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皇。
——金宇光亲自创作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大唐臣民收复中原的喜庆心情。
整个朝廷全都兴高采烈,整个京畿都张灯结彩,每个人都欢庆王师收复中原。
中原各县均告光复,最后就剩下一个洛阳。
洛阳的城墙是钢筋水泥建造的,黑火药完全炸不动,而皇家陆军并没有充足的炸药炸毁它。
王爷仍然下令全线进攻。
这场洛阳战役打得极其难看,双方的弹药都不充足,进攻方到了一百米高的城墙脚下什么办法都没,爬也爬不上去,炸也炸不毁,后面还有监军,而防守方也只能往下扔石头。
此时李义舜已经被重新任命为中原督军,可是省会洛阳依然不在他的掌握中。
于是他建议中原省会暂时搬到开封,所有军队继续围困洛阳,一直把它围死。
-
-
根据机密处的情报,洛阳城内算是稳定。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了邯郸的下场,就不会那么稳定了。
皇家陆军在鸿华三年十月初就包围了邯郸,之后一直挖掘地道。
邯郸的城墙是普通的城墙,由石灰黏着石块盖成,并不结实。
皇家陆军从外面挖掘了几十条地道,比护城河还深,一直挖到了城墙之下。
他们的炸药不多,但黑火药是无限的,于是他们把每个坑道都填入几千公斤黑火药。
大明鸿华三年十月二十日,就是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禁军情报写得很清楚。
你能想象,坑道中,嘶嘶的引线点燃了,仿佛毒蛇爬向无辜的孩童。
整个城墙被炸毁,掉落的砖石直接倒入护城河。
百万皇家陆军爬上废墟,冲进城中。他们已经接到了皇帝朱鸿华的命令,因此,在他们眼中,眼前的不是城,而是死城,眼前的不是人,而是死人。
这是场真正的屠杀,因为城里大部分都是来不及逃出的平民。赵正豹和他的家眷、他的军队在几天前就逃往北方。
王爷朱鸿风就站在城外,悠闲地看着这一切。
他终于达到了他今生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
他是讨逆军最高的领袖(在皇帝已经回宫的情况下),他的身边围着各种人,各省省军的首领、各大士族的子弟,还有他的班底。——当然,还有内廷的探子。
内廷的探子上是这样描述当时情形的。
王爷朱鸿风得意洋洋地对所有人说:“哈哈。没有禁军,我们还不是打赢了!那些混蛋禁军,没鸟的玩意们,只会叽叽歪歪、装腔作势!你姓刘的不是皇家陆军名义上的司令吗,等我回去,哥哥就会封我为皇家陆军总司令。禁军不就是武器好点吗,等我当了皇家陆军的老大,我就会把武器都截过来给你们。到时候内廷那些人再不识相的话,李永福就是他们的下场!我们能杀得了李永福,就能杀得了刘兴朝!”
所有人都点头称是,争相对王爷表忠心。
-
-
上午朝会的时候,照例地,皇帝朱鸿华在龙椅上在打盹,群臣在下面吵架。
一个皇家传令官急匆匆地走上前,满脸都是高兴的表情,他将一个纸条给了内廷总管。
内廷总管刘兴朝没有任何表情。
宰相李国忠凑上前去,说:“总管大人,什么东西?”
刘兴朝将纸条给了宰相。
李国忠看了一眼,脸色马上变得飞扬起来。
他马上跑到皇帝跟前,说:“皇上!皇上!前线电报,前线电报!”
皇帝被惊醒。
他脸色一怒,不过看到宰相兴奋的表情,起身拿起了那张纸条。
皇帝一拍大腿:“哈哈!”
他当场把纸条上的电报念了出来:“邯郸城破,请求指示。”
赵正豹的老巢被攻陷了!叛军完蛋了!天下太平了!大殿上的所有人一片叫好声!
人们挥舞着拳头和帽子,握紧了双手,互相拥抱,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
皇宫外,秋日的阳光照耀着南归的飞雁;皇宫里,皇帝激动地在朝堂之下来回走动,群臣围着他高举双手欢呼。
君臣一心,多么令人感动。
皇帝停下来,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大厅里安静下来,人们等着皇帝的下一句话。
大明皇帝朱鸿华说:“传令皇军,邯郸城破之后,一人不留。”
-
-
当禁军把王爷的话上报给内廷总管刘兴朝的时候,他开始是不信的,以为是探子太夸张。
可是有几个在场的士族也同样私下告了密。
互相印证之下,基本证明了事情是可信的。
晚上的内廷集会上,刘兴朝骂王爷骂了几个小时。
之后的内廷集会简直成了刘兴朝的骂人会,听得我嗓子都起茧子了。
之后的情报继续送入皇宫。
中原战场已经平静——除了洛阳,皇家陆军实在是攻不进去。
河北收复了一半,保定郡被围,皇家陆军正在准备老一套的攻城法。
辽西军、辽东军已经在塞北一点一点拔除燕京的卫城。
总结这些情报,一句话就能说完:赵正豹完蛋了。
朝廷打赢了。
除了皇帝的威望如日中天,还有一个人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程度——那就是王爷。
在整个京畿,在整个天下,所有人都是这样说王爷的——下一章就是大明王爷朱鸿风的故事。
当然,这是他自己编的故事,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伟大的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