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习惯少有人知。明宗皇帝之所以知道,还是在她几次的陈情书上所见,并从她口中问得缘由。另一个是“希”字,因为是她姐姐的名讳,所以林若在书写“希”字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在“?”的右下方,添上细小的一“丿”,十几年的习惯,可不是那么容易改的。甚至在给太后抄录的佛经里都有这个习惯,还是被绿筠姑姑发现之后提醒,重新抄录了一份。
这两件事,少有人知,所以明宗皇帝几乎可以肯定,这封信,不是出自林若之手。
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他想要看看,究竟幕后之人会是谁,竟然会不惜用顾炎年的命来设下陷阱,置林若于死地。
他端坐高位之上,俯瞰着阶下的儿子和臣子。环视而过的目光,尤其从一众儿子的脸上扫过,烨王的垂眸,太子的焦虑,宁王的蹙眉,还有开始涉足朝堂的六、七、八、九四子脸上各异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皇帝的沉默,果然让事情愈演愈烈。
不少朝臣开始表态,言辞犀利者甚至说出“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之论,纵然林若再得宠,却仍非真正的金枝玉叶,既然大理寺、刑部和京兆府皆认同这封信的笔迹是林若无疑,那就应该让荣王妃过堂受审。
在争论过程中,又牵扯出一桩事:大理寺法直官参新上任的刑部都官司主事苏慕禹徇私,在未获得顾家同意的前提之下,擅自剖尸!
死者为大,更何况还是才晋升的城防营右副都统领,从四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纵然是意外罹难了,那也是不能无故伤其身体发肤的!
这个靖平侯世子,胆子也忒大了吧!
顾庭似是刚听到这个消息,悲惊之下,差点晕厥了过去。
朝上众臣更是一片哗然。
靖平侯当即斥法直官一派胡言。纵然他对这个不学无术、性子乖张的儿子也是怎么看怎么厌烦生气,但是,终究是他如今的长子,是靖平侯府的世子,是将来苏家的顶梁柱,岂能容人如此攻讦?
刑部尚书孙正也出来维护:“回皇上的话,刘法直此言差矣!此事确实是苏主事向臣提议的,但是是经过顾右副统领夫人同意的,臣与大理寺卿、京兆府尹这才一同盖印。而且苏主事在验尸之时,并无包庇之嫌,大理寺、京兆府各派了一名经验老道的仵作与苏主事一并检验,同时,记录的文书由刑部、大理寺和京兆府各派两位,臣记得很清楚,当日刘法直并不在场,臣实在不知刘法直在皇上面前参诘,是何居心!”
被提到的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