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结束,方州学院重新开学。
过了几天,孟一虹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吴道和孟一虹每天都见面,还经常在一起吃饭,孟一虹就把信给吴道看了。
吴道看后才知道,原来那封信是孟一虹资助的那所山村小学的学生寄来的。
孩子们在信中管孟一虹叫“孟妈妈”,他们说非常想念孟一虹,邀请她去学校里看看。
那封信很短,字写的也并不好看,但吴道还是非常感动。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全体学生和老师的合影。看着信和照片,吴道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他对孟一虹说:
“孟姐,你要去那个山村小学看看吗?”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去了,就算孩子们不写信来,我也很想去看看他们。我最近就会动身去一趟。”孟一虹说。
“孟姐,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也想去看看。”
“你也要去?”
“对,我也想去那里看看。”
“你去做什么呢?”
“我想和孟姐一起为那里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孟姐,能说说你和那个山村小学的故事吗?”
“和你说一说也无妨。我和那个小学结缘还是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我刚刚离婚,内心非常苦闷,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怎样走,于是就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一个人外出旅行。我不想去那些大的景区,只想去没有开发过的山里,就坐车到了南部山区。我徒步登山,到了一个小山村里,村里的住户很少。”
“你资助的那个小学就在那个村里吗?”
“对。到山上以后,我听到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我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还有学校,就寻着声音走了过去。
那个小学规模很小,只有几间石头屋。教室里的环境也很差,桌子和凳子都不够用。
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教室里却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孩子们冻得直发抖。他们穿的衣服也都很破旧,还缺少各种文具。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内心被感动了。
在这么艰难的环境里,孩子们都能坚持读书,我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当时我就决定,捐出两个月的工资,给孩子们买取暖的火炉和煤,再给每一个孩子买一些文具。我还留在那里给孩子们讲了三天的课,我感到非常的充实,而且快乐。
从那时起,我每年都会拿出一些钱给那里的孩子们购买文具或者衣物邮寄过去。每隔两三年我也会抽空再去那里看一看。
孩子们管我叫孟妈妈,我也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他们的妈妈。说起来,我也应该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体会到了当妈妈的感觉。”
“孟姐,你真是一个让人尊敬的人。在做人的境界上,我和你的差距太大了,我要向你学习。这一次,我一定要和你一起去。”
“难得你这么诚心,想去,那就去吧。”
“我们一起去给孩子们买文具和衣服吧。”
“好。”
吴道数了数合影中孩子的数量,是十三个人。照片中的孩子,大一些的,孟一虹差不多都认识,比较小的那几个,她没有见过。孟一虹对吴道说:
“我第一次去这个小学的时候,那里还是一个完全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加起来有六十多个学生。现在却只剩下一年级到三年级,总共只有十三个学生了。我没想到那里会衰落得这么快。”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我们村里的小学也是这样。因为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两年前被撤销了。周围几个村的学生都集中到了一个中心小学上学。这个山村小学将来恐怕也难逃被撤销的命运。”
“不用考虑那么多,我们做好当下就好了。你看照片里这个王老师,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在这个山村小学里干了一辈子老师。学生越来越少,其他老师逐渐都调走了,他还依然坚守在那里。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孟姐说的对,做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孟一虹给王老师打了电话,问了十三个孩子的大致身高,之后她和吴道两个人就到了服装市场里买衣服。
为了避免衣服太小穿不上,孟一虹给每一个孩子买的衣服都比大致身高要大一码。此时吴道刚发了九月和十月两个月的工资,买完衣服结账时,他想和孟一虹分摊买衣服的钱。孟一虹说:
“吴道,你两个月的工资也没有我一个月多,而且又没有存款,衣服的钱我一个人出就行了。买文具的钱,我们一人一半。就这样说好了。”
听孟一虹如此说,吴道也不好再说什么。
买完衣服之后,第二天他们又去买了十三个书包和十三个文具盒。两个人各付了一半的钱。
出发的那一天,吴道和孟一虹在早上七点就坐上了汽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将近四个小时,又驶入普通道路。汽车在一座大山前经过时,两个人下了车。此时已到吃饭时间,他们就在山下的一家农家乐吃了午饭。
山下有几辆三轮车是专门拉人上山的。吴道和孟一虹带的东西太多,步行上山非常困难,吃完饭后,他们就在路边租了一辆三轮车。
三轮车在颠簸中行驶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达了孟一虹说的那个山村。他们一进入村子,就有村民认出了孟一虹,主动和她打招呼:
“孟老师又来看孩子们了?”
“是,有几年没来了,我来看看他们。”孟一虹说。
三轮车一直开到小学才停下。孟一虹付了车钱,两个人背起行李下了三轮车。吴道看到,面前的这个小学正如孟一虹说的那样非常小而且破旧。
有一个老教师正在带着学生们在空地上做游戏,看样子是在上体育课。吴道认出,那个老教师就是照片中的那个王老师,他虽然已经接近六十岁,但依然精神饱满。
一个男孩看到了孟一虹,一边说着:“孟妈妈来了。”一边跑了过来。其他孩子也跟着跑到了孟一虹和吴道的身边,把他们围在了中间。孟一虹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连说了几个孩子的名字,显示出很亲热的样子。王老师也走了过来,对孟一虹说:
“孟老师,你来了。”
“王老师,我来看看学校和孩子们。”孟一虹指了指吴道说,“这位是我的同事吴老师。”
吴道非常钦佩王老师,就主动伸出手说:
“王老师,你好。”
“你好,吴老师,欢迎你来我们这里。两位老师跟我去办公室里坐坐吧。”王老师说。
王老师让几个学生帮忙把吴道和孟一虹带的东西抬进办公室,之后让学生们先回教室里上自习。吴道看到,所谓办公室,其实就是一间很小的屋子,既是宿舍,又是仓库,墙上还悬挂着孟一虹前几次来这里时和老师、学生拍的合影。
王老师让他们坐下,又给他们倒了两杯水,然后说:
“孟老师,吴老师,你们能来这里,我真的很高兴,也很荣幸。孟老师,孩子们写的那封信,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我就是看到那封信之后,才来这里的。”孟一虹说。
“孩子们之所以想再见见孟老师,除了想你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信里面没有说。”
“是什么事情?”
“我们这个教学点马上就要撤销了。”
“为什么要撤销呢?”
“因为学生太少了。你和吴老师上山的时候,也看到了,现在上山的路已经修好了,明年,这里所有的学生就会转到山下的小学去上学。孩子们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到别的学校上学了,担心再也见不到孟老师,就给你写了那封信。我知道你对这个小学校有感情,怕你知道这里要撤销,心里会不好受,就让孩子们在信里不要写这件事。”
听了王老师的话,孟一虹的确有些失落,她沉默了一会儿才说:
“王老师,我对这里的确有很深的感情。我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这些孩子们给了我生的希望。我没有孩子,我把他们当成我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现在这里要撤销了,我也很难过。不过,这些孩子们到了大一点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都会变好,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利的。”
“你说的对,去山下的学校上学是好事。”
“教学点撤销了,王老师,你怎么办?”
“我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明年就会正式退休。”
“王老师,你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是该休息休息了。”
“是啊,人不服老不行啊。对了,孟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这个教学点,有两个学生考上了大学。”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还专门提到了你,说非常想你,如果不是当年你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现在也上不了大学。还有几个学生现在上高中了,学习成绩也都不错。”
“我为他们感到高兴。这次我和吴老师带了十三套衣服和十三套文具来,等一会儿分给孩子们。”
“好。我去把学生们叫到操场上来,我们就在国旗下面把这些东西分下去吧。”
王老师把三个年级的十三个学生都叫到了操场上,排好了队。他对学生们说:
“学生们,你们每年都会收到新的文具和衣服,你们知道那是谁送给你们的吗?”
“是孟妈妈。”学生们整齐地说。
“对,就是你们的孟妈妈。她今天和吴叔叔带着礼物来看你们了。刚刚你们已经见过他们。现在他们要把礼物分给你们,你们高不高兴啊?”
“高兴。”
“那你们要说什么呢?”
“谢谢孟妈妈、吴叔叔。”说着,学生们还举起了右手向孟一虹和吴道敬礼。
看着眼前的情景,吴道的心中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他敬佩面前这位坚守了一辈子的老教师,也敬佩孩子们的爱心妈妈孟一虹。
孟一虹和吴道把带的衣服和文具发给了每一个孩子。王老师让孟一虹给学生们讲话,孟一虹说:
“孩子们,我很荣幸能成为你们的孟妈妈。看着你们健康成长,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不管你们以后到了哪里上学,我希望你们都能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孩子们,你们可以忘记我,但不要忘记你们的王老师。”
学生们纷纷鼓起了掌。王老师又让吴道给学生们讲话,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言。
利用下午的时间,孟一虹给一、二年级各上了一堂课,吴道给三年级上了一堂课。学生们知道他们是大学老师,都听得很认真。
当天晚上,吴道和孟一虹住到了山下的小旅馆里。第二天上午,他们徒步上山,又给学生们讲了三节课。
孟一虹随身带了一个数码相机。讲完课之后,孟一虹、吴道和王老师还有十三个学生照了一张合影,之后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
回到方州学院以后,孟一虹把照片洗出来三张,一张自己留下,一张给了吴道,另一张邮寄给了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