式的拜见,要等朱仲梁和朱靖垣休息好了之后,再按照两人的想法来安排。

朱靖垣跟着爷爷下船,跟等待的掌柜们挥手打了招呼,就算是见过面了。

然后没有在码头上停留,就跟着爷爷一起直接乘车进了紫禁城。

大明的紫禁城,是作为大明朝廷和皇家地位象征的正式宫殿,目前全大明有三处。

应天府、顺天府,以及新天府。

西洋海角的宫殿,虽然格局类似紫禁城,但并没有相同的地位。

新天府的紫禁城是明确与应天府地位相同的。

而且新天府的紫禁城,是三个紫禁城中面积最大,规格也是最高的。

新天府紫禁城长宽都是一千米。

相比京师紫禁城宽了许多,占地面积也大了四分之一多点。

仁武朝之后,太上皇和两宫太后这三个长辈同时存在的情况成了常态。

他们在紫禁城里面得有专门居住的地方,而且还要足够的重视。

在京师的紫禁城里面,是分别修缮了仁寿宫、慈宁宫、慈庆宫三个宫殿使用。

因为建筑本身没有重建,布局上就不够规范,总体上有些错落,早就左右不对称了。

新天府的紫禁城修建的时候,就根据现状调整了宫殿的布局。

慈庆宫从左侧挪到右侧,放在慈宁宫的位置,慈宁宫向后移动,两处宫殿前后排列,放在整个紫禁城右侧后方。

占用原本英华殿、寿安宫、慈宁宫的地方,并整体外移同时放大宫殿院落规模。

这两个宫殿的规格完全相同,分别给太上皇后和皇帝的生母居住。

仁寿宫向后移动,放在紫禁城左侧后方,同样整体外移并放大规模,给太上皇居住。

与此同时,仁武朝之后,太子从概念上消失了。

太上皇的仁寿宫前方,最早是给太子准备的地方,包括早期的春和宫和后来的慈庆宫。

以后这里就没必要准备独立的专属宫殿了。

新天府紫禁城为了在布局上与对面的两宫太后的宫殿对称,在这里设计了一组给未成年皇子们具体居住的新式宫殿。

在这种整体布局变动的基础上,新天府紫禁城的所有建筑尺寸,都比原紫禁城放大了。

不但建筑的主体都更高、更宽、进深更大了,这些正式的宫殿周围的辅助房间,乃至给仆人们使用的房间也都加大、增多了。

建筑的内部空间变大很多,外部的那些广场就相对缩小了,缩小了宫内跑路的距离。

同时还专门设计和建设了为新时代的新功能准备和预留的空间。

例如锅炉和暖气供应系统、自来水和净水系统、电力供应和控制系统、现代卫生设施和排水系统、停车场和地下储藏室等等。

京师紫禁城的同类设备都是后来逐步附加的,新天府紫禁城是设计上就存在的。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空调,不过新天府夏天温度基本不超过三十度,电风扇也勉强够用。

而且空调后续可以再加装。

总体上来说,新天府紫禁城,是在新时代重新设计的,更加规整和现代化的宫殿群。

现在宫里面没有其他人,朱仲梁没有去住太上皇的仁寿宫,而是跟老伴一起住进了慈宁宫。

朱靖垣也没有去宫外住王府,而且直接住进了慈宁宫前面的慈庆宫。

这样祖孙两个住了前后院,随时可以直接串门聊天。

这些最高级的宫殿本身都不是一个院子,而是被多个小院子拱卫的大型建筑群。

朱靖垣的两个王嫔,都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住,他们的婢女住在她们院子内居住。

已经收房和即将被收房的婢女们,也带着自己管辖的婢女各自住一个院子。

其他的普通仆人们,住在周围的其他房间里。

朱靖垣和以前一样,到了地方安顿下来,就直接回房去休息。

其他的任何事情,都等重新适应了陆地,倒完了时差之后再说。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状态,所以这第一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瘫着。

朱靖垣在宫里面躺了两天,基本恢复了正常状态。

然后就召唤了两个幕僚,乘坐自己带来的专用汽车,一起去了城外的农机厂。

大明本土组装的拖拉机样品已经送了过来。

农机厂的工匠,在本土来的工匠的指导下,尝试用本土送来的柴油机,加新天府生产的底盘和轮胎组装拖拉机。

朱靖垣一进来,这边的工匠们马上停手,一起站起来行礼。

朱靖垣马上笑着回礼,让工匠们继续忙碌。

然后自己靠过去,看着几个半截的拖拉机,询问现在的情况:

“怎么样?组装起来的机器能跑吗?”

负责组装的工匠来马上回答说:

“能跑起来,稍微有点小问题,还需要继续调试……”

朱靖垣马上继续问:

“那现在能直接下地收割和耕田吗?”

这边工匠随口说: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得在现场跟着,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

跟在朱靖垣身边的牛鉴似乎想到了什么:

“殿下,如果您想要去田里展示机器,最好是等调试的基本不出问题了,或者自己用从本土带来的调试好的样品机器。

“否则在展示的现场频繁出问题的话,可能会给百姓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朱靖垣的确想要出去展示新新机器。

新天府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正在玉米,然后耕田种小麦,正适合展示。

牛鉴的提醒也的确有道理。

虽然新天府理论上是公司化经营,所有百姓都是皇庄的员工。

是不是改用新机器,是由皇庄的经营团队决定的,而不是百姓们自己决定。

但是机器的使用者还是百姓们,他们对机器没什么好印象的话,工作热情就可能受影响。

朱靖垣轻轻颔首说:

“牛先生说的不错,展示和推广还是尽可能等机器成熟了再做。

“那大家就继续调试组装机器,我先用样品机器练习一下……”

林则徐和牛鉴顿时都吃了一惊:

“殿下您要自己去展示拖拉机?”

朱靖垣理所当然的说:

“的确是要自己展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

“历代皇帝都要亲自耕田,我这个皇子耕个田再正常不过了。”

两个幕僚心中恍然,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即便是大明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了,但是对于农业的重视仍然不曾降低。

普通人别管当了再大的官,家里再有钱,也都习惯于说自己是农民。

诸葛亮也曾躬耕陇亩,当农民种田可以算隐居。

皇帝每年二月二都要带文武百官去耕一回田。

没有人认为种田是不好的事情,没有人认为农民是低贱的职业。

朱靖垣上辈子的时候,是西方商业文化的冲击,才改变乃至破坏了这种认知。

目前这种认知仍然是理所当然的逻辑。

只是开始工业化了一点,准备把耕牛、耕马换成拖拉机,本质目的还是要耕地。

就像朱靖垣整出来的电影设备,首先被拿去录了一段礼部尚书讲论语。

最新小说: 明末之领主天下 沉默的弹壳 鼎宋 邪凰琳琅殇:冷煞王妃 医点江山 报告,王妃又跑了 南明争锋 绝色郡主:六夫接招 萌夫娇妻 爆萌痞妃:皇上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