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城操碎了心的王楷崩溃了,他大步走到县寺一角,讽刺县丞:
“庖厨之事,何劳国家三百石大吏亲操?”
谁知那个县丞被讥讽后,全然没有一丝窘迫和尴尬,反而煞有介事的教起了王楷:
“王君,可不能小看这庖厨之事。要知道人吃不饱,就肚子慌,肚子慌了,这精力就不够。现在国相肩担万千黎民生计,他的身体可不是小事,而是全章县人的大事啊。”
王楷被这个庸吏的嘴脸气湖涂了,反问道:
“你也知道吃不饱肚子会慌?你不知道城楼上的丁勇也挨着饿,受着冻吗?”
看到王楷真的生气了,县丞不敢再多说,只是小心解释道:
“事有轻重缓急,先保障了国相的肚子,下面丁勇的肚子不才有着落吗?”
王楷不愿再在这个庸吏的身上多花功夫,直接怒气冲冲地入了署寺,他要找国相李瓒劝谏。
国家就是败坏在这些小人头上的。
等王楷进入堂,将城上情况具告李瓒,再次苦谏幕主定要多加注意,城中士气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了。
李瓒到底还是有底线的,这次吃羊肉被王楷撞见,倒真让他有几分羞意,他一面说这是下面人自作主张,一方面再次保证,将与全城上下同甘共苦。
这次王楷没多信,反而是让李瓒随他一起上城头,再次激励城头士气,不然城破旦夕。
李瓒有点犹豫,那边他另一个幕僚,胡真就劝阻了:
“国相,城上兵凶战危,不如在城内镇之已静。现在的情况是,太平贼无力攻城,城头上只要坚守就没有问题,当然,我们这里还是要尽快将补给送上城头的。”
胡真是李瓒的学生,也是家乡人,体己人说的就是胡真这种。
王楷想骂胡真,但其人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现在大伙不慌是因为确实觉得守城没问题,而如果国相亲自登城激励士气,反而会让这些战意不坚的壮勇多想了。
想到这,王楷不想节外生枝,遂不多说。但他临走前还是建议,让黄岑发放赏赐,好安抚那一百章县兵。
李瓒点头,立马就让人去办。
最后,王楷也只有无可奈何地走了。
在回府的路上,王楷已经觉得李瓒的心态有点不对劲,就是好像在逃避,但要说李瓒怕死,不任事,那当日其人上了船后就不会再入章县。
但现在这状态,不战,不和、不降、不走,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