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人数大概五百人左右的镇兵带着自己的装备行进在直道上。
前面见到的旅人和行人纷纷跳下直道避让。
泰山军军中一切行止皆靠操典,凡事做到标准。
所以就是行军也是如是。
在泰山军中,行军速度可以分三类。一类是日行两个时辰半,行军五十里。一种为急行军,日行三个时辰半,行军六十里至七十里。最后一种为强袭军,日兼程,一刻不停,能走多快就走多快。
而现在这甘陵兵显然是以第一种正常行军速度开来的。看着他们簇新的军衣在烈日下印出一层盐霜就知道这是一场不短的行军。
行人中有很多都是家中参军子弟,算是拥军户,所以对于泰山军的事情还是有点清楚的。
如果说泰山军什么最苦,那唯一就是行军了。
行军能力是泰山军最重要的训练科目,只要不是特定原因,泰山军的行军速度必须要达到日行五十里的速度。这种行军条件已经堪比汉军最精锐的军伍了,但在泰山军这里,却是一个地方镇戍军要能达到的。
这些镇戍兵的行军可不是什么徒步呀,而是要带着能吃十五日的粮食、加上甲械、装备。
但泰山军为何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行军呢?
一个就是军吏上下同甘共苦。泰山军的军吏们一直秉持着老泰山时期的作风,上下无所差。即便有马的军吏,在行军中也会选择和部下吏士们一起徒步行军。
这就是泰山军,军职有上下,但人格没有。
但凡成为一名泰山军,就要学会吃苦耐劳。想来躺着捞功的,想后方发财的,那就请别来沾边。
当然,你要是能做到,功酬又岂是等闲。
就在外行人凑着热闹的时候,人群中的内行人却看出了不寻常的地方。
这支证镇戍军的装备委实过于精良了一点,几乎就是泰山军野战军的配置。
这个内行人就是卢毓和郑益二人。
至于刘德然则不知兵,正津津有味的和刚才那些行商们一起看着热闹。
卢毓和郑益是参加过中人亭大战的,他们对于泰山军的装备构成是有直观认识的。
在当日的一战中,泰山军之悍不畏死固然给卢毓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他们印象最深的却是泰山军中的各种远程打击器械。
在中人亭一战中,卢毓因为就随在卢植边上,所以是比较明白卢植的战前打算的。
本来在前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