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臣一撇嘴,环顾四周,基本没什么人。看来当地人对这种网红景点不感冒,游客现在又不多,赶紧吃完就走。
爱丽丝指着不远处,据说罗琳以前就坐在里间靠西窗的这张方桌前写作。拉开抽屉,可以看到无数来此膜拜的哈利波特迷们留下的各种各样的字条。
咖啡馆宣传说这里是《哈利波特》的诞生地,但其实第一部并不是在这创作。咖啡馆1995年才开业,而《哈利波特》第一部1995年就已经完成。
罗琳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源自1990年去伦敦的火车上,1992年她与一个葡萄牙电视记者结婚并生下一个女儿,不过女儿降生仅几个月后夫妻俩就分居,据说无法忍受丈夫的家暴。
带着自己的女儿和写三章的《哈利波特》手稿来到爱丁堡投奔妹妹,没有工作又带个婴儿,只能靠福利救济金生活,唯一希望就是写好。
最初常去的是她妹夫开的一家咖啡馆而不是这里,95年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先后投给12家出版社,全部被退稿,直到1996年才被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选中。
也许第一部出版后让罗琳在经济上稍微宽裕些,她带着孩子来到这个能看到爱丁堡城堡的咖啡馆继续创作。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说这里可以让她的孩子安静地睡觉。
墙上挂着罗琳在这里拍下的照片,能看出来老板力图通过宣传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景点,突然明白店员为什么会有如此糟糕的服务。
这里原本是家安静得足以让小孩儿入睡的场所,现在却变成世界各地的哈利波特迷涌进来参观的景点,肯定增加很多工作量,因此店员们正努力用自己的表现来让它恢复原有的宁静?
嗯,一定是这样!
去趟厕所,看着满墙都是各种奇葩签名,更加坚定自己的推测,绝对没错。
连玻璃上全是涂鸦,好像变成一个与哈利波特交流的留言区,尤其是一段用红笔写的话是问哈利波特:我们如何才能穿过这堵墙?
对面仿佛是女厕?
孺子可教也!
罗琳在写《哈利波特》时,在苏格兰汲取诸多灵感,如开往霍格沃兹的蒸汽火车、海格小屋搭建地的Glencoe峡谷等,这是魔法开始的地方。
离开咖啡馆,相比较哈利波特,庄臣更喜欢复仇者联盟,网上说很多场景都来自爱丁堡。
比如眼前的CockburnStreet,一条风景如画的街道,无数人踏过弯弯石板路往返于旧城OldTown和爱丁堡市中心的Waverley火车站。复联3中猩红女巫和环视就是在这里遭到亡刃和比邻星的袭击。
突然发现电影里播放纽约被袭新闻的快餐店只是临时搭建的场景,现实中这里是一家名为MissKatieCupcake的手工作坊,主要经营各种精致可爱的手作珠宝。
回到皇家英里大道,这里也是复仇者联盟中打斗场景的重要拍摄地之一,平日古老繁华的街道在大荧幕中被战斗的火光照亮,成为惊心动魄的竞技场。
猩红女巫降落的地方就是皇家英里上的爱丁堡市政厅Citychamber,还记得风雨欲来的复联3开头,猩红女巫和幻视在窗前的表白吗?
“Tellmewhatyoufeel?“
“Ijustfeelyou.“
WaverleyStation,遭到伏击的幻视和猩红女巫从空中跌落,当时吓了庄臣一跳。
这里还是内战后久未露面的美国队长英雄归来,与黑寡妇和猎鹰在2号站台附近的车站大厅打出非常漂亮的配合战。
华灯初上,车站一排排整齐的玻璃顶棚组成独特风景线,夜幕降临时,这座城市在车站朦胧灯光的衬托下温馨而美丽。
来到酒店六楼酒吧,尝尝正宗苏格兰威士忌,要说白酒销量第一,可大部分都是咱们国人自己消费,而威士忌却是老外最爱。
这个词来源于古老的盖尔语“uisgebeatha”,意思是生命之水,古时候人们认为这种从谷物里面发酵蒸馏出来的黄金般的液体就是谷物的灵魂。
就是粮**,
越喝越年轻!
这里的酒来自于奥克尼群岛,苏格兰最北部群岛,那里拥有两大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和世界上唯一在北极圈里生产的威士忌—HighndPark。
接过一杯高地威士忌,品一口,有点惊喜。听调酒师介绍,出色口感要归功于泥煤的燃烧烟埙,这种植物死亡后沉积的物质燃会发出花蜜的香味,给高地酿造的威士忌增色不少。
在贮藏阶段,由于奥克尼群岛在北极圈之内,所以冰点的温度给它最后的锤炼。有点像边疆葡萄,白天热的要死,拼命产生糖分。晚上冷的结冰,直接沉淀。
群岛原本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夏天也没有夜晚,子夜时分仍然能看到昏黄色太阳。这块曾经望而却步的土地,今天已经因为威士忌的存在成为北部著名旅游景点。
将威士忌倒入杯中,感受晶莹剔透的酒水停留在口中芳香,美妙感觉瞬间弥漫全身,感叹果然只有纯饮威士忌才能体会到其中真谛……
难得来一趟,仔细尝尝五大产区的威士忌,每种调一小杯,仔细品味发现果然各有风味。斯贝塞生产的威士忌香气丰富多变,而高地产区因为面积较大又被分为东部、西部、南部以及北部高地四个产区。
东部高地带些甜味,西部的则海风味明显,南部顺滑甜美,北部口感更加复杂。低地产区带着些香草和柠檬味,口感清新。伊莱产的威士忌有着浓烈泥煤香……
1707年《联合法案》宣布苏格兰属于英国后,政府不要脸开始对威士忌征税,这一政策使许多酿酒师躲躲藏藏,甚至逃到偏远的山区酿造私酒。
要说还是命好,1880年欧洲毁灭性葡萄根瘤蚜病爆发,蔓延到多个国家,差点毁掉所有葡萄藤。当时国际葡萄酒市场,呈现出一派荒芜与萧瑟的景象,酒鬼实在没办法,突然发现威士忌,如获至宝。
好死不死1920年美国又玩禁酒令,国内烈酒遭重创,又因为无酒可喝,很多美国酒鬼目光将转向国外烈酒,又看见威士忌。
真应了那句话:站在风口,猪都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