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朱雀大街。
“沈渔此人,虽然外表恭顺,但是却不可重用!”
京城的茶馆中,虽然有莫谈国事的条幅,但是文人士子们高谈阔论起来,却从来不在乎。
尤其是现在谈论的是沈渔,更是让大家吵得非常激烈。
大部分人,是很佩服沈渔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沈渔传授的知识,不是来自于自己,但是平心而论,人家无私的把知识传授开来,不但没有拿这个赚钱,只求给他一个船队,让他可以离开大乾。
这样的人,你指责人家的知识来源,真的不好。
但是,总有人会跳出来,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还有一批人,要把一些风声放出来,给沈渔压力,以及再给抹黑沈渔,为以后大用沈渔做准备。
比如现在,在座的一位士子,他昨天得到的暗示,就是把沈渔的旧账翻出来。
“他给杨后讲述的,王朝死的人少了,所以要经过长刀之夜,要好好的杀很多人,才有机会平息问题,但是这种没有人性的话,根本就是错的。”
士子大声的把沈渔那天和杨后的对话说了出来:“这种邪门歪道,历史上不知道多少皇帝用过,最后是什么结果?
尤其是他攻击太子仁厚,这是什么话?
仁厚的太子,如果不是被奸臣所害,百分百是千古圣君。”
随着沈渔的崛起,老皇帝彻底平反了太子,不但造了招魂台,还各种悼念,至于说朝野上下……无论是那一派,都交口称赞太子的好,过去太子的种种作为,都被一一翻了出来,这种宣传连民间都渗透到基层,一说起死去的太子,乡下的老农都说那是好人呀。
因为死人得到了再多的荣誉也无所谓,而这种示范,能让以后的新皇帝觉得仁厚能得到美名。
“赵兄,那是年青人为了出头才这样说的,没有必要这样深究了,沈子才两个月后就会离开,何苦要揪着不放呢?”
一位同伴这样的说道。
“可是,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朝廷虽然准备履行承诺,但是却有人不想让这个人走呀,我给你说个事,太子身边有个侍女,以前是秦淮河上的花魁,太子死后就跟在了沈渔的身边,就是沈子才身边的那名侍女。”
“啊?”
在场的诸人,愣了一下,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却不说话了。
沈渔就快走了,这就像是一个人的追悼会上,平日里关系再差的人,都不会说坏话,但是现在,这个人却突然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