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魁 > 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义利

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义利(1 / 4)

朝鲜当时的儒家学说分为李珥李粟谷的畿湖学派。  以及李滉李退溪的岭南学派。  这两派由学术分歧,而引申为政党斗争。  李滉的观点,承自朱子理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深信朱子深求其意’,故而他的学说与理学一样,主张的是理极无尊对。就是理是至高无上的,理发而气随,这就是理气互发之说。  而李珥的观点,则是明确反对老师李滉的主张,他认为理气就犹如阴阳太极一般,互为始互为终。  李滉继承而发展了朱子学说,而李珥则提出了质疑。  当然为何从理气之论,而引申为政党之争呢?  那下面要一步步说,理气之论可以引申为义利之辩,王霸之辩,知行之辩。  李滉学说看来,知是理,行是气,先知后行。  而李珥学说则,人有三等认知,下者读书明理,中者读书而思明理,上者躬践其事而得真知。  此外还有天理人欲,道心人心等等,都从理气之说而发端!  而在义利之说上,李滉学说则是认为义是理,利是气,如此就应该以义导利,以义制利,而三纲五常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而在李珥看来,应当义利并举,比如老百姓吃不饱饭起来造反,在李滉学说看来就是不义之举,但在李珥看来老百姓有吃饱饭的权力,民穷财尽则势必为贼。不可单纯以道德来衡量,而是应该以民为本。  所以说两等学说都是有一套独立的逻辑架构的,而这些独立逻辑也是他们用之治理国家大事的理论根据。  因此林延潮说义利之争,可以引申到义利,王霸之辩上,由此李德馨乘机抓住机会质疑。  所以到了李德馨质疑明朝出兵救援是为了大义,还是私利时,大多数人下意识的观点就是利是不对,应该是因义而兴兵。  这也是柳成龙,李德馨方才铺垫的原因所在。  柳成龙,李德馨认为自己占据了大义的高度,但林延潮闻此却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柳成龙道:“李大人之言虽是冒失,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今大人若以出兵替东国抵御倭寇之恩,让我朝分国?不知是否挟恩之举呢?”  众朝鲜官员们纷纷言是。  屋子里一派附和之声,他们虽用朝鲜官员低语,但意思都是支持柳成龙的无疑。  林延潮始终保持着平坐的样子道:“柳左相,好比有位孤寡老人,屋子年久失修,遇雨则漏。一位后生心生怜悯为其修补屋子,不取一分一文。而孤寡每日修屋之后,老人给后生以金钱,如此我等以为后生是贪图钱财吗?”  “再譬如老人只给后生一碗饭。如此我等以为后生是贪图一碗饭吗?”  “或者老人不给一碗饭,只是些感激之语?难道我等可以以为后生是贪图老人给予虚名

最新小说: 中原劫 大唐李承乾,请父皇称陛下 秦疆 神医狂妃不好惹 西游之莽了就变强 晋庭汉裔 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 远略雄心 当谋士的那些年 密战之见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