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华夏,相对十年后而言,国际地位还不那么高。
毕竟,世纪初的时候,华夏的gdp规模才超过意大利,排在美日德法英后面。07年前后,还在跟德国争夺世界第三。要到2010年以后,才跟曰本持平、然后反超。
所以07年的国人,基本上对于洋大人摆出亲华姿态、以获取华夏市场这种事情,不太习惯。
以至于稍微有一两个洋大人摆出一副讨好的样子,华人就受宠若惊,然后心甘情愿被对方套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到2016年之后,网上颇有一小撮美加澳的youtuber准网红们,盯上了华人越来越丰富的消费能力和民族自尊心,然后捏着鼻子来做那些“吃遍华夏”的视频/直播节目。
这些节目的幌子,大多是“把华夏美食介绍给播主母国的观众”,但实际上最后的收视数据显示,95%都是大陆的人在看。
只要每到一处,点一些当地小吃,然后捏着鼻子全部吃完、摆出一副赞不绝口的表情和台词,就能套路到很多华夏人去看,点击量动辄百万。本来在本国一文不名的屌丝,也能立刻成为网红、拉到赞助商。
当然,这种自媒体的套路,流传得总是很快的,后来马上有一些加州的旅美华人不忿被洋人赚这个钱,然后也跟风微调,弄些在洛杉矶街头向洋人兜售华夏美食(其实是白送,甚至花钱请洋人群演说好吃),成为快手啦、今日头条上的吸粉百万的网红。
办法虽然不同,但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那就是抓住华夏人非常以自己的食物为荣的心理弱点。
利用“只要你说他家乡的东西好吃,他就愿意点击进来看”,制造出一票票的网红。
这番道理,冯见雄心里心知肚明。不过要拿出来对丁理慧宣讲,少不得再稍微包装一下。
毕竟有些明显是预测未来的话,说得太铁口直断就不太好了。
但意思是一样的。
丁理慧也算是高材生,智商阅历都是不低的,自然很快就听懂了个大概。
丁理慧捋了一下思路,确认道:“所以,你刚才说的要把片子的剪辑线索变得‘引战’、‘带节奏’。实际就是想说:尽量挑唆起各省各地观众之间互相攀比、以本地特产食物为荣?最好再激起全社会范围内的话题和争议,争取更多的收视率?然后你觉得这样,就能有利于这部纪录片走红?”
冯见雄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具体操作上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