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要盖新房子,本打算是把之前的老房子拆了,在原址上盖新的,但是有人舍不得,那房子是父母结婚时候盖的,是爷爷努力半辈子挣得的。所以最后选择了新址,在老房子旁边的宅基地上另盖了二层小楼。
之前的老房子是砖瓦结构,但是只是外面好看,里面还是土木结构。我们在老房子里住了十五六年,住出感情了。老房子按着本地的风格,大门进去是左右两个小屋子,家里把它们一个作为粮仓,一个作为厨房,紧接着是东厢房,然后是一个小巷口,再有就是厅堂,两边各有一处卧室,还有一个不大的院子,中间是一个红转铺成的小路,西侧还有一口压井,另带着一个小小的花园。
土房子是冬暖夏凉的,住起来很舒服,但是因为年代久了,土房子老是漏水,所以家里也特别不愿意有下雨天,下雨天,真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处盆盆罐罐都用来接漏下来的水。不过有一点是好的,一到下雨天家里就会做好吃,因为下雨天妈妈就没那么多事情要做,空下来只好想着怎么吃,所以家里人就有口福了。
老房子不仅我一家人住,它还招来了小燕子,在房梁上筑巢,繁衍,所以我看过小燕子学飞,挺残酷的事情,不比老鹰差许多,有笨的幼鸟也会被摔死,我就曾伤心的埋葬过一只可怜的幼鸟。但总不能一辈子带在父母筑的巢里,张着嘴喊饿,总要学会成长,学会生活。小燕子一代一代的,来来回回,陪着老房子度过一个个春夏。
除了小燕子,还有老鼠,仓龙(家蛇),黄鼠狼,各种小动物,小昆虫,土房子也是它们的家,一个为他们遮风避雨的地方。
老房子还有个地方很斑斓,厨房重地!小时候不准进厨房,怕火烧着了,开水烫着了,热油溅到了,烟熏到了。但是渐渐大了,去厨房的次数开始多了,土锅土灶,烧火做饭,炊烟袅袅,当然那是在外面看,在屋里就不是那么舒服了。要说舒服要等到秋冬,厨房总是暖暖的,混合着饭菜的香味,掀开锅的那一瞬间,蒸汽夹杂着食物的味道扑面而来,竟忍不住流口水。
至于那个小花园,没什么可看的,几种开来开去都一个样的花,有从学校捡来的太阳花,月季,还有鸡冠花,*花,另一些叫不上名的花。记得后来改成了鸭圈,养了些小鸭子,天天叫个不停,有段时间它也用来养兔子,小鸡啥的。
说了些老房子,总要说说新房子,新房子是妈妈主持建造的,二层小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冬冷夏热,住的地方也隔开了,我们住在楼上,父母住在楼下。多少有些距离了,私人空间已经太私人了,竟成了独自的空间。新房子也住不下其他小动物了,更没了炊烟,家用电器普遍开来,总归少了些味道。
长大后的我们也回不去了,假以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