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 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是别离话桑麻(第五更)

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是别离话桑麻(第五更)(1 / 1)

“井管和井头我们不拿走,我们用这里的矿石做新的,给你们留下个土高炉,你们此地许多年前开始就用煤炭冶炼铁矿石。

这个是垫子,多给你们留两套,这个用羊皮做的,猪皮、牛皮全能做,记得看大小和厚薄。

咱的井选在凹陷的地方,如此地势低,即便干旱的时候,依旧能打出水来。

往后尽量喝井水,河水有时候太脏了,如果有条件,就烧开了喝……”

下丘村的人在给大同县城及周围住窑洞的百姓打完井之后,开始讲解。

等着密封用的皮垫坏了,百姓要自己想办法去弄皮子,兔子皮一样能用。

不仅仅水井的事情,还有喂鸡的步骤,大同有窑的,而且是名窑。

能烧窑必然能够有喂鸡吃了补钙的东西,大同窑从此地为辽国的时候就存在着,元朝的时候更是烧了不少好瓷器。

附近有铁矿和煤矿,许多以前就有人开采与冶炼。

除了这些,便是捕鱼后把鱼肉吃了,鱼骨头磨成粉喂鸡,配合着石膏粉,下软壳蛋的鸡的蛋壳立即硬起来。

军队在工匠的指点下用洛阳铲挖窑洞,其他的地方建高炉和水泥窑。

当高炉与窑建好,等着干的时候,小麦开始收割,大家拿着镰刀帮忙。

工匠们制作设备,脚踏式脱粒机,孩子们挎个篮子拾麦穗,不时互相闻闻,脸上都抹了粉,香香的。

大同的百姓高兴疯了,他们看到有人跑去山上找石头,回来帮忙钻石磨,大大小小的石磨在工匠手上像艺术品一样被钻出来。

有更多的窑洞住,有随时能压水的水井,有那么多的石磨、石碾子、石舂、石磙。

军队干活速度太快了,工匠手艺了得,这就是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的队伍。

石磨是用钻头来刻的,不是用凿子一点点凿。

挂上蒸汽机,雕刻石头的速度才快呢!

还有焖焦的、洗煤的、制作蜂窝煤的,山西就不缺黏土,煤泥一混合,就是蜂窝煤。

大家吃喝后的厕所,全是肥料,现在不能拿出来用,需要沤,必须发酵好了,再撒上石灰杀虫杀菌。

等到了大豆与高粱相继收获完,再种冬小麦的时候,这个肥才能用上。

当地的百姓这辈子就没遇到过如此的情况,有若做梦般。

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最好的工匠团体、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指挥体系。

“产量平均减一成,还是抗不过倒春寒,关键在于缺少辅助工具,比如地膜。”

里长向朱标和朱樉说明情况,麦子已经收完了,正在翻耕上肥。

朱标兄弟二人知道什么是地膜,下丘村的实验室能造出来,铺在地里,又能应对干旱报湿,又可以保温。

尤其是大地种菜先育苗,地膜扣上,菜苗在天冷的时候开始生长,刚刚暖和,正好移栽,比正常的菜早一个来月。

大棚里育苗就这么干的,始终先人一步,种瓜更厉害,别人的瓜还得等成熟的时候,这边的瓜上市了。

“里长,咱还是觉得大棚比较好用,地膜做不出来,难度太大,看你们的制备,成本高到难以承受。”

朱樉还是认为大棚好,尤其是培育蔬菜秧苗方面。

实验室的东西确实神奇,可惜无法工业化生产,只能知道有这种东西和技术。

朱标同样放弃地膜:“教大家如何使用高炉,顺便再建平炉炼钢,咱走的时候百姓就知道怎么用了。

有人愿意过来投资,就让他们投资,讲好条件,不能让人平白占便宜。

这里有天然碱吗?有的话咱们烧玻璃吧!能烧陶瓷的地方就有烧玻璃的原料,就差个碱。”

他现在越学越聪明,都知道怎么造玻璃和炸药了。

“殿下,这里有盐碱地,可以熬土碱的,没有方便挖的碱矿。”里长给出答案。

“那不就完事了?能够来回转化,想提纯就提纯,想要烧碱就有烧碱,想要纯碱就有纯碱,这个我就能做。”

朱樉来精神了,简单,他会,一点都不难。

朱标一样点头,对,我也懂,化学很神奇的。

“做吗?咱们最多再呆半个月,把事情处理完去北平。如果一起努力,可以弄出来二百亩大棚。”

“行,让大家加快速度,如此可以给阳曲县那里冬天提供新鲜蔬菜,我留人手负责,二弟不能再扔人了。”

朱标选择做下来,他知道一个大棚对于当地的影响有多大,百姓冬天能吃到蔬菜,补充叶绿素与维生素。

他既然来一次,下回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能为百姓提供些东西就提供吧!

他下令,原来这里有的陶瓷窑,帮着烧下耐火砖,再用耐火砖建玻璃窑。

本地的百姓跟着忙来忙去的,知道减产一成,却不难过,因为大豆的生长周期短,即便没有完全成熟,煮着也能吃。

队伍之所以再次再停留半个月,是为了让小鸡孵化出来,并且让老母鸡带领,否则种完地就走。

那些拿自百姓的鸡蛋,最后会选择出苗的还给百姓,按照比例算。

比如百分之七十,百姓给十个蛋,就还给百姓七只小鸡。

借着这个时间,还能捕鱼,修修路、建几座石头桥或木头桥,清理下沟渠。

让百姓自己去修那条路和搭一座桥是很难的,百姓不懂技术,得请人,或者官府帮忙找来人。

这之前是元朝的地方,现在官府组织不怎么好,精力全放在了军队上,一个个卫才是重点。

工匠们出手,小船负责在小河里帮忙,宽几丈的小河才是百姓最需要有桥的。

再宽的话,就用船了,平时大家走的路不远,就是过河难,有时候得绕很远才能到对岸。

五丈宽的河,不涨水的时候往里放大石头,踩石头走,涨水就没办法了。

有了一座桥,什么时候都能过,还不用担心不小心掉进去。

百姓就这样看着一座座桥修成,一个个大棚建好,田地种上大豆与高粱,再学习下如何处理收割时间差。

当一只只小鸡喳喳叫着跟在老母鸡身后学习本领的时候,队伍整队完毕。

一个个地方的百姓群落中的人跑出来,跪在路边哇哇大哭。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我在大唐是传奇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天空中一朵云 皇叔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