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作为一项老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在记忆中显得那么尴尬。
在没有电脑投影之前,老师们用一根根粉笔头辛苦的劳动着,在粉笔头下,把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学生。
这段记忆就发生在投影没有普及之前的高中课堂上。
高一那年,我所考上的高中史无前例的招满了四个班。这是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幸运。可是,匮乏的教育资源却不容乐观,学校给我们分配的老师的教学水平可谓是五花八门。
一个瘦高瘦高,腰板挺的很直的年轻人来到了我们历史课的课堂上。
他走到讲台上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老师的紧张与不安。作为他走向教育事业的第一节课,他肯定是当真的,这就好像一个宣誓仪式一样,是一件比较庄重的事情。
“我以后就是你们的历史老师,我叫……”这位新来的郭老师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紧张,给我们做着自我介绍。
前几句还是正儿八经的普通话,当自我介绍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普通话突然变成了方言,让我们一下子感到有点慌乱。
郭老师心虚的对着我们笑了。幸好我们可以听懂他的方言,至少让我们不致于迷茫。
“今天是不是太紧张了?”郭老师问我们。
我们还不知道这位老师到底是啥底细,没敢吭声。他偏着头,用眼神盯着一个没人的角落,对我们自言自语的说道:“下面我们进入正题,打开历史书的第一页!”
就这样,历史老师郭老师就开始了他的教学。
从上课的那一刻开始,他看上去就好像自己跟自己较劲,这股子劲极有可能不是说服我们,而是要说服他自己。他偏着的头一直没有端正过,不知道这是他的习惯还是风格。
郭老师讲着讲着会突然停下来,然后一阵冷笑,这冷笑的对象是谁,我们不知道。他就是那样冷笑一下,然后继续讲课。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郭老师的板书。郭老师的个子很大,几乎与黑板的上面等高。他从最左面开始写,一直写到右上角,大多时候感觉他要写破那个黑板的框子,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数学曲线,要表达递增的关系。
他写完,然后走到讲台下面,审视一下自己刚才写的板书。
然后摇一摇头,又冷笑一下。
“写的是不是有点偏?”郭老师问坐在前排的我。
我差点没忍住就喷笑了出来,我尽量憋着回答:“挺端的!”
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