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孩儿愚钝,还请父王教诲!”
“郭卿所做这些……”
朱棣刚刚想要开口,突然想起什么,淡笑一声。
“此事,郭卿也未承认,你小子自个去想吧。等你什么时候能想明白郭卿的用意,咱也就对你放心了……”
说完,朱棣起身,便往内府而去。
殿内,朱高炽则是紧皱眉头,满脸苦思,“区区一些商队,除了赚钱,还能有什么用意?”
两日后。
一道诏书,下达燕王府。
“……召燕王入京!”
朱棣带着朱高炽,恭恭敬敬的接上诏书,随后便是对着那使者说道。
“天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咱安排人带你下去歇息,等到咱交待一番后,明日便与天使一同前去京师!”
“是,殿下!”
等到马和带着传旨的使者下去,朱棣的神色便沉了下来。
朱高炽有些惊疑的问道:“爹,皇爷爷喊您入京,这是想要做什么?”
朱棣冷冷一笑,看向郭安。
“郭卿,你觉得呢?”
郭安沉吟片刻,便无奈道:“殿下,微臣觉得,殿下此次入江,可带上世子殿下,还有二殿下与三殿下!”
“带!”
朱棣嘴角微翘,冷笑道:“咱此次入京,带着这三个小子,再带着一百燕山卫便可!”
郭安道:“殿下,以防万一,再带上一些手雷防身!”
“善!”
“殿下还需小心行事,那一百燕山卫都需时刻披甲在身。
陛下应不会对殿下不利,但是,朝中那些大臣可能为了表忠心,而做出一些蠢事!”
“郭卿的心真脏……”
朱棣眼睛越发明亮。
郭安一脸无奈,“殿下误会臣了,微臣只是……”
朱棣淡淡一笑,随意的摆了摆手,问道:“行了,行了,郭卿就是这般爱装无辜。已经到了这般时候了,你可还有何种良策教咱?”
郭安神情更是疑惑。
一旁,朱高炽也是满脸期待的看向郭安,“老师,您就别卖关子了,父王马上便要带着我兄弟三人进京。
您要是再不献策,等父王与我走了,可就晚了!”
“这……”
郭安一愣,他突然反应了过来,满脸惊诧的看向朱棣,朱棣也起了异心了!
不过,也可以试上一试。
想着,郭安神色一正,冲着朱棣微微拱了拱手,道:“殿下,陛下还是十分注重亲情的,绝对不愿看到同室操戈!
要是那位真的逼迫太紧,殿下可向陛下请上一份圣旨,如若未来殿下逼不得已之时,殿下可带着燕王府上下,前往高丽与倭国避祸!”
“嗯?”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郭卿之意?”
郭安轻叹道:“殿下,那位总归是正统,哪怕是殿下身为他的王叔,等到那位上台,殿下也便成为了臣子。
甚至是,还是具有很大威胁的臣子。
那位现如今都已开始忌惮殿下,甚至是容不下殿下,到了将来,肯定更是容不下燕王府。
而殿下虽为燕王,但只有护兵,面对朝堂发难,只能远遁!
至于其余的晋王、宁王、周王等藩王,恐怕也会是毫无抵抗之力!
如若燕王殿下与晋王等藩王被囚禁,或是杀害。
北方的鞑靼人、瓦刺人,还有西边的那些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这些蛮夷,肯定不会放过侵略我大明的机会。
到那之时,大明必然要遭受战乱。
那么,殿下还不如带着燕王府上下,前去高丽与倭国避祸为好!”
“有了陛下提前颁给殿下的圣旨,殿下做什么事,都名正言顺很多,也不用担心朝堂那些大臣腐儒攻奸。
最大的好处,便是殿下带着燕王府一众财物与工匠退心入高丽与倭国,也不用担忧朝堂因为此事,来派兵攻打……”
听此,朱棣眼中精光一闪,朝着郭安重重一拜。
“咱多谢郭卿出此妙策,日后,必不负卿!”
“殿下不可!”
对于朱棣的行为,郭安吓了一跳,连忙往一旁躲去。
一旁的朱高炽,一脸迷惑。
不过,这会朱棣却是十分激动,对着郭安继续说道。
“郭卿,咱明日一大早便前去京师。咱知,你不喜理会那些俗务!
燕王府内,一众政务还是与以往一般,皆交给朱长史。
但是,如若出来什么大事,郭卿可直接做决定。
咱会通知唐云、张玉、张麟与丘福等人,咱不在期间,你可调动所有燕山卫。
如若遇到什么事情,也可去寻王妃!”
“微臣定当给殿下看好北平府!”郭安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善!”
随后。
朱棣便将留在北平府的一众燕山卫千户以上将校,召来燕王宫,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一番。
接着,又将朱复等官吏召来,再次交代一番。
整个燕王府气氛,莫名的紧张了起来。
翌日一大早。
朱棣便带着朱高炽,还有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二人,在一百浑身披甲的燕山卫护卫下,登上大船,往京师而去。
而此时。
在京师,也因燕王进京一事,溅起一大片波澜。
东宫。
皇太孙朱允炆则是最为担忧。
在成为皇太孙那一刻,他只是满心惊喜。
而随着他母妃对他的教导,还有听着从朝中传来的那些消息,他则是越来越惊慌,压力也越来越大!
他总觉得,是他抢了那几位王叔的皇位。
但是,他已经成为皇太孙,只能一路往前。
一直勤勤恳恳,跟着东宫的伴读学儒,跟着皇爷爷学治国,批阅奏章。
而对于朱允炆这个十分孝顺的皇太孙,朱元璋也是如同培养朱标一般,让他看好的一些文官,去接近朱允炆。
比如,将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的黄湜黄子韬,送入东宫为太孙伴读。
再如,让洪武十八年进士,现为兵部左侍郎的齐泰,经常向皇太孙讲解大明边境各大兵将,大明各大图籍。
于是。
在见识到自己身边有这么多不下与四王叔府上郭长史一般的贤才,都忠心于他之后,朱允炆终于恢复了些自信。
不过,想到倭国的那座银山,还有燕王府上下那一群精兵,朱允炆便又是充满担忧。
暗中授意,让经常拜见他的一些官吏,将那事给奏禀朱元璋。
想要让朱元璋去打压一番朱棣。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一向疼爱他的皇爷爷,竟然没有顺他的意思,去打压他那位藏有银山的四叔,反而将那奏禀的武官给杀了。
惊惧之下,他便又吩咐一些人,在京师透露此事。
想要借着百官之力,打压他那位四叔。
再次出乎他意料的是,哪怕他皇爷爷被四叔递上来的奏折气的昏厥过去,仍是没有下旨打压他那位四叔,甚至还要将那位他十分惧怕的四叔,召来北平府。
难不成,他前两次擅自行事,惹恼了皇爷爷,让皇爷爷有了易储的心思?
越想,朱允炆也是感到担忧。
“微臣参见殿下!”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让朱允炆下意识一惊。
看清来人后,朱允炆便有些不悦的问道。
“黄伴读,你怎么来了?”
黄子澄恭恭敬敬的行礼,“启禀太孙殿下,微臣听闻殿下神色忧虑,特意前来为殿下解忧!”
“有劳黄伴读了!”
朱允炆脸色缓和了下来。
黄子澄说道:“微臣身为太孙殿下伴读,便是与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殿下有任何困扰,微臣必定竭尽全力为殿下排忧解难。”
朱允炆一脸感动的看向黄子澄,“有先生,乃是孤之幸!”
黄子澄道:“不知殿下有何困惑之处?微臣听闻,昨日在奉天殿内,陛下好像有些不满!”
朱允炆脸色一变,苦笑道:“此事竟已经传了出去!”
黄子澄急道:“敢问殿下,可是出了何事?”
朱允炆微微叹息一声,便说道:“黄伴读,还是因燕王之事!”
接着,朱允炆便将在大殿上的情况,告知了黄子澄。
“黄伴读,你说皇爷爷是否已经对咱不满,有了易储之心?”
黄子澄大惊,连忙紧紧盯着朱允炆,“殿下何出此言?”
“黄伴读,皇爷爷不惩戒燕王,却是训斥于孤,甚至还下旨,召燕王进京!”
朱允炆一脸忧虑道,“燕王在北平府,便已扰乱朝堂上下不宁,还有一座银山,更是不知收买了多少朝臣。
如若燕王进京,那朝堂岂不更是大乱。
当初,皇爷爷便有意立燕王为储君,最后还是朝廷那几位大臣出言,孤才得以被立为皇太孙。
现在,燕王愈发势大,现如今皇爷爷还是这般态度,孤心忧啊……”
听此,黄黄子澄沉吟片刻,便淡淡一笑。
“还请太孙殿下放心,陛下已立殿下为太孙,甚至为了给殿下铺平道路,清除了很多对殿下有威胁之臣。
这般大的动作,足以说明陛下对殿下的喜爱。
而且,储君乃是大明国本,陛下怎会轻易动摇国本的,尤其是这般时候!”
朱允炆问道:“那此次,皇爷爷召燕王入京,是为何事?”
黄子澄连忙回道:“微臣斗胆猜测,陛下此举,应该是为了安抚燕王殿下。毕竟,燕王殿下不仅是大明诸王之长,还是陛下嫡子,更担任征讨抵御北方蒙古人的重担……”
“原来如此,是孤多虑了啊!”
朱允炆缓缓松了一口气,眼中还有些欣喜。
黄子澄连忙说道:“是微臣等人未尽到职责,让殿下忧虑,实在是该死!”
朱允炆对黄子澄的好感顿时加深了多少,忍不住问道:“黄伴读,此次之事,是孤着急了吗?”
黄子澄微微叹息一声,道:“对于殿下来说,并不不妥。但是,对于陛下来说,殿下的举措是有些不妥。
燕王乃是陛下嫡子,更是诸王之长,陛下不愿让燕王受屈。”
……
(本章完)
喜欢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