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姜瑜儿不忍心看到她失望的样子,小孩子要对什么都充满希望,这样她才不至于对世界感到绝望。
弯腰抱起她,朝屋里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跟她说她在城里遇到的好玩的东西。
姜小雨跟在身后,听着她们的聊天。她去过很多地方,但大小姐说的这些,她都没见过。
像她这么大的年纪,对什么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感。听到姜瑜儿的话,她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想想着那些东西的画面。
等姜瑜儿坐定,她也端了个小凳子过来,坐在姜瑜儿一侧。姜瑜儿看到她乖巧的样子,也是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着问道:“小雨在家,有没有听你娘的话?”
姜小雨乖巧地点了点头,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大小姐,小雨很听话。”
听到她乖巧的回答,姜瑜儿笑了。她道:“听话就好。回头等他们把东西搬完,我给你们找吃的。”
谁知道听到吃的,姜小雨的表情淡淡的,而一直扒在姜瑜儿怀里的小丫丫却是眼睛一亮,拉着姜瑜儿的手道:“姐姐,有糖吗?”
姜瑜儿真有些哭笑不得,这孩子恐怕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也就是糖了。织云镇不大,所以能买到的好东西,也就只有糖果了。
这次姜瑜儿去县城,买了不少点心,还有干果。
笑着点了点自己怀里的小家伙道:“丫丫,不能吃那么多糖了,小心以后长大了,变得没牙齿。”
小丫丫小嘴一嘟,有些撒娇地道:“才不会呢!我听姐姐的,每天只吃一颗糖的。”
对于这一点,姜瑜儿是知道的。她有些佩服,像小丫丫这么大的孩子,哪来这么强的自制力?还是说,智商高的孩子,其他的能力也要比一般的孩子强吗?
对于这一点,姜瑜儿无从知晓。
又对两个孩子说:“我给你们买了书以及笔墨。等村里学堂修葺好了,你们两都去学堂跟着夫子读书吧!到时候可好认真点,要是敢拖拖拉拉的,小心我打你们的小屁股。”
姜小雨规规矩矩地回答着姜瑜儿,承诺着自己会认真学习的。
只有小丫丫一听要打小屁股,立马两只小手挥到身后,也不管能不能抱住自己的小屁股,一脸委屈地道:“姐姐,咱们可以不要打屁股吗?”
真是个孩子,找不到话题的重点位置。姜瑜儿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小屁股,道:“不听话就得打小屁股。”
小丫丫想了半天,才回到道:“丫丫很听话。”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姜子苏付了银子,那赶车的师傅问了不少关于张庄村的事情,走的时候还问过姜子苏,将来他要是没活路做了,能不来张庄村这边拉货。
姜子苏爽朗一笑,道:“师傅只要想来,随时可以。我们家石场上,真缺运石的车辆。不过给的工钱不高,师傅可要想好了。”
那师傅也是个爽朗的人,笑着道:“都没活路了,还管不管工钱高不高。”
其实,这一点,姜子苏很认同。他这样赶一天的车,还不一定能拉到客。但是来石场拉石料,虽然工钱不如接客拉人的高,但每天的收入算起来,可要比拉客好很多。
那师傅看姜子苏不像是开玩笑的,也认真起来了。问道:“这位小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姜子苏笑道:“车师傅,你觉得我像是开玩笑的吗?”
那师傅看姜子苏不像是开玩笑的,弯腰道了个谢:“那我就在此谢过小哥了。只是,不知道如果来上工,什么时候可以来?”
姜子苏想了想,家里生意上的事情都是妹妹在处理,自己虽然算是一家之主,但生意上的事情,还是问妹妹比较清楚一点。笑道:“要不在屋里去坐会儿,家里生意上的事情都是妹妹在处理。”言下之意,具体上工时间,直接问妹妹比较好。
那师傅又是一惊。
那个小姑娘他不是没见过,也就十来岁的样子。一个家的生意都是她来打理,她一个小女娃,真的能行吗?
不过看到姜子苏这认真的表情,也就跟着姜子苏进了屋。
姜子铭带着小栓子兄弟两坐在屋檐下,翻看着姜瑜儿买回来的书本。
看到哥哥带着人进屋后,两人也只是看了看,不敢多话。
这个大哥,他们可不敢像对姐姐那边亲热。他在他们心目中是严肃的,好像也就只有面对姐姐妹妹的时候,才会露出温和的气息。
他们不懂,为何大哥对他们兄弟几个都这么严肃。直到他们长大一些后,才明白,大哥这是希望他们都有所担当。姐姐妹妹将来是要嫁人的,所以在家里得宠着些,让着些。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姜瑜儿看着哥哥带着车夫进来后,轻轻拍了拍小丫丫的背道:“丫丫,跟着小雨姐姐一边玩去,等姐姐忙完了,再给你们好吃的。”
小丫丫听话地走到姜小雨身边,跟着她手拉手地出去了。
姜子苏见两个小丫头出去后,招呼着车夫坐下:“车师傅,你先坐吧!”
车夫客气地跟姜子苏道了个谢,然后坐到了姜瑜儿的下首这边。这时,他才认真地看了一下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姑娘。
仔细一看,才发现她的气度。很多镇上的小姐,恐怕都没她这份气度吧?
还有,她这一身给人的安定的气息,他居然有一种看到寺庙里那些老僧的感觉。
姜瑜儿看了看哥哥,用眼神咨询他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姜子苏却笑笑说:“这个车师傅想要来咱们这里找一份活路做做,所以来问问,什么时候可以上工。”
姜瑜儿一听,立马申请认真起来。他们家现在最缺的不是干活的工人,而是运送石料这些的车辆。
以前卖出去的石料,大部分都是让客户自己赶车来拉走。现在她最想做的就是,自己有车,给客户一条龙服务。
她认真地看着车夫,问道:“车师傅,你随时都可以过来上工。只是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你们赶车的,应该认识不少赶车的师傅吧?”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