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炉火熄了以后,众人又重新退回原位。
陆子安等他们都让开后,才走上前去,仔细地观察了一下。
有人忍不住道:“不如直接把窑门全打开?通下风温度应该就降得快了吧?”
听了这话,众人额角青筋都跳了一下。
啧,一听就外行了吧!
顺着声音一瞅,竟然是先前去看钧魂的领导,好吧,果然是个外行。
“关于这个降温,也是有讲究的。”一旁的老师傅捋了捋胡须,慢慢地道:“降温有快慢之分,有的发色甚至需要24小时以上的降温,降快了降慢了都会影响颜色。”
“还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各种手法,降温没这么简单的,一旦错了,就是整窑的瓷器毁了。”
领导若有所思:“那如果有的瓷器要快,有的要慢,怎么办呢?”
“择其优。”老师傅微微一笑:“有了一件成功的,其他的毁了又如何?”
这话当真是说得霸气又嚣张,偏偏还很有道理,无法反驳。
的确,十窑九不成,出了一个成功的,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问题是现在就算他们愿意为了一件放弃其他所有,他们都连一件都保不住。
倒是某个人精准地捕捉到了老师傅话里的知识点:“窑位?”
这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就连在场的不少工匠都投来了视线,显然颇感兴趣。
老师傅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皱了皱眉不再开口。
偏偏有学徒却还在问:“我看刚才不都是随便摆进去的吗?难道摆放位置也有讲究?”
老师傅犹豫不决,不知当说不当说。
见他迟疑,陆子安平静地点点头:“当然是有讲究的,如果不懂摆位,烧一百次也枉然。”
现场所有人都对此颇感兴趣,连连追问不休。
陆子安倒也大方,不顾老师傅的阻拦,详细地讲解了一下关于窑位的讲究,譬如匣钵的大小、布置、叠放多少,匣钵薄厚等等细节对降温的影响。
众人听得眼睛放光,长久以来的习惯,让他们下意识按下了录音键。
没办法,以前试过多种方法,唯有这一种办法才能让他们跟得上陆子安的进度。
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陆子安仅报以微微一笑:“其中青瓷的天青色,是极难掌握的一种颜色,因为瓷釉中的铁元素太过“善变”。”
无论釉色发灰发黄,还是发绿发蓝,业界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