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华正式登基的第二天,也即大明鸿华元年九月二日,皇帝的第二次朝会开始了。
明德殿里,皇帝朱鸿华端坐龙椅,皇后李方楠坐在一旁。
三十二岁的皇帝神圣威严,三十一岁的皇后母仪天下。
百官朝拜,山呼万岁。
-
右边第一个是大明唯一的王爷朱照定。
第二个是大明唯一的女官、唯一的郡主朱照婉。
左边第一个是王储朱鸿风。
第二个是十皇子李鸿思。
此四位皇族很少上朝,今天特殊,因此到齐了
-
右边第三个是内廷总管、禁军统领李永福。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第四个是内廷副总管、禁军监军刘兴朝。就是他带我们大闹长安妖姬。
第五个是禁军副监军郑宣功,依然戴着他的小眼镜,病怏怏的。毫不起眼,从没派系。
第六个是朱鸿华当初做皇储时的皇储部主管、现在的御前太监马家辉。
第七个是禁军督教李飞羽。一脸凝重。
第八个是皇大校长周广其。唯唯诺诺。
-
左边第三个是新任宰相李国忠。皇后之父,陇西李氏家主。
第四个是副宰相郭定国。王储妃之父,长安郭氏家主。
第五个是户部部长杨顺忠。一个不停咳嗽的老头子。
第六个是军部部长孙浩渺。一直挖耳挠腮。
第七个是皇家大祭祀孔有礼。胡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显眼。
第八个是皇家大祭师耶安宜。白袍还是一如既往的显眼。
-
群臣中少了十几个熟面孔,因为他们是公认的赵光信势力,有的已经自杀,有人跑路,有人追随赵正豹搞谋逆去了。
-
-
山呼万岁之后,皇帝朱鸿华大手一挥:“平身!”
军部部长孙浩渺急忙上前,说:“陛下!陛下!陛下!昨天晚上得到消息,北京燕京已经被赵正豹叛军攻陷了!”
满堂哗然!
皇帝慢条斯理地说:“知道了!这事等下再说,今天我们先说说先皇的事。”
皇帝突然明白了什么,大喊:“你说什么?攻陷了?前些天不是还说能守三个月的吗?”
孙浩渺没说话。
皇帝大喊:“河北军干什么去了?两百万军队呢!”
孙浩渺还是没说话。
皇帝大怒:“问你话呢!河北军呢?”
孙浩渺:“河北军都叛变了啊!就是他们攻打燕京呢!”
皇帝更加暴怒。
大殿里安静极了。
一会儿,皇帝脸色缓和,慢慢地说:“反正也是攻陷了!河北不过区区一省,看我回头收拾它。”
他端正了坐姿,一字一句地说:“这事儿从长计议!”
内廷总管李永福上前,说:“陛下,燕赵合并,这是养虎为患啊!应该趁逆贼……”
皇帝:“好了!这事儿我知道了!”
李永福:“禁军在洛阳有一万驻军……”
皇帝大声说:“好了!这事儿以后再说!”
-
-
皇帝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先说说,先皇的事儿。父皇不能就这么死了!你们说,先帝是怎么死的?”
皇家首席御医马超鹊站在最后,此时小跑着上前,说:“先皇多日未进食物,身体机能虚弱,多种器官衰竭,引发心血管大出血。”
皇帝瞪着眼睛:“说那么多,直接说饿死的不就行了!还给我文绉绉地拽文!”
皇帝怒拍龙椅:“我当然知道皇帝是饿死的!十天啊,十天!我天天劝皇帝吃饭,他就是不吃!他是铁了心要饿死自己啊!我看着陛下一点一点瘦下去,最后吐一口血死了!”
他的眼角湿润了。
皇帝用龙袍擦了一下眼角,说:“我当然知道他是饿死的,我想知道的是,他为什么要饿死?!你们都说说看啊!”
等了一会,群臣没人说话,此时按照惯例就该内廷总管或者外朝宰相说话了,因为他们是朝廷的代表。
宰相李国忠说:“因为先帝怀念皇后和皇子公主。”
皇帝:“那么,皇后和皇子公主是怎么死的?”
李国忠:“因为皇后之父赵宰相死了,宰相世子也死了,二子入川,三子叛乱。”
皇帝:“这又是为什么啊?”
李国忠:“因为有人弹劾赵宰相。”
皇帝:“罪名是什么啊?”
李国忠:“最初罪名是什么‘独揽大权,以下犯上’之类,后来就具体了,说是赵宰相派人冒充王储的人暗杀皇储——也就是陛下你。”
皇帝:“谁弹劾的啊?”
李国忠:“吏部部长李昌胜、户部部长杨顺忠、吏部副部长郭定国、军部部长孙浩渺、东厂厂长冯英逸、机密处处长李有道、教部部长李辰骏……”
宰相每说一个人,就用手指他一下,一口气指了几十个人!
整个大殿喧哗四起!
什么情况?!
这是在干什么?!
-
-
这是要清洗谁?!
难道要给旧宰相平反?!
难道要把半个朝廷都清洗掉?!
整个大殿吵了起来!
户部部长杨顺忠说:“……咳咳咳……咳咳咳……”
吏部副部长郭定国昂着头,不说话。
军部部长孙浩渺:“他谋逆!难道不该弹劾?!”
下面的人吵着。
……
-
-
宰相李国忠大声说:“就是这些人弹劾赵宰相,而赵宰相刚直不阿,以死明志。此事必有隐情!”
大殿大吵!
有人说:“赵光信阴谋造反,证据确凿。”
有人说:“凡是大明忠臣,没有看他顺眼的。”
有人说:“可能他方法不对!为了大明,方法不好,但目的是好的。”
有人说:“臣也觉得宰相是无辜的。”
有人说:“赵宰相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
甚至有人开始下跪磕头!
妈的!难道真要给赵光信平反?!
-
-
内廷总管、禁军统领李永福站出来。
李永福:“陛下,这些人只是为国尽忠,弹劾宰相赵光信也是为了大明江山。”
宰相李国忠看着他,说:“那总管大人是同意弹劾还是反对弹劾啊?”
李永福:“我?我当时没有说话,当时也是不清楚原因。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实证明了当时弹劾的正确性。因为赵光信是畏罪自杀,他的畏罪自杀导致了皇后的自杀,以及先帝之死。而且他的三个儿子立即起兵谋反,可见此人早有篡位之心。现在河北全境已经被赵光信的三子赵正豹占据。赵光信此人的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李永福继续说:“赵正豹此时正举兵反叛!我大明在河北的官员,从省长到县长,已经被他杀了几百个!如果这都不叫谋反,请问宰相大人,那什么才叫谋反?!”
宰相李国忠被总管李永福管问住了。
此时从最后一排站出来一个人——金宇光,就是这家伙撺掇皇帝在他爹的大葬大典后去西安县逛青楼。金宇光是辽西金氏家主的次子,而且是庶出次子,不过此人深受金氏家主喜爱,因此顶替了金氏家主在朝廷的代表职位。辽西是个半农半牧的省份,和西凉差不多,算大明的偏远省份,长久被本部歧视。人人都知道,金宇光是皇帝的皇大同学,拍了皇帝(那时还是皇储)十几年的马屁。
金光宇从最后一排,慢慢走到总管李永福面前。
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他。
金光宇:“总管大人此言差矣!假设朝廷冤枉了赵光信宰相,他的儿子觉得委屈了,也一样会叛变。因此,肯定是这些人受人指使,或者被蒙蔽,于是冤枉宰相,挑动赵正豹谋反。”
群臣继续大吵!
户部部长杨顺忠说:“……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军部部长孙浩渺:“胡说!”
金宇光继续说:“我觉得,他们不太可能是受指使,应该是被蒙蔽了。”
内廷总管李永福:“好大的胆子!你敢说朝廷冤枉人?朝廷还会出错?!这么多人还会出错?!”
金宇光:“是不是朝廷,又不是你说了算!我认为,有人自称朝廷,这才是真正的谋反!”
李永福看着他,眼皮抖了抖:“你是不是也要谋反?”
金宇光:“说我谋反的人才是谋反!你们整天说这个谋反,说那个谋反,结果把人家都逼反了!”
李永福冷笑:“这话不就是‘官逼民反’的意思吗?你给逆贼找借口!《钦定大明律例》规定,朝廷永不犯错,你想要朝廷认错?!再说,朝廷也没犯错!赵光信就是谋反!这还用问?!”
孙浩渺:“是啊!赵正豹把保定郡长的头送到长安,挑衅朝廷,这还不是造反?!”
群臣大吵!
有些人说谋逆,有些人说不是,越来越吵,几乎要互骂了。
突然,龙椅上的大明皇帝朱鸿华怒拍龙椅,大喊:“李永福!你这个逆贼!骗了先帝,还要骗我?!害了先帝,还要害我?!”
-
-
全明白了!
人们全明白了!
饶了这么大圈子,原来今天是要换内廷总管啊。
整这么多干什么,直接下令不就行了。
……啊!等等,内廷总管不是我的老大吗?他死了,我怎么办?我一想,没关系,我只是低等内廷,说不定——肯定——我还能提升呢!
百官也不吵了!
金光宇首先开口:“赵光信宰相在皇宫死了,难道不是你负责?赵仪姝皇后在皇宫死了,难道不是你负责?这一切都是你干的!”
高官们开始一个一个指着李永福,说被李永福迷惑了,原来一切坏事都是总管干的,现在才发现李永福是最大的阴谋家、野心家、篡位者。
还有人揭发李永福私自写圣旨,此乃大逆不道——这就过分了,因为内廷总管本来就有权力写圣旨。
王储朱鸿风大喊一声:“原来是你污蔑我行刺大哥的!”
他从腰间抽出佩剑,冲李永福走去。上朝的时候,高级官员是可以佩剑的,反正皇帝后面站着一堆拿着冲锋枪的禁军、禁侍军、御前军。
内廷总管李永福盯着他,握住了自己腰中的佩剑。李永福是公认的高手,可能没有武林十大高手的能力,但也是相当厉害了。
朱鸿风可能觉得自己打不过李永福,于是就继续使劲瞪他。
好多大臣指着总管大骂。
李永福一言不发,盯着群臣。
-
-
皇帝朱鸿华开始得意地笑,用手捻着下巴稀疏的小胡子。
李永福:“都别吵了!”
大殿安静了。
总管李永福对皇帝说:“你也真够厉害的,上台第一天就换总管。”
朱鸿华:“哈,早就看你不顺眼了!”
金宇光大喊:“你以为你可以指鹿为马,其实是掩耳盗铃!李永福,你的死期到了!”
李永福冲皇帝冷笑:“也不知道谁掩耳盗铃!”
……
张嘴的大臣不多了,相反,更多的大臣往后退,有人退到墙壁,挤成一团……
什么情况?!
难道总管和皇帝要决战了?!
到底谁能赢?
现在是换皇帝还是换总管?
好紧张啊!
-
-
李永福大喊:“禁军!”
众臣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