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这三天,仿佛黎明前的黑暗,仿佛黑暗中的寂静,仿佛寂静里的喘息。
在民间的眼里,朝廷仿佛消失了,什么庆祝都没,什么亮相都没,什么语录都没,什么规定都没,什么新闻都没。
京畿满是谣言,说皇帝朱照定已被刺杀,不然他为什么不露面呢。朝廷底层的人一直辟谣,说皇帝怎么会死呢?凡是传谣信谣的都是逆匪!
但人越抓越多,法不责众啊!底层的人小心地问高层的人,问如何处置这些造谣者——但高层的人什么都不说!
于是,京畿的人这才真的慌了。
而事实上,朝廷高层忙得要死。势力弱的都在小心地表忠心,势力大的都在拼命地屯兵。京畿几个大士族在串联,外地的大士族赶紧过来打听。
这次大明复辟大典严禁地方府军前来京畿,但这些天明显失控。各地府军开始往京畿移动,尤其以杨明阳的府军和辽东军最为嚣张,几万几万地往长安方向调动,军队从眼前伸向天边。
各地的东明皇军也往长安移动。这些皇军都是新组建的,以前是共治朝在各地的“共治军”“部军”,现在全编入大明皇军,归各地新任命的皇官指挥。
我在安定的东方家府里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但事实上是被软禁着。我自告奋勇地要求召回在蒙古的残军,来给他们帮忙。那些头儿却不同意,我也只好作罢。
-
-
东明元年一月六日,“皇帝朱照定下发圣旨”:各军立即返回本部。
但杨家军和辽东军反而加速进军长安——这就相当于公开叛变了!
大明禁军和大明皇军在大长安区集合,挡住了杨家府军和辽东军。
朝廷最后通牒,下令府军回撤。
府军不撤。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次不但是内乱,而且是内战。
没人知道谁先开了第一枪,因为照例各方都会说是对方先动手的。
《皇家钦定史书》上一片祥和,而民间违禁史书是这样说的:
东明元年一月七日,四百万辽东军和两百万杨氏府军同时分别从北方和东方进攻大长安区。负责保卫大长安区的四百万大明皇军稍作抵抗后即陷入内讧,随即大部分被消灭,剩下的也反了。叛军长驱直入,围困东长安。禁军和叛军大战五天五夜,禁军最终投降。皇宫烧成平地,上百个皇族全都不知所踪。
-
-
安定李氏家府里的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他们不知道这次谋反的策划,也不知道谋反的细节,但都听说了这次叛乱——而且是成功的叛乱。成功的叛变不叫叛乱,叫天意,叫正义,叫进步,叫君权神授,叫“历史和臣民的选择”。
尽管头儿们成功封锁了消息,但每个人都明白这次“叛乱”跟李鸿思关系很大。府里经常有人神秘地说:“老爷要称帝了!”而且,那些府兵听到了也不惩处他们,反而露出神秘的微笑。
我跟着李氏府军走在长安外。
大批“叛军”押送着更大批的“朝廷军”。东明皇军看起来没有什么悲伤,似乎还挺高兴,到处看着。东明禁军死伤惨重,一个个神情沮丧。
东明禁军的装甲车和坦克车依然堵在双城大道,里面全都是腐烂的尸体,尸臭熏天。
朝廷的国强民弱政策终于发挥到极致,你看,长安那么多人,竟然没一个会开装甲车和坦克!你看,大长安区几千万良民刚刚喊着忠于皇帝,可打仗的时候全缩在家里。对奴隶来说,谁当主子不是当?对忠臣来说,忠于谁不是忠?
东长安的城门全部倒塌,成了矮矮的堤坝,却阻挡不了汹涌的人流。人们直接走上倒塌的城墙,进入帝京。大明帝京一片残垣断壁,长安人或站或立,表情呆滞。
几百辆涂着“大明户部”的坦克和装甲车正在来回巡视——这些全都是赵余央的军队,他们才是进攻皇宫的主力。
巍峨的皇宫全部烧成灰儿,只有地下的黑色、白色、红色轮廓提醒着这里曾经有一座无比辉煌的皇宫。
-
-
杀人就像吸大烟,会上瘾的。
尽管未来的大唐皇帝李鸿思一再要求他们少杀戮,尽管朴晴虹和杨明阳也这样要求,甚至他们派出督察队处决了不少杀红眼的军士,但是,屠杀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个人杀第一个人或许只是为了自卫,或许只是为了抢劫,甚至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可手上一旦蘸了血,那就再也无法自控。杀一个人是杀,杀一百个人也是杀,为何不多杀?既然自己是坏人,为什么不做个纯粹的坏人?
各种部军、府军、族军、皇军、禁军、保甲军、长安军、京畿军、江湖、邪教全出来了,京畿一片混战。不过,最惨的还是那些良民。我看着这些光天化日之下的杀戮,心想,比地下世界还惨!
……
作为最大的杀人犯,辽东军和杨家军联合起来,把其他杀人犯赶尽杀绝,大长安区再次恢复了暂时的平静。
这是暂时的平静,因为潼关从来就没修好过,大批军队从中原叩关而来!
各军很快从几个人的小摩擦上升到几个军的冲突!
下一场更大的全面内战马上就要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