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者:鲸落
前不久,很少在朋友圈露面的一位师姐,突然更新了一条动态:
“终于考入心心念念的中传。”
几句轻描淡写的感慨底下,是一张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屏幕外的我心头一惊,她不是在北京某知名报社工作的好好的?什么时候去考研了?
原来在舒适圈呆久了的师姐,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偶然看到的一句话让她重新规划起自己的人生。
“如果不花费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她在心里暗下决心:
我还这么年轻,为什么想要的东西摆在眼前不去努力得到呢?
那多遗憾,以后我怎么跟我的弟弟妹妹、我的孩子们说,让他们努力追寻梦想。
去年10月,在各种质疑和嘲讽中,师姐辞掉了报社的工作,离开北京,回到本科学校附近租了间公寓,开始全心备考。
师姐的考研之路绝非容易,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一鸣惊人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
对从事并热爱新闻行业的她而言,她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研究生学历,更是中传,她从小到大的梦想。
今后她可以更有底气,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如果不去尝试,不去突破自己,那么年少时的名校梦便只能成为一生的遗憾。
昨晚和朋友西西聊天,她向我倾诉近况,每天要挤3个小时的地铁上下班不说,还总是加班被领导压榨。
最让她无奈的是,整个部门只有她一个女生,想逛个街都找不到人。
我趁机问了句,那你后悔当初没听家里人的建议回家考公务员吗?
西西沉思了几秒,“不会啊,我还是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刚进入大学时,西西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以后要学IT、毕业了要去上海工作。
因为所学专业和自己的爱好完全不沾边,大学期间她一直努力存钱,在大四那年毅然将攒了多年的小金库拿去报了培训班学IT。
西西所在的培训班一共33个人,最后只有7个人坚持下来学完了所有课程,而她是其中之一。
她不是没有想放弃的时候,只是她比别人更清楚自己想要的。
带着这份学来不易的技能,大学毕业后西西如愿去了上海,成为了一名程序员,从事她喜欢的IT行业。
在西西眼中,上海是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这里有无数和她一样渺小而坚韧的逐梦者。
纵使在一线城市打拼再不容易,快乐还是可以多过劳累。
就像北野武说: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他小时候的梦想是自己坐在家里写字寄出去,别人就能把钱寄进来。
父亲却严厉地给了他一巴掌,“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有一次,还在读六年级的林清玄对着一张埃及地图发呆,心想着有朝一日他也要去埃及。
然而换来的依旧是父亲狠狠的批评,“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
为了实现这些“荒唐”的人生目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林清玄便坚持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
服兵役期间,为了能挤出时间写两个小时的字,军营6点吹号,他4点起床。
他做过码头工人,摆过地摊,杀过猪,但成为作家和旅行家的梦想却一直扎根于心。
时光不负苦心人,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他实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
30岁时,林清玄的作品已经囊括了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成为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
第一次出国,他就是去的埃及,那时候还没有开放观光,出国很是艰难。
身边的朋友问他到埃及去干什么,林清玄回答:
因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
《我的少女时代》里,林真心喊出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深以为然。
那些真正活出自我的人,身上大多有一个共性,他们会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为之付出坚持,而不是被生活推着走。
我们往往习惯了抱怨与叹息,埋怨工作和生活不尽人意,但每个人的人生,最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毛说:
天下万事的成就,都不是偶然。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都来自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