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人中,徐伯夷是八品官,以举人来说。能够直接任命为一县县丞,成为朝廷有品秩的官员,算是相当美满的结局了。不过以他举人试第三名的成绩,确也当得起这个任命。
至于赵文远和叶小天则是不入流的官。也就是九品以下,两人都是月俸四石。不过这两人的官职都比较特殊,一般不入流的官是不需要朝廷任命的,可以由地方官府直接任命。向吏部报备一下就好。
但是典史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县里的县丞或主簿出缺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这一来他就等于是县丞、主簿这种有品秩的官员的预备官,因此典史也得吏部铨选,皇帝亲自签批任命,虽不入流,也是命官----朝廷任命的官。
而驿丞呢,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同样属于不入流的小官,可是葫县因为正处于贵州驿路的最北端,是贯通贵州南北的唯一交通要道之所在,所以这里的驿丞就与中原地区那些复责迎来送往的驿丞大不相同了。
这里的驿丞具备许多军事用途,传输军事物资、传递军事情报。比如驻守云南一带的官兵,以当地的经济条件,无法完全养话这么多官兵,部分粮食需要朝廷拨付。
如果有十万驻军,每人每月除了从当地征粮和自耕自种,朝廷再额外补充半石,那么一年下来就是五六十万石,其中一部分通过海路运输,另一部分就得通过这条驿道运送。
这驿站在此过程中要负责保管物资、交接物资、维护驿道,责任不可谓不重。此外还有钞、布、棉、战衣、军靴、兵器……,杨应龙盯上这个位置,自然有他的用意。
按照姜布政的说法,葫县地处要隘,且立县时日尚短,又因县丞与典史两个要职出缺,所以需要补充较多的年轻官员,以加强葫县的治理。
内中真正缘由,各个方面自然都心知肚明,只有那些不明所以但又知道叶小天与徐伯夷不和的百姓对此津津乐道,期盼二人到了葫县来一场龙虎斗,给他们茶余饭后增加一点谈资。
※※※※※※※※※※※※※※※※※※※※※※
杨府内,阿牧赵歆和他的儿子赵文远恭谨地站在杨应龙面前。
杨应龙淡然道:“我不能久离播州,这就得回去了。文远,你此去葫县,我只有一个要求,务必要把通过葫县的这条驿路掌握在手中。即便有一天你离开葫县去别处任职,也要保证那里有你的耳目和手足,关键时刻能让他们发挥作用!”
赵文远恭谨地道:“是!卑职记下了!”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