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纯良道:“想要完整的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这东拼西凑的改编之作虽然也不错,但是只剩下豪情洒脱并无实际内容。原作是此诗是韦应物写给外甥卢陟的,作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当时大唐盛世倾颓、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曾经的纨绔少年,经历世事磨练之后,人生转向,从此云淡风轻、天高地阔。头两句感叹人生犹如阳春白雪这般高雅的曲子,很难遇到知音人欣赏。接下来讲述自己曾经的迷茫与不安,曾经的蹉跎岁月。也正对应着上一句的曲高和寡,劝诫外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放弃。”
白兰听得入神,如果不是许纯良解读,她还真不知道原作居然包含那么多的深意。
早晨的山涧林间,雨露晶莹,鸟雀的鸣叫提示着已时至暮春。这两句一喜一忧,契合诗人自己人生的写照,亦如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唐。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全诗的点睛之笔,暗示诗人历经世事,心已沧桑,往事如烟也不必再说,举起酒,敬曾经、敬远方,如此便足以慰藉人世沧桑。
白兰轻声道:“我明白了,这是一个人颠沛流离,沧桑半生终于看破功名利禄,选择放下的故事。”
许纯良点了点头道:“白小姐的悟性在你们村里可不多见。”
白兰道:“许先生的才华在你们村更是凤毛麟角。”她端起酒杯道:“何不饮下这一瓢酒,放下心中的偏见呢?”
许纯良道:“放下偏见容易,放下执念太难,恕我直言,我从你眼中看到了某种执念。”
白兰微笑道:“我的执念绝不是你。”
许纯良回到家之后想起了白兰送给自己的《金达莱》,白兰今晚主动说起她的身世,她是在孤儿院长大,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记得刚刚看完《金达莱》那本书的时候,许纯良还以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某个苦大仇深的北韩大妈,难道白兰真有北韩生活的经历?
不过能够写出这种的未必都有切身的经历,否则就叫回忆录了。一个优秀的创作者通过搜集素材结合历史的确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
白兰这次来东州不就是要搜集青山矿的资料,写一本李秉星的家族史吗?
想要拿到这方面的资料,最简单的办法还是找刘海余帮忙,不过刘海余这个人套路太深,想从他那里占便宜也没那么容易。
许纯良琢磨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墨晗作为合作对象,墨晗虽然不是搞情报工作的,但是她在搜集情报方面也有超人一等的能力,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