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雾罩的绕了半天,李泌终于一点点转向了今日深夜相见的正题,也是他这种人性格使然,不论什么事都要铺垫的足够了,才会一点点说出真正的来意。
“段将军身经百战,对长安眼下的局面有何判断?”
“末将初来乍到,对长安内外情形并不了解,因而不敢往下断言。”
不知为何,与这位天子近臣接触,段秀实总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相比之下和秦晋以及崔光远等人对谈时,则完全没有现在的压迫感。
李泌呵呵笑道:
“段将军自谦了,李某又不是奉圣命前来征询意见,大大可以像朋友一样畅所欲言嘛!”
话虽如此说,段秀实哪里敢当真,只盼着李泌早点道明来意,如此提心吊胆实在是堪比酷刑的煎熬。
然则,他又不想得罪李泌,一味的回避不答,也太过刻意的保持距离,只好含混的说道:
“叛军虽然已经断粮,又士气大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孙孝哲一直按兵不动,朝廷就难以有所动作,终究不可以轻敌而草率行事”
“段将军所言甚是!”
李泌等的就是段秀实这句话,如此才好引出他接下来的话头。随着声音陡而高亢,李泌有些兴奋的挥舞着双手。
“李某有封信请段将军代为转送。”
虚扯了半天,难道只为了代转一封信?段秀实惊讶的睁大了眼睛,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眼看着李泌从画中掏出了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上面没有署名落款。
段秀实下意识的伸手去接,李泌却顿住了受伤的动作,正中说道:
“将军也说了,朝廷的处境看似转好,实际上仍旧危机重重。今日李某实言相告,史思明集合了十万大军由河北猛攻河东,守将皇甫恪兵败,生死不知,河东形势已经危如累卵,一旦尽失其地,关中的处境又将如何,段将军细细思量。”
一字字一句句如惊雷一般,震的段秀实有些呼吸困难,这些情报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无论秦晋还是崔光远都对他绝口不提此事,那么李泌今日泄露出来,又意欲何为呢?
李泌将信笺交到段秀实的手中,又重重的拍了一下,神色凝重的叮嘱道:
“信中内容关乎社稷存亡,还请将军千万重视!”
段秀实手掂着火漆封口的信笺,下意识的点头答应,然而心中却是矛盾茫然的,什么样的信笺能关乎社稷存亡?里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自己该不该答应?
然则,这种疑虑只是在心中转了一下,李泌如此不知避讳的夜见武臣,如果不是得了失心疯,就是得到了天子的授意。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极大。
在推断出了大致的情形之后,段秀实心神定了下来,从容问道:
“不知收信者为何人?”
“仆固怀恩!”
李泌轻轻的吐出了四个字。
如此之后,李泌不再多言,就此告辞。
直到李泌彻底离开了馆驿,段秀实浑身瘫软下来,这才发现已经汗透重衣。
天子近臣的连夜造访,使得他心神不宁,生怕被卷入朝廷争斗之中,而成了别人的棋子,现在只是代为转送一封没有署名落款又不知姓名的信笺,实在有如释重负之感。
次日一早,段秀实陛辞天子李亨,就带着随从出了长安城,马不停蹄的返回安西军中。
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天子已经允准李嗣业在关中广招百姓授以武器,然后借此作为平叛的重要力量。
“段秀实走了?”
“正是!”
秦晋和崔光远一问一答间,郭子仪全副甲装的走了进来。
“大夫的主意看来可行,今日一早就有数百叛军逃卒前来投靠,张嘴就要吃的,看起来被饿的不轻。”
崔光远闻言,目露奇怪的问道:
“叛军不是有人脯作为军粮么,怎么还饿的不轻?郭将军说话总是这么夸张。”
郭子仪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千人千口,各自都有不同的口味习惯,没准人家吃不惯人脯呢”
一句话被噎了回来,崔光远寻思半晌,竟没顶回去,还点着头说道:
“看来叛军之中也并非都是些丧心病狂之徒,还有知道礼义廉耻的!”
“那到未必,人脯虽能果腹,却难过这里那一关啊。”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郭子仪的判断很简单,叛军虽然大规模的只做人脯充作军粮,但是叛军也是人,也有最本能的排斥心理,尽管一时半刻为了活命而不得不为之,却不意味着他们乐意接受这种惨无人伦的行为。
“这些人不宜发入城内,可在城外挨着城墙就地建营,安置他们,吃穿管够就行。”
秦晋沉吟着说道,他对这些人并不放心,引入城内也许就是引狼入室,放在城外集中管理,又方便监视,只要肉食衣物管够,自然就会满足这些来投之人的基本需求。
“多杀几头猪,炖上几大锅,也让犹豫的叛贼看看,到了咱们这边来,肉管够!”
崔光远接着话茬补充,秦晋大为赞同的点头,让郭子仪立即亲自去督办,一定要妥善处置这第一批来投之人,这关乎着还会不由有人投过来。
郭子仪还是有些疑虑。
“将营地建在城外,万一叛军报复偷袭,岂非弄巧成拙?”
秦晋想想也是,这么做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那就把他们安顿在延平门的瓮城之内,瓮城占地不小,装下万八千人不是问题。”
崔光远试探着建议,这正合秦晋之意。
“好,就如此定计!”
旋即,秦晋又道:
“一会我就进宫面圣,建议征发城内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
崔郭二人都讶然道:
“大夫难道已经下定决心,大举反攻?”
秦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
时不我待,河东危机的突如其来,已经容不得他有更多的时间犹豫,以目前能够掌握的资源来看,最可堪利用的,就是长安城内所剩三十万人口的全部男丁。
对于城中可用男丁的统计,秦晋早就做过不止一次。神武军大约有一万人,团结兵以及民营抛开老弱妇孺合计也有五万人,再征发余者男丁,总共也能凑齐十万之数。
虽然在总数上不及叛军的人马多,但只要招降纳叛进行顺利,必然会对叛军造成极大的震动,到时候孙孝哲也肯定要做出应对的举动,在这一静一动之间,说不定就会产生大有可为的机会。
身披着清冷的晨曦,秦晋乘马走在长安城宽敞的大街上,顺着大街直向西走去,就是皇城延禧门,这座宫门他已经走过了不知多少遍,然则都没有今日这般心情忐忑。
第一次,秦晋有种预感,天子似乎未必能同意他这种近似于孤注一掷的办法,李辅国通过旁人之口传递来的消息表明,李亨属意于向回纥部借兵,此举虽然会带来些恶果,但草原铁骑战力非凡,的确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助力人马。
然则,他是坚决反对向回纥借兵的,如此一开先例,唐朝以百年国势兵威于四夷建立起来的威信则一朝尽丧,于长远而言,其恶果远甚于乱兵对百姓的劫掠。
“陛下,臣建议征发全城男丁,以备不时之需。”
“朕刚刚得报,秦卿的招降纳叛之法,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日一早就有数百叛贼赶来投降。”
为了给李亨大气,秦晋信心满满的说道:
“以臣之见,后续数日,这个数目会成倍增长!”
李亨果然目露喜色。
“甚好!朕一开始还在怀疑,秦卿的这个法子会不会有些一厢情愿,看来是多虑了!不过 ,朕很欢喜虑错了,倘若叛军悉数来降,朝廷岂非不战而胜?”
最后这一句当然是玩笑话,李亨的面色随之又凝重起来。
“这些叛贼都曾吃过人,为天理人伦所不容,秦卿莫不是当真要悉数赦免他们所犯之罪吧?”
李亨的问题秦晋实难回答,难不成还真的按照唐律,将这些人全部处死?如此造成的恶劣影响恐怕更甚。
“此事过于重大,臣一人难以决断,目下只是权宜之计,待平定乱局之后,再交由政事堂议论决断吧!”
在这个问题上,秦晋不愿意轻易做出许诺,因而只得和李亨周旋了一句。
显然,李亨对秦晋的这个搁置争议的态度有些不满,他是希望秦晋能够给出确定主意的,一直以来甚至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秦晋每每在看似山穷水尽之时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李亨在不觉之间已经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
君臣二人之间的话题很快转回了征发男丁的议题上。李亨只问了一句。
“已经到了非征发不可的地步?”
秦晋正重点头。
“的确已经到了非征发不可的地步。”
征发男丁的困难之处在于长安城中众多的勋臣贵戚子弟,这些人养尊处优惯了,恐怕未必肯服气秦晋这个后起的重臣。
秦晋早就想好了李亨的担心之处。
“臣建议,以广平王全权负责征发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