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11章 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

第211章 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1 / 1)

徐珵奏章里,写着在辽东环境下,御米也照常生长,已经有早熟的御米,结出了果实。

还有详细的栽种经验,在不同地区,栽种的不同成果。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快,宣阁部重臣,都宣来!”

“皇爷,皇宫快要落钥了。”冯孝提醒。

“无妨,正常落钥,到时候用吊篮放出去即可。”

朱祁钰继续看,后面是土豆和地瓜的栽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辽东能栽种土豆和地瓜。

徐珵还挪去吉林都司几盆,正常生长。

可见这几样农作物,是可以在北方栽种的,而且还耐旱。

但辣椒害怕特低温,挪去吉林都司的辣椒,有一棵冻死了,在辽宁的安然无恙。

徐珵还画了图,这四样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十分详尽。

正看着呢。

于谦等人陆续而入,于谦先到的,入殿行礼。

“都免礼,看看这个!”

朱祁钰递给于谦,说道:“这是徐珵,将御米、土豆、地瓜、辣椒四样农作物,在辽宁的栽种情况。”

于谦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若能在吉林都司栽种,应该也能在漠北栽种,根据徐太监的记录,这御米等三样,适合干旱寒冷的气候。”

胡濙也赶到,行礼后,和于谦一起看。

朝臣陆陆续续才到。

他俩看完,往后传阅。

“朕的梦境,要实现了!”

朱祁钰认真道:“在梦中,朕看到整个漠北,漫山遍野是金彤彤的御米。”

“入冬时候,则从地里挖出土豆和地瓜,漠北的丁口,不亚于中原城市。”

“朕早就说过,这御米三宝,会成为大明的命脉!”

“陛下圣神文武,得道多助,方有神仙点示!”

于谦跪在地上:“微臣等肉眼凡胎,方不知陛下乃真神也!”

“哈哈哈。”

“朕虽未看清那指点朕的神仙是谁。”

“但朕以为得道多助者乃大明。”

“极有可能是太祖、太宗皇帝显灵,为大明指明未来路!”

“等御米三宝结出果实,朕要开太庙,奉告于祖宗!”

朱祁钰就喜欢听文人吹捧他。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陛下,此乃大事,应该大办。”胡濙认真道。

“找个好日子,朕要奉告祖宗。”朱祁钰道。

传阅完毕。

“诸卿,朕打算明年在漠北推广种植,湖广、广西、云贵也可种。”

朱祁钰选的,都是荒地多的地方,不耽误米麦种植。

他已经迫不及待迎来盛世了。

“陛下爱民之心,天下皆知。”

胡濙拜服道:“但这御米三宝,乃是新鲜事物。”

“一来朝堂缺乏种植经验,难以快速推广;”

“二来朝堂没有多余的种子,想一口气推广全国,怕是需要些时间啊。”

朱祁钰道:“种子不成问题,今年结成的果实,就是明年的种子。”

“但也不足以推广全国呀!”胡濙笑道。

朱祁钰恍然:“是朕着急了。”

“只要能确定此物能在漠北种植,那么漠北、西北就都不缺粮食了。”

“关中之地,可能再次繁荣起来。”

“倘若漠北成为大明的粮仓。”

“莫说光复蒙元疆域,就是囊括宇宙,朕也能做得到,哈哈哈哈!”

朝臣一愣,旋即笑了起来。

但都是苦笑。

士绅能控制地方,一靠政治关系,二靠土地钱粮。

倘若漠北真成为大粮仓,中原土地还会值钱吗?

一旦全国粮食产粮大量增加,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就断士绅一臂。

会倒逼士绅,向资本家转移。

“诸卿,先不说远的。”

“朕要整个辽宁,种满御米三宝。”

“这御米,过于拗口,改名玉米便是。”

朱祁钰笑道:“明年普及辽宁,后年普及整个漠北,大后年则普及全国……”

“三年,只需要三年,大明就不缺粮食了!”

说着,走到地图前。

“以前大明占据漠北,全靠中原输血,所以不得不放弃。”

“这回不一样了。”

“三宝在手,整个漠北就是朕的粮仓。”

朱祁钰目光看向西边:“朕要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朝臣面容苦涩。

皇帝的心太大了。

天下朝臣喜欢宋徽宗这样的皇帝,兴趣爱好可称雅,好糊弄;

而天下百姓喜欢昏君,日子好过;

但后世之人,则喜欢千古一帝,因为说出去霸气。

但皇帝自己呢,谁不喜欢做昏君呢?

“徐珵有功,赐铜符一枚,加授农业教谕。”

朝臣不明白,农业教谕是什么官职?

“虚职,以后在国子监、讲武堂等地任职的高等教谕,皆授教谕虚衔,以资奖励。”

朱祁钰走到案前,拿出李瑾的奏报,递给于谦。

“李瑾说,和林往北,还有一部在草原上,不知是鞑靼还是瓦剌,但势力应该不小。”

今天收到的密奏。

朱祁钰道:“快要入冬了,今年先守住长城外的城池即可,不宜外扩,诸卿怎么看?”

您可算当一回人了。

“陛下圣明!”朝臣全都跪在地上。

“但物料要抓紧时间运输,尤其是西北,天天来催。”

“广西参天大树遍地都是,而广西又贫困,正好给土人些生计,让他们砍伐树木贩卖。”

“令商人收购,运去西北,当地官府买,钱从内帑出。”

“热河若缺,也一并送去,城池要加速修建。”

“至于平整土地的事,暂且不必做,要等玉米三宝实验出来,再行平整土地,推广种植。”

朱祁钰说到这里,停顿一下:“新建的城池,都由蒯祥亲自设计,再多派工匠和蒯祥学习,多多培育类似蒯祥这样的人才。”

“朕打算在漠北修建二百座城池。”

“东北再修建百座!”

“这些城池,必须坚固,不要吝惜物料,务必坚固,彼此之间还要互为联系,彼此协防。”

“在塞外的城池,必须做好兵临城下的准备。”

“一层层防线,在城池构建之时,就要搞清楚,不要出现漏洞,有漏洞就有棱堡来填充。”

“内阁要注意,每建造一座城池后,都要派人去核验。”

“发现城池不合格的,参与建造者都有罪,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不要手软。”

“内阁核验完毕后,要落印、归档。”

“年底都察院和监察司会再次核准。”

说到这里,朱祁钰指着地图:“还有地名问题!”

“你们看看这些城名,宁、定、安、思、抚、昌,要么就是南北东西,要么就图省事,在后面加个州字。”

“以后起名的时候能不能用点心!”

朱祁钰提起这事就生气。

“臣等有罪!”朝臣跪在地上请罪。

觉得皇帝纯属没事找事,城池的名字,随便叫一叫就好了,何必如此追根溯源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白了,城池靠的是文化积累,不靠城池名字。

“陛下,每一处地名,都是遵循古名,实在没有古名的地方,也是按照当地人的习俗,起的名字。”白圭苦笑。

“当地人懂什么雅?他们认识几个字?能叫出什么好名字来?”

为何说华夏名字,每一个都土气。

就是起名的时候太过于随意。

朱祁钰呵斥道:“华夏历史源远流长,难道就起不出好听的名字吗?”

“不是,是你们懒,有这功夫还回去抱小老婆呢?”

“谁会在乎一个破名字啊!”

“朕说的不对吗?”

看看中原的地名,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再看看后占领地区的名字,那起的叫一个烂啊。

历朝历代都烂!

没有一个好的!

没人把国家放在心上!都把国家大事当成工作,没人真心爱这个国家!

“臣等有罪!”

朱祁钰吐出口浊气:“还有,这地名重复的这么多,阁部就没发现吗?”

“全都改!”

“还有一些难听的名字,都改了!这个安、那个定的,全都给朕想个好听的字,放进去!”

“现在改城池的名字!”

“等过几年,村名也得改、山名也得改、山河湖海的名字也得改,尽量做到完全不重名,还要好听,有意义!”

“尔等学富五车,这点事还做不到?”

“把伱们吟诗作画的本事拿出来,这是流芳百世的好事,你们起的名字,是要用几千年的!”

“谁起的好,朕就把他的名字,刻在城墙上,流芳百世!”

不给好处,谁愿意卖力的。

这就是国人的心态。

“臣等遵旨。”朝臣叩拜。

“尔等多起一些名字,呈报给朕,朕看完之后,御笔写允,才可通用。”

其实对汗牛充栋的大学士而言,起名字就是小菜一碟。

可人家士大夫不愿意费这功夫。

没甜头。

“都起来吧。”

朱祁钰又道:“还有一事,朕近来读兵法,知道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军粮。”

“但军队行军,不可能带足军粮,而且军粮不适合储存。”

“邢国公的打过仗的。”

“咱们军中军粮五花八门,有肉蛋,什么都有。但真正能熬过艰苦时候的,还靠炒面。”

说着。

尚食局送来一份炒面。

按照军中样式做的。

于谦拿起一块,尝了尝:“味道比军中的强不少,陛下是什么意思?”

“朕让尚食局仿造了军中的炒面。”

“主要是压缩成本的同时,提升味道。”

“让军卒吃得舒心点。”

“朕会让配方给军中,让军中全都用这个配方。”

“都拿上来。”朱祁钰前些日子去讲武堂巡查,才偶发奇想。

太监端上来一个托盘。

里面有三个碗。

朱祁钰让于谦打开。

第一个碗里面是腌肉,第二个是面饼,第三个是馒头。

“陛下,这肉过于奢侈了。”

于谦拿着馒头,是死心馒头,又重又硬,闻了闻,味道不太好,但是扛饿。

耿九畴等人凑近来看,不明白皇帝葫芦里卖什么药。

“诸卿猜猜,这些东西放几天了?”朱祁钰笑道。

“回陛下,看样子有三四天了。”耿九畴道。

朱祁钰笑着伸出手指:“七天了!你尝尝,还没坏。”

耿九畴也不客气,这腌肉放进嘴里,非常难嚼,特别咸,顿时苦笑道:“陛下,这得浪费多少盐啊!”

“把这个当菜吃怎么样?”朱祁钰问。

于谦嚼了一片,也觉得很奢侈。

肉贵,还用盐腌制的,太奢侈了。

但确实好吃。

胡濙笑道:“老臣家里,都舍不得晒腊肉,太费盐了。”

“尚食局做的腌肉,非常好吃。”

“老臣牙齿嚼不烂,却舍不得吐掉,生吞进去了。”

朱祁钰大笑。

“诸卿,其实盐没那么贵,只是朝堂卖的贵而已。”

“给朕三年,朕就让天下百姓,都吃得起盐!”

“这腊肉虽然奢侈了些。”

“看看这面饼和馒头,都放了七天,毫无问题,朕估摸着,能放一个月。”

“味道肯定不佳,但这玩意扛饿。”

于谦掰了一块,给大家分分。

都尝尝。

馒头有一股酸臭味,但能吃。

“再配上水和咸菜,是不是能当军粮?”朱祁钰笑道。

“陛下怎么为军粮操心了呢?”于谦问。

“以后打仗,不一定在咱们家门口啊。”

“再说了,朕也想丰富兵卒的餐桌。”

“你们觉得味道还行,朕就让尚食局将配方给军中,让军中按此配方做。”

一边说着,朱祁钰找出程信的密奏,关于朝鲜的。

李满住果然向南,攻掠朝鲜城池,兀良哈也是帮凶,在朝鲜大抢特抢。

朝鲜彻底遭殃了。

于谦皱眉,内阁没收到这份奏章啊。

“这是锦衣卫传来的,大明和朝鲜已经隔绝了,应该传不来奏章了。”

朱祁钰没说具体门路。

但这封密奏,走的是盖州。

“陛下想援助朝鲜?”胡濙充满担心。

“朕是多管闲事的皇帝吗?”

朱祁钰反问:“朝鲜君臣不恭上国,朕没派兵征伐,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还救他?”

“他娘的!”

“大明从他国买点粮食,还高价卖给朕!”

“当朕是二百五啊!”

“大明有难,他不恭顺!还趁火打劫!”

“如今他落难了,让朕救?”

朱祁钰提起来就生气,从朝鲜高价购买的粮食,还没等用呢,仗已经打完了。

亏死了!

“朕本来还想宽恕朝鲜臣民。”

“但既然朝鲜君臣不识相,就没必要了。”

“朕打算传旨李贤,令其关闭辽宁边境城门,就当做不知道。”

胡濙松了口气,以为皇帝还要打仗呢。

他笑道:“陛下当秉承仁心,哪怕朝鲜不恭顺,上国也要宽恕,但宽恕的办法有很多。”

佛口蛇心,口蜜腹剑。

“老太傅深得朕心啊,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诸卿,倘若玉米三宝,能在朝鲜种植,那么朝鲜就不是荒凉之地了。”

“中原摒弃朝鲜,就因为朝鲜穷乡僻壤,没有油水。”

“如今不一样了,有土地就能栽种粮食,朝鲜不该独立建国,侧塌之卧岂容他人鼾睡?”

于谦让太监取来朝鲜地图。

“陛下此言甚是,我中原改朝换代之时,朝鲜都会侵吞我中原领土。”

“而当中原文明强盛,朝鲜又装作恭顺,做我天朝附属国。”

“其实历朝历代,咱们对朝鲜的恩赏都是极多的,偏偏朝鲜是养不熟的。”

“以前是朝鲜贫困,国朝看不上那烂地。”

“如今不一样了。”

“微臣以为,等女真离开朝鲜,朝鲜必然满目疮痍,只能求助于国朝。”

“国朝可水路两路,入驻朝鲜。”

“以帮助朝鲜为名,侵吞朝鲜!”

于谦认真道。

他说的水路,指的是盖州造船厂。

毕竟等朝鲜求助,再出兵,一来一回的,怕是要三年后了。

“邢国公之言,深得朕心。”

朱祁钰指着地图:“倭寇之所以在国朝沿海泛滥,是因为我国距离我国甚远。”

“但朝鲜就不一样了,朝鲜在倭国头上,派遣小船则可进入倭国。”

“等国朝占据朝鲜,则可随时挥师杀入倭国。”

“朕要下旨质问倭王,褫夺倭王王位!”

倭寇是谁,您还不清楚吗?

您是想剪除倭寇呢,还是想剪除海商呢?

而且,您之前说要让百姓三年内吃得起盐,这是要对两淮盐商动手了。

胡濙想劝。

但看见皇帝正在兴头上,便没说什么。

但眼神中充满忧愁。

于谦跪在地上:“侵吞朝鲜,微臣请战!”

耿九畴、白圭也跪在地上。

“朝鲜算不上强敌,无须邢国公出战。”

朱祁钰笑着说。

“陛下,侵吞朝鲜毫无难度。”

“但我大明积累百年的良好口碑可就要崩塌了。”

“您让朵干都司、乌斯贜都司、安南、东吁等国如何看大明?”王竑跪在地上,认真道。

“王卿,你认为大明的口碑,还有吗?”

“连麓川都打不过。”

“天朝上国,无非是咱们自吹自擂。”

“那些夷国,根本就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朵甘和乌斯贜就老实吗?他们私自撤了都司,改为宣慰司,这是要脱离我大明而去啊!”

“至于什么口碑,这些国家的土地,朕都要了,他们的国民,朕不要。”

“朕就这么霸道,他们又能如何?”

朱祁钰反问王竑。

王竑哑然:“陛下……”

“王卿,以前说这些领土,种不出粮食来,咱们大明不要。”

“现在有玉米三宝在手,哪里都能种出粮食来。”

“那么天下的土地,就都该入我大明之手。”

“只有汉人,才配拥有阳光下的土地!”

“朕讨厌汉人之外的人!任何人,朕深恶之!”

“他们不配为人!”

“朕也不把他们当成人!”

朱祁钰语气平淡,这才是他的真心话。

“陛下要学蒙古人,攻打一城,便屠一城吗?”王竑虽然善出毒计,却觉得如此做法,有伤天德。

正因如此,大元国祚才不长久的。

朝臣都看向皇帝。

朱祁钰则沉吟:“朕还没想好如何处置异邦之民,若蒙元之法好,便用蒙元之法;若不好,咱们再商议吧。”

王竑松了口气。

“但有几个国家,朕不要看到任何人活着,比如倭国、东吁、安南……”

王竑表情僵硬,您这不是还行蒙元之法吗?

“好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不提这些烦心事。”

朱祁钰笑道:“如今诸王在京师,地方上的王府封地,全都划归地方,阁部看情况合并进入各府。”

“还有,有些府太大,有些府太小,小的合并,大的拆分,阁部重新划分天下各府。”

“臣等遵旨。”朝臣跪下。

而在广东。

欧信正在清扫罗定州。

他几乎每日都能收到朝堂封赏旨意。

他都习惯了。

和维嫉妒得眼珠子都蓝了,但他只得到一封恩赏圣旨,还只是赏了些财货。

他已经被方瑛调任做欧信的副手。

现在欧信到底什么官,谁也搞不清楚,因为朝中天天都有奏章升官。

欧信收到儿子欧镗的信件,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混小子……陛下君恩深重啊。”

报答皇帝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出更大的功绩。

“出兵!”

欧信手中兵马近二十万。

扫平罗定州后,兵进高州府,推平土司。

雷州府和廉州府,已经被划入广西,而高州府被一切两半,东边归广东,西边归广西。

而广东布政使则上书朝堂。

认为这样划分后,广东面积锐减,不利于税收。

朝堂便把梧州府和平乐府划归广东。

梧州府南部的陆川、博白划给广西,方便广西控制雷州府。

就使得广东丢了块富庶的沿海地,多了块贫穷的山地。

所以广东官员上下不满。

对欧信的军粮补给,十分不上心。

导致欧信行军速度变慢。

“又不够吃了?”

欧信看了眼信宜城头:“他娘的,不给军队吃饱饭,难道让军队哗变吗?”

欧信晒得皮肤黝黑,光着膀子,和土人兵卒一起吃饭。

他没架子,还在学土话,土人兵卒比较敬爱他。

“大人,此事不宜大动干戈!”和维抓住欧信。

欧信拂开他:“你懂什么!”

“大人,咱们毕竟是广西兵,来了广东,自然要看人家脸色。”和维懂官场里的弯弯绕绕。

欧信也懂。

但是,他手下二十万大军啊。

从罗定州出来一路南行,又累又饿,都靠沿途城池补给。

在函口就没吃饱,到了怀乡也没吃饱,好不容易到了大城信宜,想吃顿饱的,结果送来的饭更少了。

难道信宜知县,就不怕这二十万大军哗变,打破了这个破县城吗?

“看什么脸色?”

“本官受两广总督节制,方总督下令让吾等清理广东。”

“为何广东官员不听话?”

欧信恼怒。

和维拽着他:“你小点声!”

“小声什么!”

“他们敢做,还不让本官说了?”

欧信目光森然地看了眼这破城池:“当兵的要是吃不饱,可就指不定干出点什么了!”

“我的祖宗啊!”

和维吓惨了:“攻打县城,就是造反!你疯了?”

“再压一压,说不定过了信宜,就有足够吃的了。”

“要不你先写信给方总督,等方总督回复,再说。”

若都是汉兵,吃不饱也就罢了。

最新小说: 宠夫娘子 倾世桃花:王爷,细作难当 重生之执掌天下 穿越成了小和尚 凭虚公子 步步封后:邪妃上位记 重拾仙道 宴福 农妻有毒:主子,该吃药了 爆笑冤家:暴烈蛇王的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