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他陆子安这架势,所有人都来了兴致。
“上料喽!”有人大声吆喝着,轰隆隆推着一个大木架朝这边走过来。
自从华夏决定恢复钧瓷以来,调动了许多人手,从相关的矿产中挑选各种合适的矿物。
他们派出专家亲自下矿,寻找性能可靠,质量稳定,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并精心进行挑选。
仅挑选还不够,还需要把原材料进行必要的精细处理。
各种瓷土堆分门别类,铺放于露天料场,进行长期的、循环不断的风吹、日晒、雨淋、冰冻,使其自然风化润酥,改善性能。
而各类矿石料,则需入轮碾,进行碾碎,反复操作后,使其磨成砂粒状或粉状。
在这些初步的处理过后,还需根据这些瓷土和矿料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类的安置。
有的需遮阴、防雨,有的则需要防尘,等等等等。
日复一日,却始终等不到一个结果。
以至于进行这项工艺的他们,甚至曾经以为自己在做一件无用功。
因为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汴梁)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
当年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有多热烈,越对比出如今瓷工艺有多惨淡。
哪怕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钧瓷要领。
对钧瓷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
可是,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
直到陆子安的出现,才让已经麻木的众人,仿佛又有了新的期待。
可能真的只有如此鬼才,才能够研究出钧瓷这种奇诡的工艺吧!
一堆堆经过了精细处理后的瓷土矿料,分门别类,各自装在小瓮中,缓缓推到陆子安面前。
整整齐齐的料瓮,上边都贴了它们的名字。
陆子安打开一个瓮,便立即有经手的工匠上前解释它的处理方法及用途。
瓷土多数采于禹州市,它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
境内多石灰石、煤、铝矾土、瓷土、陶土、焦宝石。
钧瓷名镇神垕(hou),则位于禹州市西南部。
这里山岭起伏,群山环抱,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中部有东西走向的乾鸣山。
山体由炭岩、砂页岩构成。
瓷土、釉药、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