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诡影 > 【特战写作素材专辑】(八)山岳部份

【特战写作素材专辑】(八)山岳部份(1 / 1)

在前面的众多讲次中,我们曾重覆的多次阐述特战部队的一些基础原则,其中一条

便是全球部署与执勤的特性,因此各种地形与环境的作战技能是缺一不可的,除了

前面几讲所提到的各种地形外,山岳地形则是另一种常见的地形与作战地理环境,而

我们则可粗略的将地形依景观学上的不同类形,大致地将山岳地形划分为坡地、陵

线、峭壁与山谷地四个大类,并分别其大类地形中所包括的范例地形,作一个全面的

简单与前例相同的,文中所举的例子无法直接套用於所有的战术情况,指挥

官的现场判断与命令下达永远是最後的决定;文中对於涉及机密、过份新颖或露

单位情报的战术资讯也都加以过滤、降级与改写过,以保护那些仍是现役的教官、同

学与学弟们,以及提供国外最新资讯的外藉友人们。

坡地

在前面的讲次中我们曾提及了丘陵地形的小组战术运用与地形的配合事项,在山岳

部份的坡地地形中,其实有大部份是相同的,小组的行进队形与应注意事项都相同

,但在山岳地形则加上了天候与体力的因素,因为依前面所提到的标准,海平面

750m以下的立形归类於丘陵,因此750m以上的高原、高地与山脉自然都归属於山

岳了,而当一旦超过海平面600m以上,每上升150m温度将会下降1c,换言之,海

平面上1500m的高山温度将低於海平面6c,而这只是平均统计值,若加上风、霜、

雪、雨、露的自然因素;哑口、山颈的地形因素,温度差则可能超过20c,这是天

候的第一考量。天候的第二考量是雨、雪、雾、云、露等自然气候除了会造成了行

进上的问题外,能见度与声波传导的受限则是所有指挥官的梦餍,特别是攻击方,因

为虽然大自然的气候是不分彼此的同样施予攻守双方(附注一),但守方地形熟、阵

地部置完备,而且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攻方在地形陌生,视听纵深皆不足的情况下

进入敌阵地,其优劣不言可谕,这是攻方指挥官所用考量的第一个劣势。

附注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陆战区、空战特例不在本文所讲范围

内,因为那经常是英伦叁岛天候不良到战机无法起飞,但在欧陆地区

却是晴空万里、能见度无限的好天气,如此的情况曾使欧陆盟军地面指

挥官对空军产生不满,部份指挥官甚至曾挖苦的说道:皇家空军是不

是怕太阳?如此的情况也造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空降作战的失败——

市场花园作战计划,这个由英军第一空降师、美军第82、第101

空降师部份与波兰空降旅所组成的空降第一军团,因後续空投支援不

续与地面部队的进攻受阻,而被德军於荷兰安??与奈美根市反包围

,几遭歼灭,整支近4万人的大军,生还者仅2323人,此役不

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拖过了1943年进入1944年,至今仍为所有

特战部队指挥官与成员在进行空降任务与前期规划时,时时引以为鉴

的案例。

现场指挥官所要考量的第二个劣势是体力上的消耗,高山上除了低温外,空气的稀

薄更会快速大量的消耗血液中的含氧量,血液中的血红素成份会减少,人体便会开

始感到疲累,而特战部队的个人装备、迂回的行进路线与高落差的地形间行进更加速

了体力的消耗,寒冷的天候与稀薄的空气则使这情况更加雪上加霜,最直接的反应

便是人体的反应会开始变慢,与轻微的酒醉有些相像,但在军事行动中,一丝的轻

忽都可能发生无法挽回的重大错误,而在高山的自然环境中,寒冷、疲惫双生兄弟?

o一直会伴随到下山後好几天的,这也是现场指挥官两难的局面。

但由於这些都是普遍的情况,除了训练外,别无他法克服,因此在本文并不加以说

明解决之道,在坡地的战术运用才是本讲的重点,除了之前曾提过的垂直纵队、水

平横队、单箭队形、双箭队形、钻石队形、y字队形与复式的之字队形等战术队形外

,小组的行进、搜索、渗透、入侵与脱离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地方,一般而言,小组通

常都会有一名以上的尖兵或斥堠,而地图与指北针在队长、副队长、作战士与尖兵身

上各会有一份,尖兵的地位在小组行进时高於所有人,即使队长也大都会听从尖兵

的建议,但相对的,尖兵的责任也仅次於队长,甚至有时会高於队长,在大部份的

单位中,整个路线是由指挥官、副座、参叁与尖兵一同拟定的,而尖兵负责执行,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还记第一讲中提所有的特战队员都记得自己的脚步与距离

吗?你走几步是100m整,上下坡时各要加减几步才刚好会是100m?虽然说所有的特

战队员都知道,但没几个会记得,但所有的尖兵都会记得,而在行进过程中,每隔

几百公尺尖兵就会拿出地图、指北针与地形地物作比对,在确认无误後,尖兵会以

指北针对指定方位外的明显地物作为定点前进,也许是一颗树或一个大石头,但一

定都会是一个良好的掩蔽物,因为一到达定位後,找地图看指北针确定方位与行进

方向的事将一再重覆,直到抵达目标区为止。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步骤过於烦琐,但这却是不可省略的,事实上,在部份美国的

求生训练学校中,蒙眼步行再依原路反逃脱的课程一直都是训练的重头戏,也一直

是所有学员最恨的科目,而教官们也从不打马虎眼,不能过关的比例高得吓人,但

一旦过关则是功力大进,如同打通任督二脉一般,而这也确实救了不少被俘後脱逃

的队员。至於如何完成这个科目,其实不难,读秒、步数加上方位的组合再反推回

来就可以了,原理不难,但知易行难啊!

在坡地上另一个要注意的事是下坡,与一般想像相反的,下坡比上坡更耗体力与危

险,因为身背重负後的重心原本就不稳,上坡的体力耗损累积到下时才会发生的氧债

效应与精神的松??,都使下坡充满了危机,通常一般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之字路线迂回

下山,而不是采用直线下山的路线,除非有特别紧急的状况,否则都会采用超过直

线长度数倍的之字路线,下坡路的另一个危机则是被伏击的可能,下坡途中遭伏击

,若是退回山上,则极可能被围於山顶至弹尽被伏,若是直冲突围则可能伤亡过大

,倾斜的山坡则又使迂回的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是指挥官们的另一个抉择,依手

册上所说是「立即集中部队与火力,攻占有效压制位置,掩护大部脱离火线,迂回转

进。」但笔个人却偏向沿山腰作水平移动,移到敌两翼对位角(即敌75°与115°角的

方位)作下压式攻击,打乱敌阵线或歼敌ok後,朝反方向脱离交战区,也有许多指

挥官喜欢以两翼反包抄的方式来解围,但由於部队人员、火力都必须分散,笔者个

人并不建议。

此外,由於队形的分散容易造成人员行踪的暴露,在坡地的行进队形都是采用密集

的队形,如此也可保有在状况发生时,指挥官有最立即的反应可下达给所有成员。

在坡地的另一件注意事项是曲射武器的攻击,在坡地上,可供运动与迂回的空间都不

足,机动的速度也不够,一旦遭曲射武器的攻击,真的是躲都没得躲,而更惨的是,

敌人可能根本就连看都看不到,而特战部队通常也不会带着足够火力曲射武器来实行

反炮战,简单的说,就是连还手的馀都没有,解决之道?没有,只有一路上小心不

要被敌人发现,尖兵不要把部队带进弹着区,或者在最不好的情况下,真的遭曲射

武器伏击时,只有继续向前推进,前进到最小射程以内时,再思反击之道。

陵线

在许多的登山社团中,向世人展示的照片中有不少是整个登山队,沿着陵线一路前

行的壮举,但在大部份的特战行动中,这种作法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突出於陵线

上的一路纵队,与游乐场上的射击靶差不了多少,而且重心与风切的问题也一直都

是行走於陵线上不可避免的风险,而最大的问题在於掩蔽与运动空间的欠缺到了几乎

没有的地步,因此於陵线上所能作的战术动作便相当的有限了。事实上如果没有选

择时,真的非要行走於陵线时,队形也真的只有一路纵队的唯一选择,在陵线上遭遇

敌火射击时,卧倒是不怎麽可能的,若能让人卧倒,那也不叫陵线了,若脱离陵线直

下滑,危险性过高,所有的手册都说是绝无其他可能的选择的最後尝试,生还的机

会只略高於不背伞包而从12000??高空向下跳。笔者个人的建议是把陵线视为一条绳

索,以吊索突击吊桥的方式匍伏前进;或是离开敌火射击面,以双手吊於陵线的另

一侧,双手交互攀爬过陵线,至於在陵线上以火力还击的作法,实际效益并不大,

大部份的手册都不这麽建议,笔者的建议是若非还击不可,请先求掩蔽,再求发扬

火力,若实在没有掩蔽,可以自己的背包代替,但注意精密的器材与水??不要被打

中,否则後面的行程就会很难过了。

陵线行进的另一个重点是时间窗(timeindo)与敌我相对方位的掌握,一般而言,行

走於陵线的时机最好是日出与日落时刻,在位於敌向阳面的高地是较好的选择,因为

人类的视觉效应会使人对此特定时刻的移动物体辨视有其困难,而即使配合遮阳器

与红外线感测器,也不容易发现到行走於陵线上的小部队,至於於夜间行走於陵线上

,即使配合夜视镜,危险性依然相当的当,因为不论那一种型式的夜视仪器,在使用

上总会有某种程度的距离感丧失,在一脚踩空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的情况下,使用

并不可靠的夜视仪器似乎有点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而且行进速率也将会大为受

限,另外,最危险的事情是,在星空的衬托下,位於陵线上的人影可能清楚的令人

想不发现都不行,而在黑夜中,一旦还火射击,那就更等於向全世界告诉你的所在,

更会招来全世界的火力,不可不??。

在陵线的行进最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小组成员是否有必要在彼此身上绑系留绳?在

许多的情况下,陵线都是位於雪线上的,而在雪地行进时,队员间的系留绳是相当

必要的,以防冰川裂缝与浮积雪层的失足时彼此有个照应,但在陵线上的系留绳却可

能把整个小组一次拉下去,但若是没上系留绳,有人失足时连接应的时间都没有,这

又有违特战小组的同袍情谊,这又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对大多数的特战队员而言,任

务的达成有其优先顺序,但眼看夥伴失足而不救援也是不可能,这便是指挥官的另一

个抉择,一般而言,会依照人员平时的训练与当时的精神体力状况而作出是否上系留

绳的命令,而人员的调度上也会依是否能相互扶持为标准做分配,此外,登山杖或

探测棒的配合使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最最基本的原则还是那句老话,没事少走陵线

,如此才是求本之道。

峭壁

在本讲次中,最为人所知的,应该就是峭壁了,配合各种不同的山岳地形,以绳索

作垂降、滑降、爬升、水平横渡等战术运用,配合顶端系留绳、单索突击吊桥、多

索突击吊桥、登山爪、o型环、8字环、垂降吊带、垂降胯带.....等名目与种类繁多且

令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的装备与应用方式,完成令人??叹的行动,但以特战部队

而言,最常用的装备只有一项——绳子,配合各种不同的绳结与缠绕方式,与一付好

身手,来完成那些装备所能办到的事。

一般特战小组在进行山岳任务时,都会上二~数条不等的登山绳,一般都是高张力

的尼龙绳为主,这些绳子长度依任务需求而有所不同,一般以50m(165inch)与

150m(600inch)这两种长度最为常见,而不论绳索的粗细程度,至少都必须能承受

3000kg/6600lbs/7.84kn的瞬间拉力,而且重量不能太重,以免过度的增加特战人员的

体力负荷,另外,每名特战人员身上也都会带上15m的紧急救援绳与一个以上的d型

环或o型环,供不同任务时配合使用。而在山岳任务中,峭壁的任务型能可大至区

分为叁种,下往上、上往下以及横向的移动,下面我们就分别的说明一番。

下往上

在大部份的山岳行动中,经常性的是便是面对着一堵插翅也难飞过的山壁矗立在眼

前,解决之道?很简单,爬过去,但是绝大多数的特战人员都不喜欢如此的作法,

因为那一来太耗时间,二来在行进过程中若遭遇敌人时是亳无反抗能力的任人打,但

是有时由於任务形态的时间要求,还是非做不可。通常攀爬还可再细分为无具攀爬

与器具攀爬,两者使用的时间无特定要求,但通常都是将小组里最有实力的队员找

出来作无具攀爬,攻顶成功後,再垂下绳索供其馀队员作器具攀爬,沿绳而上,在

这里有一件事要提出来讲,就是世界上许特种小组早己放了大头皮鞋作为任务配备

,而改采高科技的轻量化多用途??作为任务配备,笔者所知最早采用此一观念的特

战单位是德国gsg-9,早1970年代早期就全面采用德国爱迪达厂(adidas)为其特别设

计生产的多用途轻量战斗鞋,其特殊的鞋底与鞋头高磨擦力设计与人体工学的鞋内

衬底设计,不但长时期穿着轻松舒适,对於攀爬各种地形与建??物表面也都极为适

合,笔者个人曾想以私人身份采购一双加以收藏,但那台币5位数的售价令笔者死了

这条心,另外美国的军方特战部队也改采耐吉(nike)与高科技(hi-tec)公司的多用途

运动鞋作为小组成员的配备,其馀如西欧各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也为其特战小组

采购实用的足下配备,但反观国内的特战小组,在主事者观念的进步有限下,仍旧穿

着不合时宜且笨重的大皮鞋训行训练与比赛,其所消耗的战力,与小组成员为了那双

皮鞋所付出的代价(鸡眼、水泡、香港脚)实在是令人生气。

在下往上的攀爬中,要注意的是整个攀爬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器具有限的情况下

,通常都是采用安全绳结的观念,即每上某一固定距离,即於其所绳位打一个结,

而使固定於身上的d/o型环无法通过为原则,即使是在爬行的过程中失手,也会在掉

下的同时遭绳结所拦住,不致於一次到底,登时了帐,而在爬行的过程中,为了身手

的灵便与机动性,背包与个人武装通常是不带的,而是另垂一条绳子直接拉上,节

省时间与避免危险,同时还能让人员与装备同时到达山顶,可立即整合投入战场。

最後一点要注意的是时间的控制,由於攀爬时间往往费时长久,整个小组过的时间

都须作精密的计算,谁的速度快,先上去掩护,谁殿後,是直接爬上还是以绳吊上

,是否有无法攀爬人员,如何处理,都是考虑的要件,执行的细节与先後序列,流

程控管,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对指挥人员而言,这又是另一个挑战与抉择了。

上往下

由上往下的行进,一般又可分垂降与滑降,垂降指的是位置不变,高度改变的下降

动作,滑降指的是位置与高度都有改变的下降动作,但不管是那种降下动作,长绳、

短绳与o/d型环都是不可或缺的,长绳是下降降用的主绳,短绳则是绑於身上的安全

绳,o/d型环则是用於长绳与短绳的连结介面,而这有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在垂降时,下坐垂降法是最安全与常见的,在下降之前,标准的作法是穿上垂降胯带

,以垂降胯带受身体的重量下降,但军事行动中,类似垂降胯带这种非必要性装备是

能不带就不带的,因此便以短绳在身上系上临时胯带,也就是国内陆军山训时所戏称

的丁字裤,丁字裤的绑法是这样的,先将短绳平分,由後腰绕向前脐部位後,打一

个单结,然後右绳下绕左胯左绳下绕右胯,从後绕於两侧穿过原先绕过的绳子,再

以半圈绕过前脐,於侧边打个双平口结就可大功告成了,穿上丁字裤後,将o/d型环

套过脐前的两条绳子,再将长绳以s型重复套绕於o/d型环上即完成垂降准备,垂降

时,以一手抓住前绳,即o/d型环上方的长绳,一手抓住後绳,以双手抓绳的力量

来控制下降的速度,下降时注意身体与绳索须维持垂直的角度,每下降一段距离就应

将下降速度减低,以避免过长的时间下降,因重力加速度使得降下速度快而无法控

制,基本的垂降作法便是如此简单,但作法有限,创意无限,於是有正面下、背面

下、跳式下坐、跑式下降与头下脚上式各种花招百出,但这些都无伤大雅,只要安

全、速度快,操作简便,用什麽方法都无所谓,这是大部份的小组会采用的方法。

另外有一种方法是更快速,更有效率的下降方法,就是无系留垂降,前面所提的垂

降,身体与主绳间至少有一个o/d型环来维连系与安全,但现在所提的这种方法则是

相当简单,一条绳子,此外别无长物,完全只利用人员的肢体来进行,而此种方式

也有两大类,一是粗绳下降,一是细绳下降,粗绳下降一般较常应用於直升机上,

特别是大型直升机上,例如ch-47、uh-60、boeing240等大型,可於机腹开口放下

垂降粗绳的机种,此种方式与消防队员例用铁竿下滑的方式一样,但可节省一倍以上

的时间,人员所需训练较少,应用范围广泛,我国去年公开的快速反应部队与空中

装骑旅便有采用此种方式,进行人员部署;第二种细绳下降则卮险的多,因为速度

更快,其下降速度与自由落体接近,操作方式也很简单,在手上虚抓着一条绳子直

接向下跳就是了,然後在接近地面的时候,看准时机抓紧绳子,瞬间将下降速度来

个紧急刹车,转眼间,人已经安全平平的站在地面上了,这种方法只有一个限制,高

度不能太高,一般而言,25m以下的高度可以进行此种垂降,25m以上的高度就有点

过份危险了,此种垂降是相当高难度的,体力、胆识、训练、勇气与冷静的判断缺

一不可,仅有少许资深特战人员具备此种技能,而国内亦有此类人?

,但为数不多

,如果大家记忆不差的话,在民国86年(1997)的宪兵招生宣传短片中,即有一镜头

是由两层半的楼顶向下跳而是采用此种方法的,此种跳法,在国内又被称为是飞雁

式跳法,国外则称其为自杀式跳法或疯子跳法,据了解,国内具备此种高级技能的

人数在30人以下,现役者不到10人。

横式移动

在国内外的野外训练、战斗营中,单/多索突击桥一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科目,而这

便可视为是横式移动的代表作,当然,我们不在此浪费篇幅介绍这种大家都知道的

东西,我们介绍的是单索横渡的操作,所需装备与坐式垂降一样,丁字裤、o/d型

环与主绳,若是由上往下的话呢,很简单就直接以滑缆的方式下滑下来即可,但若

是水平或是必须略向上爬时,就会有点困难了,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操作要领。

我们一样可大致的分为两种方式来进行水平移动,一种是上滑式,另一种是下滑式

,这可两个方向来解释,一说是以绳子为标准,一说是以身体为标准,但笔者个人以

为绳子是不会动的,滑动的是人,所以本讲将以身体为标准来作说明。上滑式,自然

就是指身体在绳子上方了,而丁字裤o/d型环仍是要依标准扣於主绳上,然後全身??

在主绳上,主绳的走向与人体站立时重心的主轴线一致,大约就是肚脐到眉心的直线

,再以双臂为动力来源,互相拉动牵引身体前进,但两腿的位置则有些不一样,通常

运用的比较灵活的那条腿会以脚踝与脚背勾住主绳,而另一条腿则任其自由垂落於绳

外,在移动过程中担任重心指向与平衡的作用,勾在主绳上的脚有两个主要用途,

一个是使身体与主绳略略的维持一个角度,并使下半身不会直接的受到压迫,顺便保护

男人身上的那把枪与两座弹药库,另一个用途则是在移动过程中若身体失去平衡时可作

为调整身体重心的准备,因为一只脚勾在绳子上,当整个身体翻过来时,勾住的那只脚

反而会在身体之上,此时只要利用少许的腰力,很容易的就可以把整个身体拉上并扶

正,而若是两条腿都垂於身体下方的话,那要费的劲可就大多了,但是上滑式有一个

大问题,身上不能背太多装备,因为那会使平衡上有问题出现,因此便有了下滑式的

产生。

下滑式,顾问思义就是身体在下方的滑动方式,通常应用於身背重负时使用,操作方

式不难,将丁字裤与o/d型环扣於主绳後,将身体直接吊挂於主绳下方,一样是以双

手互相拉动牵引身体前进,不同的是双脚的位置,有时是双**互勾挂於主绳上,有

时却是伸直并拢,垂於主绳下方,这是因行进向量的问题,若是由上往下时,建议

双脚勾着,因为那会使身体的平衡较容易,必要时也可以双脚当作刹车来使用,但若是

向上时,最好是让双脚自然垂下,如此的位置会使双手自然地向上施力,而由於通

常此时身上都身负着重装备,此时双脚下垂会让血液的循环较自然,而身上因重负所引

起的酸痛也会因此而感到轻松一点,与抗g衣的原理相同,不过记得时间的掌控,

否则一下来脚一着地,可能反而会得到反效果。

山谷地

其实山谷地的地形便是综合前面几种地形的总合,在运用上便是以前面所提的各种加

以整合运用,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队员通常不会只有绳子那麽可怜,直升机、飞行伞

、滑翔翼、轻航机与高空伞等装备的调度,以及利用敌方现有的缆车、机动车辆或其

他可资用的交通工具,作更有弹性的运用,但由於特战任务质的多样化,是否利用

现有装备与敌方交通工具作运载用途?没错,还是那个老答案,依现场指挥官的临断

,如果说特战人员的养成是困难而艰幸的,那特战部队指挥官的培养与训练则更加的

困难了,这在後面的讲次中还会再次提到。

最新小说: 天降萌物:不良娘亲要擒王 农女跃侯门 凤惊天下:女帝芳华绝代 宋家四千金 泱泱大唐 变革年代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 丑女变身:无心首席心尖宠 冰山王妃太难驯 摄魂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