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城,二十公里外,日军第6旅团驻地。
昨夜,在卫伯儒的命令调遣下,国军3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13个作战团,所有作战部队星夜兼程,急行军徒步跨越百公里到达了临汾地区。
此时,国军的几万部队按照命令,各自到达了集结作战线,随时可以向鬼子第6旅团展开围歼。
为了打好这一战,陈霆骁从古城县亲自赶到了前线指挥作战。
天色刚刚亮,突然,三枚红色的信号弹窜入天空中。
“咻,咻,咻!”
随着信号弹升空,临汾地区的所有作战部队士兵都看到了空中耀眼的信号弹。
国军部队围歼第6旅团的总攻的开始了!
“嗵,嗵,嗵!”
总攻一开始,国军的炮兵旅所有山炮,野战炮,同时砸向几公里之外的鬼子第6旅团阵地。
炮兵连续的开炮,弹药手接连的装弹,炮兵旅各种口径的火炮接连不断的炸开。
“轰,轰,轰——”
炮兵旅的炮兵根本不顾忌节省弹药,完全是地毯式炮击轰炸,几公里的鬼子阵地,遍布几百个炮弹坑,每一处阵地都遭到了炮击。
炮兵不间断的进行炮击,几吨炮弹没一会就倾泻出去了。
炮击持续了十几分钟,鬼子第6旅团阵地,变成了一片硝烟火海,一排排野战帐篷,各种野战工事尽数遭到炮弹摧毁,炮弹杀伤的鬼子三三两两横倒在地上。
因为炮击的太突然,鬼子第6旅团没有任何的防备,在这样炮火猛攻之下,小鬼子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
在刚才的炮击中,临汾守城的22师51旅,集中十几门大口径火炮同时炮击了鬼子第6旅团。
陈长杰的这个师,是个加强整编师,人数编制和别的师有所不同,一个师战斗力比的上常规部队一个军。
22师下辖三个旅,37旅,43旅,51旅,光是一线战斗部队就有18000人左右,算上后勤辎重部队,总人数近20000人。
51旅人数有6000多人,火炮的配备情况,基本可以持平日军一个联队。
国军一个旅的火炮能够与鬼子一个联队火炮相等还真的不多,一般的作战旅,火炮数量可能也就和鬼子大队相当,这个就是敌我之间的火力差距。
51旅炮兵营和炮兵旅两面炮击,轮番的轰炸鬼子第6旅团,给敌人造成了不少伤亡。
经过猛烈的炮击轰炸,最少1000多名小鬼子丧生,鬼子伤兵更是不计其数。
“哒,哒,哒!”
“突,突,突!”
炮击一停下,国军几个作战团从敌人的正面,左右两侧同时展开进攻。
几千名士兵拿起武器,蜂拥一般冲向鬼子第6旅团阵地。
士兵们一边开枪,一边借助掩体物躲避,快速的冲锋。
鬼子的掩体工事和营地一片狼藉,处处可见焦土,就连旅团指挥部也遭到了轰炸。
“报告旅团长,我们的炮兵阵地遭到支那军人炮火的打击,炮兵伤亡惨重!”
“报告旅团长,我们的后勤大队遭到支那军人炮火的打击,物资全被炸毁!”
“报告旅团长,我们的装甲部队遭到支那军人炮火的打击,战车损毁了一大半!”
“报告旅团长,我们被包围了,支那军队已经展开了总攻!”
一群鬼子军官狼狈的跑进旅团指挥部,他们向第6旅团旅团长汇报。
“八嘎呀路,不要慌,立即命令各部展开反击!”
“通讯兵,快,呼叫空中支援,再给板垣将军发电,请求增援,强求增援!”
鬼子旅团长有点慌了,匆忙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随后,鬼子旅团长带着几名军官跑出了指挥部,他手里拿着望远镜观察四周进攻的中国军队,伺机寻找薄弱点突围。
……
围歼第6旅团的战斗打响,李鸿这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另一场战役。
保安团的炮兵连抽调了一个炮兵排之后,还剩下十门105毫米大口径野战火炮和两门高射炮。
现在的炮兵营装备的基本是大口径火炮,以前的中小口径的山炮和野战炮,已经调配给了其它步兵营使用,充当地面压制火炮。
早上七点整,保安团炮兵连,五营炮兵,他们击中炮火,二十多门大小口径火炮对鬼子第21旅团前沿阵地展开了炮击。
“嗵,嗵,嗵!”
“轰,轰,轰!”
保安团的炮火虽然很猛烈,但是完全就是乱轰乱炸,并没有给敌人造成多大伤亡。
鬼子的21旅团的炮兵进行了回击,双方展开了短暂的炮仗。
21旅团炮兵炮击了几分钟,就停止开炮了,因为敌人失去了后勤补给,弹药不多,再轰下去就没有炮弹了。
李鸿下令炮击其实是一种佯攻策略,表面上保安团做出增援吕梁,向21旅团阵地猛烈炮击,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牵制日军21旅团。
保安团和21旅团交火,113联队必定会趁机增兵上来,切断保安团的后路,和21旅团形成两面夹击。
如果113联队从南集镇出来,那就是成功“引蛇出洞”,一营和装甲营就可以半路伏击,干掉鬼子的增援部队。
南集镇的小鬼子要是增援,增兵人数最少是一个大队以上。
灭掉这些敌人援兵,南集镇的鬼子就兵力空虚了,保安团要重新夺回南集镇就容易多了,伤亡也会降低很多……
此刻,鬼子21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刚刚命令通讯兵发送了一封作战电报给113联队的联队长松井三郎。
松井三郎看完作战电报,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派出了一个人员满编的步兵大队,还有一支装甲中队,总人数1500人左右。
鬼子增援部队出了南集镇,以最快的时间赶向保安团阵地。
七八辆鬼子战车在前面浩浩荡荡的开道,后面是十几辆军卡运兵车,鬼子的步兵扛着武器,列队跑步前行。
李鸿二十分钟之前就赶到了马岭岗,他站在马岭岗山顶上,举着望远镜,目光眺望着南集镇方向。
通过望远镜观察了几分钟,他在前方七八公里的山路上发现了行驶过来的鬼子战车,以及战车后面所有增援部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