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时候,张春梅到方州出差,来到方州学院看望吴国栋,又约吴道、施青青一起吃饭,再次祝贺他们新婚之喜。
张春梅虽然见过施青青,但不知道后者只有初中文化,她想当然地以为,既然吴道是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大学老师,他的新婚妻子肯定也是高学历,至少是本科毕业,谈话时,她对吴道说:
“弟妹长得这么漂亮,学历肯定也很高吧,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吴道想说,施青青只上过初中,可又觉得,这个回答难以启齿,说出来会很丢人。他正不知如何作答时,施青青抢先说:
“我没上过大学,初中毕业以后,我就不上了。”
张春梅看了看施青青,又看了看吴道,她没想到,眼前的情况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在她的思维中,一个高学历的大学老师和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人八竿子打不着,是根本不可能结婚的。
张春梅想知道吴道为什么会娶施青青,但当着施青青的面,又不好直说。吴道明白张春梅想说什么,他当然不能说出实情,就对张春梅说:
“婚姻看的是缘分,我不在乎学历、工作那些东西。”
“对,结婚最重要的是看缘分。”张春梅说。
回到家中以后,那天夜里吴道又想起了饭桌上张春梅说的话,同事们知道他的新婚妻子就是“煎饼西施”时说的话以及说话时的表情也涌现出来。
吴道想起了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每个人都要面对周围人的眼光和话语,那些眼光和话语组成了一圈围墙,把他围在了中心。
吴道越想越觉得别扭,一个大学老师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的妻子只有初中文化,实在是太尴尬了,然而施青青自考已经证明不可行,要不然像方鸿渐那样买一个假毕业证?
可是假毕业证终究是假的,被人识破,更加丢人。吴道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了那所挂靠在方州学院的中专。
那所中专是在方州学院西校区,在方州学院成立之前,西校区本来就是中专所有,西校区的大学部分搬到新校区之后,市里就把那个校区整个又还给了中专,用来扩大规模。
吴道曾经在那所中专讲过好几个学期的课,知道那里只要报上名就可以上,毕业证可以很轻松就拿到,如果有关系,甚至可以不去上课,既然如此,何不让施青青去那个中专报名,混一个中专毕业证?中专学历虽不高,但说出来,至少比初中要好听多了。
当时,吴道就把读中专的事情告诉了施青青。不用上课,不用读书,不用考试,轻轻松松就能拿一个中专毕业证,施青青自然是非常乐意的。
第二天上午,吴道特意去见了中专的校长。中专校长对吴道结婚的事情早已有所耳闻,也知道施青青就是“煎饼西施”,听吴道说施青青要读中专,拿一个中专毕业证,他一点不奇怪。他对吴道说:
“按理说,现在不是报名的时候,但吴老师的家属想报名,我这里随时欢迎。不仅如此,我们还免收学费,只希望吴老师多到我们的课堂上讲讲课。”
“我一定会多来讲课的。”吴道知道,中专招生比较困难,大学老师去讲课,对于招生是有帮助的,对方肯帮自己,自己也应该有所回报才对,就也答应了下来。
“那就这么说定了。”
吴道希望施青青能尽快拿到毕业证,好让自己摆脱尴尬,就又问校长:
“中专最快几年能拿到毕业证?”
“正常情况下,是两到三年。但是吴老师的家属特殊,最快半年吧,明年六月和下一批毕业生一起毕业,拿毕业证。”
“谢谢了。”
“互相帮助吧。”
当天下午,吴道带着施青青去中专完成了报名。施青青看了一遍专业,觉得旅游管理很不错,可以天天出去旅游,就选了这个专业。
报名之后,施青青还去听了几次课,但很快发现,上课没什么意思,还耽误做饭,反正不管上不上课都能拿到毕业证,也就不去了。
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吴道总是一放假就回家。和施青青结婚以后,就不能那么自由了,凡事都要和施青青商量一下。
上一次国庆节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没有回齐城县,而是去了施青青家住了两天。
放寒假以后,吴道和施青青也没有马上回齐城县。他们打算腊月二十八再回去,正月初二、初三把吴家的亲戚都走完,初四再去施青青家,走完施家的亲戚,之后就回自己家。
回到小黄庄后,吴家三位长辈都很开心。尽管吴阳和李梅对施青青不满意,但她肚子里的孩子却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心肝宝贝,看在孩子的面上,也要对施青青好一点。
至于吴河,他见到孙子、孙媳妇,自然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曾经到处吹牛让吴道难堪的吴河,如今已经说不清楚话,他再也不能吹牛了,连走路也不行,就是坐在轮椅上也需要别人推着才能出去。
吴道发现,吴河真的老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爷爷了,他希望吴河能够再变成那个吹牛大王,然而时间不可逆转,爷爷真的将不久于人世了。
这一年的春节,是结婚后施青青和吴道第一次回齐城县,按照当地的礼数,他们两个人必须一起把吴家所有亲戚都走一遍。
初一那天,吴道和施青青就把本村的亲属拜访了一遍。初二的时候,他们再去走访外村的亲戚。
以往,吴道一个人去走亲戚,骑一辆电动自行车就可以了。这一次,他要和施青青一起去,公交车到不了外村亲戚家,不能坐,最好的方式是开车去,然而两个人都不会开车,吴阳、李梅更不会。
吴家有一辆电动三轮车,但已经非常破旧,让吴道骑这辆三轮车载着施青青挨个去走亲戚,吴道自己也觉得有失“身份”。
这时候吴道又想起了会开车的好处。没有办法,吴道和施青青就在正月初二上午的时候到城里买了一辆全封闭的新式电动三轮车,用来走亲戚。
从正月初二下午开始,吴道开着新买回的三轮车载着施青青挨家走亲戚。
吴月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亲戚,本来也应该第一个去,而且那天上午,吴月还给吴家打了电话,说杨在行夫妻和杨招娣夫妻这一天都会来向荣村,让吴道和施青青也去,晚上在那里吃饭。这样一来,吴道和施青青就更没有理由不第一个去吴月家了。
因为知道晚上要在向荣村吃饭,吴道和施青青并不着急去。正月初二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他们才出发,到吴月家时正好是三点半。
当时,吴月家门口停了三辆汽车,这三辆车吴道都见过,分别是杨成志的别克、杨在行的帕萨特、杨招娣的奥迪A4。再看看自己开的电动三轮车,吴道不免觉得有些寒酸,他产生了想买车的冲动,而且非常强烈。
进入院子之后,杨成志、吴月很热情地接待了吴道和施青青。
杨招娣的儿子这时候已经三岁,杨在行和林畅的女儿则刚满一岁,还不会走路。吴道和施青青进屋之后,杨招娣和林畅就把她拉到了里间去说话,两个孩子也都在里间。而吴道则和杨成志、杨在行还有杨招娣的丈夫在客厅喝茶。
说话之时,人们有意无意间都会谈到施青青的学历和工作,吴道刻意拔高施青青的学历,说她是中专学历,暂时在家待产,以后再找工作。
四点多的时候,杨招娣、林畅和施青青就到厨房帮着吴月开始准备晚饭。刚过五点,丰盛的酒菜就一一上了桌。
吃饭之时,人们聊天,又说到了施青青的学历,没等吴道说话,施青青就先说了她是初中毕业,吴道非常尴尬,只能补充说:
“再有几个月,就能拿到中专毕业证了。”
吴道想摆脱尴尬,然而施青青又接着他的话说:
“是吴道年前给我找的学校,报上名,不用去上课,到六月的时候就给我发毕业证。”
吴道感到颜面尽失,却又无可奈何。
离开向荣村返回小黄庄的路上,吴道对施青青说:
“青青,以后再有人问你是什么学历的时候,你就说你是中专学历就行了。”
“那不是骗人吗?我现在还没有中专毕业证啊。”施青青说。
“再有几个月就有毕业证了,现在说是中专就行。还有,你不要和别人说我给你找学校,不用上学就能拿到证,那样听着,就像是拿了一个假的毕业证一样。”
“噢。你不让我说初中毕业,是觉得我给你丢人了吗?”
“不是丢不丢人的问题,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们,你知道吗?你想一想,我去你家的时候,你的亲戚知道我学历高,是大学老师,他们都会高看你,认为你找了一个好对象。
现在你对我的亲戚说你是初中文化,我的亲戚会怎么看我?他们不仅会看不起你,也会看不起我。”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觉得我给你丢人了。”
“我和你说了,不是丢不丢人的问题,我们不是生活在孤岛上,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你得考虑一下我的感受。”
“好吧,以后再有人问我的时候,我就说是中专学历,是我自己考的中专,不是你托关系找的学校。这总行了吧?”
正月初三,吴道和施青青又去走访吴家其他亲戚。按照吴道交代的,别人问施青青是什么学历时,施青青不再说自己只有初中文化,而是说中专学历。
尽管中专学历比初中毕业说出来要好听一些,但实际上在吴家亲戚的眼中,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和研究生有天壤之别。
杨招娣初中毕业,嫁给了大学本科毕业的国家干部,杨在行大专毕业,娶了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的国家干部,而吴道尽管学历最高,工作最好,却娶了初中毕业、没有工作的施青青,三者相比,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