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大破莫军二
地面微微震动,大象跑了一个来回,又一批雍军来到了。
这一次领头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李良钦。
李良钦根本没有在俞大猷身边停留,指挥大象绕过双方的战阵。直接来到莫登庸身后,也是两千多人跳下大象。
李良钦大喝一声,也不整队,说道:“冲。”他手中长枪一挥径直冲了过去。
李良钦虽然不整队,但是跟着李良钦过来,大多是朱厚煌的亲卫。
朱厚煌的亲卫都是老卒,甚至比刀锋营训练的时间还长,他们大多经历过李良钦当教头的日子。彼此之间的配合默契之极。不用许多言语,他们自然跟着在李良钦身后排列出一道标准的阵型来。
见李良钦冲过来。
莫登庸立即知道完了。
骑兵为什么厉害,其实骑兵冲阵的能力也就那样。面对重装步兵,根本不行。但是骑兵速度快有选择战场的能力。
此刻李良钦选择的战场,与俞大猷前后夹击。让莫登庸根本无从招架。
且不说莫登庸军队训练,在混战之中,前阵转后阵,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能不能完成。单单说莫登庸士气几乎降到了低谷,面对前后夹击,还没有打,士气先崩溃了。
“大王,快走。”亲卫簇拥着莫登庸,骑上战马,避开李良钦的向后面跑去。
随着莫登庸的离开,断后的莫军,瞬间崩溃了。
俞大猷见前面的敌人瞬间崩溃,顿时大喜过望,他虽然有些累,感觉他麾下的士卒力量也用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这个时候不是珍惜体力的时候。
大胜就在眼前。
俞大猷说道:“兄弟们,我们日日苦练,就为今天,只有今日大胜,田宅土地,应有尽有,跟着我杀。”
朱厚煌依然保留军功授田的制度,虽然很多地方的天地不过是荒地,但是却阻挡不了士卒们对田地的热爱。
中国从骨子里就是农耕民族。一提起土地就有十二分的兴奋。
俞大猷身边的士卒,都热血冲头,精神大震,恨不得将今后几十年的力气都透支出来。他们赶着败兵衔尾追杀。如同赶羊一样,越是追赶,这莫军败卒逃的也就越快,不过片刻之间,俞大猷与李良钦就会师了。
俞大猷径直说道:“师傅,跟着杀。”
两股雍军合流,李良钦与俞大猷冲杀在最前方,李良钦说道:“殿下在后面率领大军赶来,要不然等等吧。”
李良钦看得出来,真正能战的也就刚刚赶过来的士卒。而俞大猷这边全部脸色潮红,一动就浑身大汗冒出,好像是洗澡一样。
李良钦看得出来,连俞大猷在一起,他们的体力都到了极限了。
莫军有数万之多,而雍军生力军只有两三千人,如此悬殊太大,而且朱厚煌就在后面,何不等一等。
但是俞大猷却知道片刻都等不得。
他一摸出了莫军的实力。士气衰落的无以加复。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时候,此刻冲过去,不需要打,吓都可以将对方给吓怕下来。
但是他也试出来。莫登庸不算是庸将,万一给他一点喘息之机,他将军队再次组织起来,刚刚莫登庸收拢溃兵的手段,让俞大猷感觉惊艳无比,所以他宁可高看莫登庸一眼,绝对不给莫登庸半点机会。
俞大猷也不多解释,直接对李良钦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师傅在战场上听我的就行。”
李良钦知道他这个弟子,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天分。
如今论武功,李良钦自信能胜过弟子一头,毕竟他年纪尚轻,身体还没有完全长成。但是在兵法之上,他根本不是俞大猷的对手。
毕竟他只是一个武夫,而俞大猷却是一个将军。
所以,他决定要听俞大猷。
两人根本没有整合军队,趁机追杀过去。
莫军早已跑散,漫天遍野,哪里都是。而俞大猷咬紧牙关,对跑到两边的人不闻不顾,唯独对当道而逃。穷追不舍,看上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很快,两人就追上莫军大队人马。
不过,有人比雍军更早过来,就是刚刚逃跑的莫登庸。
莫登庸正在指挥军队列阵。
但是俞大猷一行人追得太快了,虽然只有三千多人,对着正从行军队形转化为对战阵型的莫军就是一阵猛冲。
莫登庸什么也没有来得及做,只能任大军崩溃。
其实莫登庸对军队管控如此无力,固然有宁平瘟疫的原因,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莫登庸一度在升龙大败,逃回海阳,这样一败,让莫登庸丢失了太多的军队,这些军队为郑怀兴所得。当莫登庸打败郑怀兴之后,再次将这些军队收到麾下。
这些军队在郑怀兴麾下的时候,被反复清洗过,莫氏骨干全部被打压了。而莫登庸再次崛起,不得不将海阳军中的亲信派往各军。这样一来,虽然都为莫氏军队,内部其实也不和,而且矛盾非小。
如果让时间消磨,过上一年两年,莫氏也就将这些军队给消化了。但是他恰恰没有这个时间,如果他打仗得胜还好,但是他这一败,将这些矛盾全部暴漏出来。
才有如此的脆败。以至于无法挽回。
整个莫军就好像是雪崩一样。被数千人硬生生的冲散。
莫登庸也不是每想办法,他每次想纠集兵力对抗追兵的时候,还没有做好,就被俞大猷与李良钦杀了过来。硬生生打散,一时间莫登庸也息了这个心思,只等逃到南定去,在做计较。
这一战俞大猷与李良钦大显神威,不知道杀了多人,总之一身甲胄就好像是在血水之中清洗过一样。
不过渐渐的俞大猷与李良钦也杀不下去了。
毕竟即便高手,也是人不是神。
李良钦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好像灌了铅一样,硬邦邦的如同铁块,一样,一抬手一投足,都艰难无比。
俞大猷喘这粗气说道:“师傅,收兵吧。”
俞大猷也坚持不住了,不仅仅是坚持不住,也有一点后怕。为什么?因为俞大猷身边只有一千多人了,剩下的士卒大多都跑掉队了。
俞大猷不知道他冲破了多少层军阵,但是少说有数万溃兵就在周围,一旦他们杀一个回马枪,单单凭借俞大猷手中的兵力如何能抵挡的住啊。
不过,这个时候,朱厚煌也上来了。
朱厚煌来的比俞大猷与李良钦相信的快。
大象往返第三次的时候,就已经走的很慢了,与人步行相差不多,毕竟这是大象,不是卡车。连续的狂奔,大象也承受不住。
朱厚煌带来的士卒并不多,不过一万多一点,这已经是将雍军大营之中,能够战斗的士卒全部都带过来。
当朱厚煌看见莫军的惨状的时候,他首先是后怕。
是的后怕。
朱厚煌一直在犹豫是不是撤军。只是因为不服输的心思,硬顶着不撤。但是他万万忘记了阵前撤军,是多么高难度的行为。
如果现在撤军的是雍军。莫军给他来这么一手,朱厚煌也不敢肯定,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摸样。
一想到这,朱厚煌背后就一阵一阵冷汗直冒。
不过,有这一万大军,压制,早已失去组织的莫军根本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全部老老实实当了俘虏。
等朱厚煌接应俞大猷一行的时候,天色已经偏西,一整天就要过去了。这一场大胜,几乎决定了安南的归属。朱厚煌绝对肯定,莫登庸再也找不出来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