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见京师门庭若市,人声鼎沸,而北军精锐多在西北、东北、北方,难以顾及京师安稳。”
李侃直言不讳:“所以臣担心京师安危。”
朱祁钰闻言微微点头:“京师人口达到了六百万,奴隶估计在一百万左右,人口压力真的很大呀。”
“二十六卫加九门提督府,兵力在二十万左右。”
“你说的确实是个大问题。”
一听人口六百万,李侃脸色发白:“陛下,移走,必须移走!”
以古代城市容量,人口超过百万,就已经很恐怖了。
大明京师容纳了六百万人口,等于抱着炸药包睡觉。
“莫急。”
朱祁钰道:“两条漕运,尚且无碍,若移,反而会出大事。”
“李卿,知道这人口来源吗?”
李侃立刻想到了,皇帝把天下官员家眷迁来京师,这么多达官显贵,就需要大量役夫,权贵不差钱,自然遍地商机,就吸引了大批商贾在京贸易。
再加上这是政治中心,天下各国商贾,云聚于此,这就造成了,天下人云聚京师。
常住人口410万,流动人口在200万左右。
人口激增,得益于河道疏浚,沥青驰道的开通,以及东北粮仓,支应起漕运。
“所以说,移不走啊。”朱祁钰无奈,天天抱着定时炸弹睡觉的日子不好过。
“陛下,可移去河北。”
李侃想了个坏招:“再把河北人,移去东北。”
“你倒是想的容易,强制移民怕是成不了了。”
朱祁钰摇摇头:“此事再议,跟朕说说百越。”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不放眼皮子底下,不放心,磨几年再外放出去一些,就好了。
当即,李侃将百越四省情况说了一遍。
云南延伸出路,修通整个老挝,然后再从老挝修到新荆州、新益州去,再往马六甲修路。
有了路,就能统治这片地盘。
但李侃还是认为,这些地方离中枢太远,最好分封出去。
皇帝的儿子都长大了,分封出去,是最好的结果。
“陛下,那橡胶树没什么用途,为何要大规模栽种呢?”李侃表示不解,大明在百越各省都建了一个橡胶园。
新益州的规模最大,其他各省的规模都不大。
“以后就知道了。”
橡胶树要六到八年才能出胶,先养着吧。
大明对百越、婆罗洲、吕宋都是破坏型开垦,失去了生物的多样性,很多生物彻底消失了。
大明没有保护生物协会,但随着疾病频发,就催生出保护观念,民间已经自发出现保护协会,主动去保护生物。
“把地图呈上来。”
几个太监把丝绸地图搬上来,铺设在整个大殿上,朱祁钰指着云南:“朕要拆分云南,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要吞并麓川?”李侃觉得没意义,云南本就穷,麓川更穷,放在一省得了。
朱祁钰用剑指了指孟加拉。
“可知,大明最难的那几年,是哪来的粮食度日的吗?”
“印度。”
“这里,全是产粮重地。”
“户部估算,印度粮食年产量,是大明的两到三倍。”
朱祁钰画出印度半岛的轮廓:“朕每年从印度买来几十万艘船的粮食,印度诸国没有崩溃的迹象。”
“还有,大明从印度买来大量奴隶,虽然她们的女人甚是丑陋,但总比打光棍强吧?”
“此消彼长,奴隶被买走了,他们人口也少了,咱们侵吞也更容易。”
“朕想将这块地盘,并入新省,云南拆分成两个省。”
一听要动孟加拉,李侃立刻摇头:“陛下,战线太长了,云南不是囤重兵的地方。”
“兵力越多,压力越大,反而云南会动乱。”
“再说了,中间夹着缅甸,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还有一点,臣虽不知印度什么情况,但若孟加拉有难,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应该懂吧?”
李侃觉得不妥:“臣觉得,暂时消灭暹罗军阀,再行西扩,不着急的。”
朱祁钰不置可否:“都是小仗,良将就能解决。”
“当务之急,还是西拓。”
“但有于谦、王越、范广等人都在,东察合台汗国的地盘,大明早晚能一口气吃进去。”
“然后继续往西。”
“现在难的是移民问题。”
“自吏治大改后,朕已经没借口对民间强制移民了。”
朱祁钰摊摊手:“而且,像东北、百越、南洋这些地方,进行肤色融合,朕总觉得心里不妥当。”
“京师也有那样孩子,被民间蔑称为杂种。”
“杂种这等侮辱性的词汇,朕觉得十分不妥,这是分裂的根源啊。”
“大明户籍是随父亲的,只要父亲是汉人,子女就是汉人,女子嫁给了汉人,那么也就是汉人,汉人和汉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老太傅在世时反复规劝过朕,只要会说汉话的就是汉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朕打算杀一杀这方面的风气。”
“李侃,伱上任后,朕交给你来做!”
李侃倒没想太多,微微凝眉:“陛下的意思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这样的孩子,多是庶子庶女,在家中本就受气,中枢干涉太多反而会给他们让他们的局面更难过。”
朱祁钰略微沉吟:“先内阁下旨,然后推出法律,并在民间普法,让汉人和汉人团结自爱,不许搞歧视,再适当提高这样孩子的社会地位。”
“边疆省份,这样的孩子很多。”
“汉女不愿意嫁去边疆,导致边疆男人多,女人少,只能用外夷来填充空白,结果闹出这一出,若时间久了,难道边疆省要脱离大明统治吗?”
“李侃,这件事你务必重视起来。”
“要知道啊,中枢全靠边疆省份供血呢。”
李侃跪伏在地:“臣必给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但是,臣认为此事的根源,不是孩童间的玩闹,而是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是外夷女在大明毫无社会地位,因为她们是奴隶出身,本就被歧视。”
“其二,自古便有的嫡庶之争。”
“其三,是观念问题,明人观念过于保守,没有跟上新时代,没有体验到大明该有的霸主地位。”
这话说得朱祁钰爱听。
大明是霸主,那就得有霸主的霸气,别小气家家的,包罗万象,才是霸主。
“说来说去,就是女子地位太低的原因。”
朱祁钰哼了一声:“看来朕要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了。”
李侃一听,脸色顿时狂变:“陛下,您可不能行激进之法呀,这涉及到所有明人,亘古千年之法呀,不能轻易变啊。”
朱祁钰给他个白眼:“朕是傻的吗?难道还能直接把女人拎出来,推着她们上大街上溜达吗?自然是一点点变啊,此事你不必管了,朕自有办法。”
李侃松了口气。
“朕知你胆大,又爱好打猎,但在中枢为官,性格就得收着了。”
朱祁钰走回御座:“京师没有皇家猎场,朕把猎场放在热河了,你倒是可以参加参加龙抬头运动会,等休沐时骑快马去热河打猎。”
“陛下您可饶了臣这老骨头吧。”
李侃笑了起来:“臣也老了,玩不动了,几年都不打猎了。”
说起老,朱祁钰有些悲凉:“多少老臣,离朕而去了,你好好保养着,朝中的老臣不多了。”
“对了,朕想建造一座万国城,你怎么看?”
“什么万国城?”李侃一愣。
“朕灭了这么多国家,各国王宫里的宝贝,都藏在紫禁城里,朕的宝库都放不下了。”
“所以就修建一座万国城,按照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兴建他们的王宫,把他们的宝贝,放在王宫里。”
“朕也不吃独食,朕开放给天下人,花钱就能进来看。”
朱祁钰十分霸气,大有修阿房宫的始皇帝的霸气。
李侃眼睛一翻:“您这是杀人诛心啊。”
“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朕打算建个巨大的万国城,比紫禁城大个几十倍,然后把他们的国宝,都放进去。”
李侃却摇头:“陛下,朝鲜、百越、南洋诸国灭亡不久,遗民尚在,您此举怕是会引起众怒,暂时不宜这样。”
“也就朝鲜人还活着呢,其他各国还剩几瓣蒜了?”
朱祁钰觉得这不是问题:“朕让工部算过了,按照朕想的,估计要投入千万块钱。”
“这么多钱,够打一场大战了,舍不得啊。”
“你说要是有个善人,能给朕出这银子就好了。”
李侃一愣:“哪有那傻子啊?”
“这可说不准,万一有人求着朕给朕钱呢。”朱祁钰坏笑。
李侃想了一圈,都没想到有这种傻子。
和李侃聊天很开心,说到了下午,留他用膳,吃完才离开宫中。
出宫的时候,看到精神矍铄的王来入宫。
王来从吉林那苦寒之地回来后,一直在京师荣养,在内阁挂职,偶尔在讲武堂里露面。
“王卿来了,身体如何?”
朱祁钰对这些老臣是极尽呵护,最近在三亚建一座巨大的疗养院,到了冬天把身体不好的老臣送去三亚疗养。
“谢陛下关心,老臣身体好多了。”
“你身体好些,朕就放心了。”朱祁钰让人看茶。
“可是地方督抚缺人?老臣身体尚可,还能为陛下奔波。”王来请命。
朱祁钰摆摆手:“您身体好了,就在内阁做事便可,不要奔波了,以后就在内阁里办公吧。”
王来心里一暖,自从胡濙死后,皇帝变化很大。
说今年要送有病的朝臣去三亚过冬。
三亚本就叫崖山,被皇帝改名为三亚的,据说斥资四十万,建造了一座巨大疗养院。
“龚永吉上疏说身体不适,朕想调他回来,您觉得谁能接替他?”朱祁钰问。
龚永吉在对马岛,主要掌握倭国局势,并操纵倭国战局。
“老臣觉得杨守陈合适。”王来略微沉吟道。
“朕也觉得杨守陈合适,朝鲜现在没什么大乱子了,放那么多官员也是浪费。”
朱祁钰道:“但朝鲜汉人不多,朕担心调走人后,朝鲜人心不附,您怎么看?”
王来就知道,没这么简单。
“陛下是想让朝鲜往吉林移民吧?”王来试探问。
“这是项忠上疏所言,朕觉得不妥,所以请您来参谋参谋。”
朱祁钰道:“还有一点,朕白天和李侃说了,外夷女嫁给汉人后,生下的孩子,长相和咱们略有区别,所以被人辱骂为杂种,朕担心这是分裂的根源。”
一听这话,王来脸色一变:“陛下,东北可有王霸之基啊!”
“此地兵精粮足,又地处大海,移民的心有怨怼,怀柔的多是外族,又去了外夷妻妾,本就是祸乱之源。”
“有兵有粮,还人心不附。”
“此事必须要重视起来。”
他略微沉吟:“陛下,东北六省太广袤了,必须进行拆分。”
“不,拆分太明显了,会让人有心人看出来的。”
“不如这样,搞地域歧视,让东北六省互相看不惯,彼此恨对方。”
“只要六省不是铁板一块,那么这块王霸之基,也就被抽掉了根本。”
“朝鲜不行,朝人刚归附十年而已,这些年看似平和,其实也有叛乱,是中枢大军镇压,才勉强不乱的。”
“朝鲜不能动,继续驻军治理。”
王来道:“其实最好的办法,让东北空虚,没有那么多人,就没了王霸之基。”
“可中枢靠东北供养,这块地方绝不能出问题,还得继续移民。”
“最好就在里面搞小团体,让他们人心不和,自然分崩离析。”
这就是战略高手。
为什么四处都是地域黑。
这点其实很容易做,只要中枢多赏吉林,其他五省就会恨吉林。
“怎么彻底控制这块王霸之基呢?”朱祁钰问。
王来苦笑:“距离。”
“只要缩短了距离,所有王霸之基,都是中枢羽翼。”
“如今有了沥青路,只要多多修通沥青路。”
“但还有一个风险巨大的建议,就是毁掉山海关,让关内和关外彻底连通起来。”
“可这里面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一旦有野心家控制了东北,京师就危险了。”
不能毁掉山海关,不但不能毁掉,还得加筑。
“现在让六省各自为政,等局势稳定后,进一步拆分,把六省变成十二省,派不同派系的人去管,这样就把王霸之基给拆分了。”王来道。
“王卿,吉林人力缺口巨大呀。”
朱祁钰道:“黑龙江估计也能容纳千万人口,东北急缺人的。”
“所以项忠提出用朝人填充吉林,吉林和朝鲜毗邻,朝人不会太多抵触的。”
“项忠的意思是,用汉人填充朝鲜,用朝鲜填充吉林。”
“和朕用云贵军异曲同工之妙。”
王来却摇头:“朝鲜十几年不打仗了,有什么借口迁居呢?这十几年,朝鲜人生了多少孩子?”
“再迁居,就是拖家带口的迁着走,中间会死多少?”
“这会形成民怨的,不如不迁。”
“中枢现在的移民政策就很好,全是自愿移民,多给好处便是,朝鲜不也一直是鼓励移民嘛。”
王来灵机一动:“陛下,百姓对边疆省十分抗拒,主要因为他们没去过。”
“让他们去看看,说不定就爱上了呢。”
旅游业!
朱祁钰一拍大腿:“如今天下道路,一个劫匪都没有,只要发展旅游,让百姓走出家门,全国出去看看。”
“再让地方好好接待,多给点好处,让他们看得见摸的着。”
“不就能移民了嘛!”
景泰二十一年秋。
中枢下旨,提高天下女子社会地位。
刑部颁布大明女子保护法,出台了高达188条保护详细保护条例。
并直接规定,何为明女,嫁给汉人的就是明女、会说汉话的就是明女、在大明土地上的女子,满足三条任何一条的,就是明女。
只要是明女,就受到法律保护。
大明男女地位平等。
从婚娶开始规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之言被删除掉,取消天下媒婆,从事过媒婆行业的妇人全部移去黑龙江,严格要求地方不许再出现媒婆,以盈利为目的的媒婆一概流放,以后再出现的,一律杀头。
女子结婚,必须要经过当事女子同意,必须要有婚前一个月恋爱期,在此期间女子可反对结婚,民间绝不许搞歧视、区别对待,一经发现,该家男子强制移民。
结婚前男方下的聘礼,必须由女方带回夫家,此财产由女方支配,男方不得插手,女方家长不许索取。此外,女方家必须给予嫁妆,聘礼、嫁妆皆由女子自由支配,任何人不可插手。
男方在任何情况,都不许和离,出具的和离书一概无效。和离必须由女方提出来,女方自愿签字画押才允许和离,否则一概不许。
鼓励民间女子二嫁,民间不许歧视。
严禁女子在闺阁家中、出嫁后,父兄、丈夫、公叔等人对女子实行暴力,或冷暴力等等,详细规定了几百条可能出现的情况,女子有权去居委会、村委会等地维权,官府必须予以重视。
中枢鼓励女子受教育,鼓励女子读书,并取消“不许女子抛头露面”、“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落后规矩,鼓励女子走出家门,自己创造美好生活。
民间书籍、报纸等纸媒,删除一切对女子歧视的论调、言论,必须尊重女子,鼓励女子维权,大明男女平等。
又详细规定了对妾室的保护。
妾室虽不是妻,但一样享受法律保护,决不许被歧视、被另待,更不许殴打、虐待等等,同样享受女子所有权力。
妾室生的子女,女儿可正常嫁人为正妻,任何人不许轻慢,不可歧视;儿子若无家业可分,可报名移民边疆省,去边疆另立门户,家中不许牵绊、反对,要鼓励支持。
千古罕见的大明女子保护法,高达188条,不止保护女子,还保护妾,保护庶女,所有女子,都得到最严厉的保护。
并严格规定了,违反法律后的罪刑,一条比一条严厉。
中枢刊印后,送到天下各县,并会刊印简单版本,争取每户一本,每个女子手里一本。
保护法从景泰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开始实行。
内阁下了最严厉的圣旨,严令天下人履行女子保护法,不许偷奸耍滑,不许不予履行。
“这岂不阴阳颠倒了?”
京师一家小酒馆里,几个穿着宽袖长袍的文人,目瞪口呆:“中枢糊涂啊!陛下糊涂啊!这不是牝鸡司晨?国将不国?”
“男子不许和离,难道她不下蛋,还不让人休了她不成?”
“是啊,哪有这么霸道的法令?”
“那媒婆更倒霉,不问缘由,全部被抓走移民,并以后不许出现媒婆。”
“那么以后嫁娶,可怎么办啊?”
保护法一出,引起天下震荡。
报纸、书刊疯了似的报道,天下文人下场,要向中枢讨要一个说法。
九月十七。
唐皇后颁发懿旨,标题是:姐姐妹妹站起来,树立大明女权。
这下坏菜了,天下文人矛头指向了唐皇后,叱骂皇后干政,骂她牝鸡司晨,德不配位,甚至有人把她形容成了武则天。
各种报纸,骂得极为难听。
“淇儿,你继位后,该怎么办?”朱祁钰正在皇后宫中用膳,唐皇后气得咬牙切齿,一口饭都吃不进去。
朱见淇今年十三岁了,长得玉树临风,他爹娘都那么好看,他也不会太差。
放下筷子,行了一礼:“儿臣定将父皇的国策,延续下去。”
“陛下,该把他们都杀了!”唐皇后冤枉死了,皇帝让她下的懿旨,结果被骂成这样。
“杀得过来吗?”
朱祁钰瞥了她一眼:“淇儿,别学你娘,她不会动脑子,你说说该怎么办?”
唐皇后瞪着朱祁钰,谁不会动脑子啊?本宫不动脑子,能当上皇后吗?
“他们越骂,越说明戳到他们痛脚了,这政策就越要实行下去。”朱见淇讨好似的给母亲一个笑脸。
朱祁钰满意点头:“能看到这一点,你比你母亲聪明多了。”
怎么还有我的事?
唐皇后瞪着朱祁钰。
朱祁钰当做没看到,认真吃饭:“继续想。”
朱见淇不算惊才绝艳,只能说算聪明,不笨,仅此而已。
终究前身的基因一般,生不出惊才绝艳的儿子。
“父皇是希望他们乱起来,然后好趁机打散了,把他们统统移去东北。”
朱祁钰指着鸡蛋。
朱见淇立刻给他爹剥壳,进献上来。
“奖励你吃了。”
“以后做事要多想多看,然后多和你兄弟们商量。”
“别防着你弟弟们,他们以后都要就藩去的。”
“你不希望他们在外面受了欺负,你再派兵去帮助他们吧?”
从皇子出阁学习后,朱祁钰就开始给儿子们灌输思想,为他们塑造三观。
他可不许那些腐儒给儿子们教成傻子。
“儿臣不会怀疑弟弟们的。”朱见淇也不敢啊,他亲娘生了四个儿子,他是老大,下面三个弟弟。
“朕让你商量,怀疑什么?”
“答非所问。”
“你大哥极为聪明,凡事多跟他学着点。”
朱祁钰说的是朱见深:“他能在朕的面前晃荡二十多年,安然无恙,本事是极大的。”
这一点,朱见淇可没感受到。
虽然楚王参政议政,其实在朝中没多大存在感,倒是他儿子不少,除此之外,没有优点。
“听你父皇的,你大哥很厉害的。”这一点唐皇后得承认,她很少见到皇帝如此忌惮一个人,对皇帝的眼光,没人能怀疑。
朱见淇吃个鸡蛋,然后认真地将碗里的饭粒儿都吃干净,才行礼退下。
“陛下,您说这事跟臣妾有什么关系?”儿子刚走,唐皇后就河东狮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