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建国(1 / 1)

“大帅咱们也建国吧。”

军议室内吵吵嚷嚷,跟他娘逼宫似的,全都是在劝冯恺建国称帝的,之所以如此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是李自成在襄阳建国了,国号‘大顺’,取顺应天命之意,只不过李自成还没称帝登基。

襄阳是张献忠打下来的,不但襄王被杀,襄阳城里的士族豪绅乃至百姓都被祸害的不轻,或许张献忠自己也知道占据襄阳不可能抵挡得住官军的狂攻,所以只是抱着狠狠抢上一把的心态,抢完了拍拍屁股走人,继续和官军打游击。

事实证明这种策略不错,在其退出襄阳转攻其它城池的时候被衔尾追击而来的官军揍的很惨,义军死伤无算,不过也没伤筋动骨,毕竟对于民军而言,只要老营精锐在,那么就算死再多都无所谓,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没了裹挟一下就是几十万。

而李自成心满意足的报了开封之仇,只是可惜没达到预想的战果,成为汪洋的开封城也彻底失去了抢掠的价值,于是李自成撤军,辗转之余便到了襄阳,然后在襄阳被推上了王位。

真正的王,不是闯王这种头衔的草头王。

乱世当中草头王多了,没有一千估计也有八百,占了一座山头就称王称霸的比比皆是。

就好像冯恺的定川王,说起来是朝廷册封的,其实是个屁,成都谁都知道冯恺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之所以没竖旗完全是因为时机未到罢了。

至于朝廷更是恨不得出兵入川剿了武锐军,但是关外鞑子,关内流寇,再加上朝廷缺钱少粮,哪里有空有力量来剿武锐军,安抚估计都来不及呢。

冯恺称王称呗,又不是反王……至少面子上还托了朝廷的名头,这还在能被朝廷接受的范围之内。

对于朝廷而言,称王其实没那么可怕,关键是建国,而且还拥有建国的实力,反王建国就意味着拥有稳固的地盘,敢和朝廷分庭抗礼,正面抗衡。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李自成建国就算还没称帝,却也是狠狠的扇了崇祯一耳光,明明白白的告诉崇祯,这天下已经不是崇祯一个皇帝的了,还有他的!

这如何能忍,可不忍能如何,继续剿呗,可剿匪剿了十几年,这匪越剿越多,声势越剿越大,估计满朝大臣包括崇祯本人在内,都快甚至已经对剿匪绝望了。

至于鞑子……那是更绝望,如果不绝望,崇祯也不至于派陈新甲和清廷密谋议和,然后消息败露,把陈新甲咔嚓一刀砍了背锅。

一个政权的建立,就会确立完善的政府机构,实行文武分立,对于地盘内的政策进行细化等等,很显然李自成已经开始这么干,可武锐军还是以军为主,以文事为辅。

这是军队和国家最本质的区别!

现在借着李自成建国的东风,众将众臣僚力劝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定川王妃和侧妃同时有孕了……

一说到这冯恺就她么的想骂娘,前几个月他盼星星盼月亮,盼的花都快谢了,可两女的肚子是半点动静都没有,直接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孕不育……

于是冯同志开始科学助孕,算清楚两女的生理周期,然后在排卵期跟老牛似的卖力,终于守的云开见月明……

两女有孕,这意味着定川王有后,哪怕两女肚子里面孕育的是男还是女,生下来按照当前新生儿超高的夭折率能不能保得住,这些都不是问题。

既然怀了,那就有希望不是,对于依附冯恺的文臣武将来说就是希望,等于是吃了定心丸。

有了这颗定心丸,武将不说,那些投奔到武锐军的读书人真正有了盼头,于是呼吁冯恺建国的声音越来越高,直到得知李自成建国之后,这呼声达到了最高潮。

“大帅,明洪武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有历史原因的。”

参赞舒恒肃声道:“当时元廷衰败,天下群雄并起,洪武皇帝的红巾军并非实力最强劲的一支,盘踞江南的张士诚和雄霸天下的陈友谅比起朱洪武甚至略胜一筹,故而洪武皇帝听从谋士建议,为的是不引起义军领袖戒心,大家同心协力先诛灭暴元再角逐天下不晚。

如今大帅麾下有精兵十余万,皆是整编操练长达三年的虎贲之士,不要说李自成和张献忠,就算和陈友谅比起来也不输分毫。

建国最重要的乃是稳固地盘,如今川西万民对武锐军实心拥戴,成都百姓更是巴望着大帅能够提兵夺了这天下,因为他们也知道,只有大帅这样爱民如子的雄主得了这天下,百姓们才会有好日子过。

这一点看看那些想要参军入伍,和那些想要投奔我们却不得其门而入的读书人就已可见一斑,这便是民心所向!

古语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大帅甚得民心,万民期盼大帅能建国立基,如此方能不负万民之望呐。”

冯恺看着说的吐沫横飞,激动的一塌糊涂舒恒笑了笑,这可不是他组织的,更不存在玩什么三辞三让的把戏,说实话他对于建国称王什么的没有半点兴趣,因为他觉得这些都是虚的,等到他真的取了这天下,登上了帝位,那才是实实在在的。

甚至就连他这个定川王的王号,要不是看在朱荷是蜀王女,娶过门可以立侧妃的份上,他都没准备要……

但是冯恺低估了读书人的功名心。

一个草根政权从诞生到夺取天下,这期间依附过来的读书人自然而然会在其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利益,追随的越早分取的蛋糕就越大,通常点来说就是所谓的从龙之功。

政权确立了,自然会有一系列相对应的行政机构,也就不可能如现在武锐军这般,将投奔而来的读书人简单粗暴的分成两大块,一块参赞,一块后勤……

所以舒恒的话基本上代表的就是这些早期投靠的读书人的共同心声,想要在新诞生的政权当中获取较高的官位……

喜欢明末:帝国崛起

最新小说: 汉宫秋之牡丹怨 金牌穿越师 摄政王毒宠:太子,滚过来 灵殊 半仙难为 在重生的日子里 傻王追妻:神偷废柴妃 重装之异界重生 宠媚 休夫无效:妖孽王爷狠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