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早晨的八点半,太阳已经亮堂起来,远处山间的雾气还没消散,但宋檀这个低调却已经到位的厂房,却已经正式开始了第一次被使用——
只见院子里的凉棚下,一筐筐的棕色板栗包还有零星板栗堆的满满的。五位大婶们各自拿着剪刀聊着天过来,进了院子就是瞪大眼睛一声惊呼:
“哎哟!这么大呢!”
可不么!
这大院子在山这边,以往都是荒山野地,还难爬,老头老太太扒柴禾都不往这边走。如今乍一看,了不得!
老宋家干大事业啦!
“恁大的院子,比我前年去那玩具厂还大!”
“楼倒是没人家车间大,不过也了不得哦!这得多少人上班才能满?”
老阿姨们是天生的八卦好手,好奇心远超当代年轻人,此刻趁着乌兰还没过来,赶紧的就在这无人的厂房(其实还是有的,王小顺和蒋师傅)到处看看。一时间,空旷的大院子里充满了他们的啧啧叹息。
不过,也就大概转了下,很快,张旺家就骑着三轮车过来了。
三轮车直接骑进院子里,跟着过来的还有乌磊,他戴着厚厚的手套,下车就熟门熟路的拎着满满当当的筐子然后往板栗堆上一倒,再把空筐子摞在一旁。
张旺家也戴着手套帮忙收拾着,一边还笑道:“你们这一天100呢,咋还磨洋工呢?等会儿我就得跟乌兰说说。”
婶子们哈哈笑了起来:“好你个张旺家,这山上不吭不哈的盖这么好的大厂子,你都不跟咱们说一声啊!回头是不是得在咱村里招工?一个月给多少啊?”
他们倒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想过会这么大。
张旺家平日跟着老宋家一起吃饭时倒也不是没听过只言片语,只是他以前不爱说话,如今也不是那多嘴的人,这会儿就含糊着:
“那我咋知道,村里活么,能有啥工资不工资的?估计就跟我一样,两三千顶天了。”
两三千不少了哇!
婶子们激动起来:“一个月两千五,一年也能有三万块钱,还不用去外地吃不好睡不好……”
“那肯定还是有点少的,就是我今年都57了,打工再没有厂子要了,除非是那人人都不愿意去的厂……”
可换句话说,别人都不愿意去,她57了也不一定乐意去啊!
这么对比着,这活儿真挺好的!
虽说还没讲要不要招固定工,可那么大的厂子,不至于一个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