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赵佗心惊肉跳,知道自己最害怕的场面要出现了。
果然,随着秦王政出口问询,众将都把目光望向了王翦。
毕竟是秦国当今第一名将,不问他还能问谁?
王翦沉吟良久,心中估算着楚国的力量,最终说出了他需要的数字:“伐楚,非六十万人不可。”
赵佗看到,在王翦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秦王政的眉毛皱了皱,但并没有说什么。
果然是这样,秦王不放心。
赵佗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知道经过昌平君刚才一献策,秦王政心中已将伐楚的难度大大降低,觉得打一个内部分裂的楚国,用不了这么多兵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六十万兵力近乎要让秦军空国而出。
就连当年的武安君白起也没有掌握过如此庞大的军队,把这么大的数字交给王翦,秦王政怎能放心。
秦王政转头,将目光投向了李信。
“李将军,你若伐楚,需用兵几何?”
赵佗听到这话,忙向李信使眼色,希望他能稳重。
然而这一次,李信根本不看他。
自从刚刚李信献破齐之策被众人否定后,他的心里就憋了一口气。
他看着秦王政充满鼓励的眼神,他不希望王者对自己失望。
李信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王翦,想起自己在燕地被各种压制的事情,心里那口气越发想要喷涌而出。
再加上刚才昌平君所献计策,让李信心里对伐楚的难度降低了许多。
昔日武安君率数万之师,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楚王之先人。
何等意气风发,让人闻之心潮澎湃。
他李信如今打一个半残的楚国,再加上还有昌平君辅助,为他分化瓦解敌人。
如此难度,何需六十万人?
李信昂首挺胸,朗声道:“信若伐楚,不过用二十万人!”
秦王政哈哈大笑,似也被李信口中那股豪气所感染,竟不顾及王翦在侧,脱口而出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若寡人伐楚,必以李将军为帅!”
听到这句赞扬,李信更是脸红脖子粗,他当场向秦王政稽首叩拜,口称:“信为主将,必不负大王厚爱,定拔郢而归,献楚王负刍于咸阳!”
短短时间,整个伐楚的主将人选和兵力就已经定下。
秦王之所以举办这场庆功宴,除了为功臣庆功之外,也是借此决定好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毕竟大军征伐,不是一句话就可以马上出兵的,而是需要严密的准备。
必须提前选择主将人选,攻击方向和作战兵力,之后再根据计划来选择出兵时间,然后还要征召士卒,准备粮秣运输,探查敌国情报……
所以秦王政要在今天就确定好一切,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后勤准备,等到时间一到,便利剑出鞘,斩灭万乘之邦。
面对秦王的决定,在场诸臣中,众人反应不一。
王翦好似没听到,自顾自的饮酒。
其他几位裨将军搓着手,脸色红润,有仗可打,便有功可立。
善于兵法的尉缭心知不对,他张了张嘴,但看了眼秦王政此刻意气风发的神色,又感慨着摇了摇头。
隗状眼皮抬了抬,又耷拉了下去。他的意见,就是大王说得都对。
李斯和姚贾,两人对于军事并非擅长,对此不置可否。
唯有昌平君脸上带着澹澹的笑容,看着李信,越发和蔼亲切起来。
赵佗捂着脸,不想看李信如今志得意满的模样。
这位李将军啥都好,就是太容易得意忘形,如今木已成舟,赵佗此时做什么都没用了。
然而,赵佗虽心如死灰,李信却没有放过他。
就看到李信站在殿中,向秦王政说道:“信有一请,还望大王答应。”
“哦?李将军请说。”
李信看向一旁的赵佗,虽惊讶于这少年为何满脸愁闷,但还是朗声道:“信听闻大王召赵佗入宫为郎。还请大王能在出征之时,让此子随我同行。”
我……
听到这话,赵佗惊呆了。
他看着李信。
见李信正满脸鼓励的看着他。
李信昂首挺胸,表情充满自信,看着赵佗的神色,仿佛就是在说。
跟我来,我带你立功得爵!
秦王政亦看过来,笑道:“赵佗,你届时可愿随李将军前去伐楚。”
赵佗脸上挤出一抹笑,“臣,愿意。”
都到这时候,还能说什么,莫非当场拒绝,打脸李信,把所有人都得罪么。
赵佗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脸上还得表现出多谢李将军赏识的神色。
秦王政对殿中诸臣笑道:“赵佗曾言‘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这灭国大战,自然少不了他。待明年春耕之后,大军出征,就让他随李将军伐楚。寡人倒要看看,此子又要在大战中立下什么功劳。”
听到秦王政这话,众人皆知他喜爱赵佗之心已溢于言表,纷纷恭贺。
李斯更是打趣道:“赵公乘去了一次燕国,就能连升七级,这一次灭楚大战,莫不是又要再升七级,这一回来,可都快跑到我们头上了。”
“哈哈……”
殿中众人都笑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爵位越高,升级越难,赵佗想再连升七级自然不太可能。但李斯如此说,也表明了大家都知道赵佗深受秦王喜爱,只要再次立功,早晚一飞冲天。
就连之前对赵佗略显敷衍鄙夷的隗状,也是满脸带笑,跟着李斯一起开起了玩笑。
整个殿中充满了一种欢快和乐的气氛。
灭亡八百年的楚国,仿佛已是轻而易举之事。
赵佗脸上跟着众人笑,心里其实直骂娘。
还连升七级?
能把命保住就不错了!
如果他没记错,历史上李信伐楚惨遭大败,被项燕尾随追击三天三夜,连杀秦军七都尉,普通士卒更是死伤不计其数。
赵佗当听到李信喊出二十万伐楚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绝不掺和此次大战。
留在咸阳好好当他的郎官就是了,反正李信也死不了。等到王翦出来收拾烂摊子的时候,赵佗再跟着去蹭功劳。
哪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李信一句话就把他再次绑上了战车,而且看秦王政的模样,也是希望自己去战场历练的。
唉……
赵佗心中五味杂陈,不是个滋味。
他一抬头,看到昌平君正对着他笑。
……
宴饮结束,秦王政将李信和昌平君单独留下,似还有要事相商。
其余诸臣僚皆退去。
赵佗看到,王翦迈着迟钝的步伐,正要走出殿门,他的背影充满了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上将军。”
赵佗忙走上前,去搀扶王翦。
王翦回头,见到是赵佗,特别是听到他口中喊的“上将军”三字,眼中闪过一抹怅然。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秦王政在伐楚之事上选择了李信,也代表他王翦的时代结束了,心中怎会没有一丝失落。
“原来是你呀。”
他笑了笑,顺势在赵佗的搀扶下往外走去。
“我老了,日后这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舞台。”
赵佗忙道:“上将军说哪里话,以当今天下形势,总有再上沙场征战的时候。”
王翦笑而不语。
两人一路走到殿外,王翦看了赵佗一眼,笑道:“你小子送我到这里,怕是有事要问我吧?”
“上将军英明。”
赵佗也不否认,他确实有事相询。
殿中诸臣中,尉缭虽对他显露好意,但毕竟不知底细,不敢乱说。
李斯那边虽然满嘴善意,但赵佗可知道李斯不是个省油的灯,连同门师兄弟都弄死了,更别说他一个赵佗了,只能敬而远之。
思来想去,还是王翦最好,毕竟他赵佗好歹是王翦手下的兵。
伐楚的事情,赵佗知道大概,没啥好说的,且他也不敢乱说,万一乱说话引火上身就不妙了。
他想问王翦的,就是为什么昌平君进殿之时,殿里的那些大臣全都表现不太对劲,似乎不愿与昌平君过多接触。
听到这话,王翦眯着眼看了赵佗一眼。
“你小子倒是观察仔细,此事……”
王翦略犹豫了一下,又想到自己此番事了,恐怕就要告老归乡,这朝中之事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你年纪虽轻,但智谋胆识皆超常人,又得大王宠爱,日后必会身居高位。但你记住,昌平君、昌文君二人,最好少去沾惹,不要轻易结交。”
连昌文君也是?
赵佗不由问道:“为何?”
王翦澹笑道:“因为扶苏公子。你若见过这位公子,就会清楚。”
赵佗一愣,想起扶苏身上穿着的楚服,还有那仿佛天生的楚式优雅。
喜欢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