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去了刑部,经首辅阁老邱隘、及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京兆府尹三司会审之后无罪放归的事情,再次在汴安城里传开了,谣言似乎很快又转了风向,称林若并非是凶手,而是吏部尚书顾府想借次子遇害之事顺势拔出这个与顾家划清界限的孤女。
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谣言,再次让不少人深信不疑。
这一回,被推到烈火烹油位置的,成了顾家,成了顾庭。甚至当日在顾炎年府门外见证了林若与卢氏那一场唇舌交锋的看客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日亲眼所见的情形,讲到吏部尚书继室卢氏被荣王妃连番质问后哑口无言,甚至侵吞荣王妃已故生母的陪嫁遗物,更让街头巷尾议论起十年前年仅六岁的林若向皇上奏请与顾家划清界限之事。
当年的稚童,若非经受了天大的欺凌,否则怎敢告御状、要求更姓换名呢?
况且,卢氏那幅泼辣嘴脸,在那些“亲眼所见”的看客嘴中描述地活灵活现,见到荣王妃不行礼便罢,还口出恶言相向,更加让大家相信从前的林若一定是被卢氏欺负地忍无可忍,才会央求皇上下此决断的。
汴安城里,谁不曾听过敏慧郡主温婉贤淑的大名?谁不曾知晓林家少小姐时常礼佛、施粥的良善之举?这样的好姑娘,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怎么可能会杀人呢?
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是!
这谣言刚刚兴起没两天,事情又发生了反转——荣王妃林若被下狱了!
而且,是刑部尚书亲自带人,到荣王府上拿的人!
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能做的了假?一时间,各种猜测又开始沸沸扬扬起来,有关系的人仔细打听,才知道顾炎年被害的当晚,有一名在附近打更的更夫与一浑身裹着黑披风的人擦肩而过,身量不高,看着应该是个女人,而这个神秘人身上的味道,与荣王妃一模一样。
听说是因为荣王妃身体不好,所以身上带着碎艾草制成的药包,药香清冽,尤其在空无旁人的深夜街道,所以更夫才印象深刻。
更夫被带到荣王府中,不知哪一位是荣王妃,但是凭着那一股子清冽的味道,“嗅”出了当日的黑衣人便是林若,所以刑部尚书便当即下令拿人,直接从荣王府里就把人给拘走了,荣王爷慕容冲试图强行阻拦,最后邢国公之孙、新上任的城防营统御魏迁带着五百城防营将士赶来,才把林若给带走了。
这一回,整个案情似乎更加扑朔迷离了。
荣王府上下口供一致,言说荣王妃前些日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