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处一阵喧哗,马如兰还以为有了纠纷,走到近处才发现又是李响的小花招。不过马如兰再次误会了李响,出口完全是圆光方丈布置的。
李响本打算免费赠顶针和麻线给离去的妇女,借以吸引更多百姓,要知道一个妇女往往能拉上十几口子一起逛,李响将之理解为女性自带的隐藏力量。
听说李响正在为汉江边上造各种小物事儿的流民工坊找活路,圆光方丈善意地提醒李响,免费赠送的话效果太差,可能陪上李响全部身家也达不到效果。
李响知道圆光方丈是同情流民,也想卖自己个人情,将来好继续合作。大手一挥,李响让肥肥的圆光大师尽情发挥,于是便有了马如兰看到的一幕。
马如兰抱起小姜兰,出示请柬,带着刘素素、姜芝等人,走了另外一个出口。她看到不远处的百姓争相购买着十几辆大车上的小物件儿和吃食零嘴,然后凭票到另一边换取顶针、针线、铁铲、小锅……
尽管素知自家义弟智谋百出,但马如兰实在看不懂这一幕,还好有专门在这里礼送贵人的小僧过来解释。
过来的小和尚居然也是姜芝从北地带回来的。
这个讨喜的小僧先是见过马如兰,然后见过姜芝姐姐和姜兰小妹。小姜兰也记得这位小哥哥,跑过去送他果脯蜜饯吃,小和尚眼泪要掉下来了。
收拾好心情,小和尚打个佛诺,“多谢女施主时常照顾姜芝姐姐,小僧将诚心祷告七日,为女施主祈福。”
马如兰内心很感动,这种待遇可不常有,不是有权有势可以换来的,她客气了一下,然后问道:“这门口……怎么个章程?看不懂,劳烦小师父了。”
“本寺方丈大师看到城外流民孤苦无依,不忍之下,助其建作坊自救。恰逢万姓交易盛会,方丈大师便想出一个主意。百姓可以购买大车上流民作坊生产的便宜物件儿,或小吃零嘴,每一百文可换一张票,然后凭票换取顶针、针线、锅铲等物。”
原来“便宜的顶针”是这么个意思啊,马如兰想到,不过义弟居然低调到连做善事的名声都不留,还真是……
原来李响把秦岭村寨、汉江流民作坊和汴京流民作坊生产的小物件儿全部混为一处,“真是狡猾,又是借鸡生蛋”刘素素想道,嘴角却带着甜蜜。
把发簪、粗瓷大碗、火刀火石之类的便宜物件儿买下来,然后拿着凭票去换顶针、锅铲等金贵物件儿,偏偏都是家中缺不了的东西,“这里面肯定有李响的影子”聪慧的姜芝如此思量,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