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发生了张觉事件、金国夺取了大宋的云地九州事件,让赵佶有些焦头烂额,也让赵佶忧心忡忡!
赵佶于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为由,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并借着诏书向金国(也包括西夏)传递了几条政治信息:
第一,大宋收复燕云地区,仅仅是为完成一种历史使命,并不是对外扩张;
第二,除了收复燕云地区以外,大宋对其他地区没有兴趣,也不会再对外扩张了;
第三,大宋希望从此与邻国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
可赵佶的这番政治用意,在金国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反应,也没有得到有任何回应。
也许是因为此时金国上下都很繁忙,没有人注意到赵佶的这份诏书。
或者是有人看到了赵佶的这份诏书,但毫无深入解读的兴趣,因为此时金人对赵佶已经很不信任了,甚至已经准备给大宋点教训了,进而没必要再去理会赵佶的政治思想。
然而可悲的是,赵佶对此并不知道。
谭稹被撤职了之后,作为谭稹的举荐人与政治后台,王黼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名义上,王黼仍然是太傅,仍然为三高官官,仍然是大宋的宰相,但实际上赵佶对王黼已日渐冷淡,许多事情都已不让王黼插手了。
这让王黼每天都惶恐不安!
紧接着,赵佶开始对赵宋朝廷的高层人事进行调整。
这年九月,赵佶提拔白时中担任特进、太宰兼门下侍郞即右相,提拔李邦彦担任少宰兼中书侍郎即左相。
不久,赵佶又任命赵野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宇文粹中为尚书右丞、开封府尹蔡懋同知枢密院。
这些人,加上领枢密院事的蔡攸,一起构成了赵宋目前的高层决策团队。
白时中是寿州寿县(后世安徽寿县)人,登进士第,历任吏部侍郎、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等要职。政和年间,他曾经担任过春官,负责编辑地方上奏的各种祥瑞。他做事很认真,当无法用文字来描绘那些祥瑞时,他就用图画来表述。他呈送的《政和瑞应记》以及《赞》,曾获得蔡京好评,赵佶也很喜欢,后来他便以此平步青云。
李邦彦,即所谓“李浪子”、“浪子宰相”,也不是什么“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他“生长市井,习惯猥亵卑鄙,应对便捷,善调笑谑骂,能踢蹴鞠,经常以街市俚语为词曲,人争相传唱,自号李浪子”,踏入官场后,他很善于交际,很善于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