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善工放下笔,重新拿起素胎,仔细研究其底部,摇摇头,不满道:“线条还是不够凹陷,不能达到秘色瓷最高境界——无中生水!”
想起在故宫亲眼见识当年法门寺出土的几件秘色瓷,其中令人最震撼的是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口平折沿,呈葵口形,五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
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碟内身通体施青绿,釉面光滑明快,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仿佛盛着一泓清水,令人叹为观止!
无中生有,似盛有水!
对比其他几件,虽然隐约都有水感,但相对较弱。通过细致观察对比,鲁善工发现无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个共同特点,即器底部均为凹底。
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由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底部形成一个微小弧面。
当看到五瓣葵口凹底瓷碟时,第一感觉是底部整体亮于腹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无中生水的视觉差。
原因是碟子底部近似一个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以观察到的最亮处为中心,光的亮度依次沿着碟子底部表面很自然地逐层展开,直至碟子底部与腹壁相接处,使碟内有波光粼粼之感。
其他非凹底的秘色瓷则不具备凸面对光的发散效果,光线很难形成层次感,所以水感很弱。
更为巧合的是,地宫还同时出土20件琉璃器。其中一件蓝色素面琉璃盘的造型也是凹底。通体蓝色,半透明,在光的照射下,也有着与凹底秘色瓷同样的美感,且水感很强。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鲁善工深吸口气,终于明白当年诗人徐夤为什么会如此形容秘色瓷!
明月从春天的水波中剜出来,轻轻地旋转水上的薄冰来盛装映照春天绿色的云彩。
春水乃凹底产生光线折射的无中生水特殊美感,薄冰形容素胎的薄如蝉翼,如玉似冰的质感,至于绿云,不正好就是阳光洒在鱼鳞云身上的美妙意境?
鲁善工突然豁然开朗,瞬间融会贯通,全身如过电般颤抖着,之前所有积累如洪水般崩流而下,令他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赶紧出门,去市场买几条鱼回来,放在大盆里,用心揣摩鱼鳞的线条。其实上次在景德镇看过唐明的半刀泥,巅峰之作也是茶具,线条同样十分简约,通过层层堆积的装饰手法,表现青瓷的沉静之美。
不停观察鱼鳞的各种形状,抽象出线条,在纸上反复琢磨,简化,提炼成最合适的流线。
如果说盛唐审美表现出一种雄壮豪迈,气象万千,金戈铁马的强者景象,那么宋代则展现出闲适淡雅,宁静飘逸,绵软细腻的文雅姿态。
盛唐的整个审美就像朝气蓬勃,恣意汪洋的青春青年形象。而宋代就像一位历经沧桑,闲庭信步的中年成熟人士。
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君子如玉,玉之美,在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境。宋代青瓷特别是官窑瓷器,含而不露的美玉精神,更符合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冲淡的光彩,这种光彩极致绚烂,又极致平淡。
宋人不尚奢华,不好奇巧,钟爱自然,细嚼生活。对精致生活的执意追求,成就宋瓷经世之美!
宋瓷之美,美在收敛、温厚、含蓄,强调内心的感受,那种朴素无华而蕴含独特的气韵,
学者研究宋代审美,出现复古的倾向,皇室贵族间盛行程朱理学,上自帝王官僚、下至吏绅文人,构成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庞大、且更有文化素养的阶层。在程朱理学的倡下,宋人十分讲究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美妙。
概括成一句话:天工与清新,疏淡含精匀。
顺应自然、平淡天真、中厚质朴的审美观点,同时以此为标准,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
具体反映在瓷器上,汝窑、官窑、哥、钧窑、龙泉窑等都是如此,不仅具有玉一般的质感,还有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色泽之美。
美釉浑然天成,间或点缀着自然的开片和窑变,典雅、纯洁而令人回味,如幻如穹。
造型突破模仿金银器皿的局限后,也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实用性,而具有个性独特、造型优雅的作品。
诸如出现在宋代梅瓶、玉壶春、斗笠盏等器物,胎骨都强烈地体现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思想和意韵。
工匠们利用粗细、横直、长短、弯曲不同的外部轮廓线,组合成不同形体。有的匀称秀美,有的轻盈俏丽,有的简约文雅,林林总总,百花齐放。
这也是鲁善工钟爱宋瓷的原因,在他看来宋瓷比明清瓷更受推崇。因为崇尚自然含蓄宋瓷,更重视瓷器本身的胚胎、形体、釉色,稍加刻划,无论造型、釉色、纹饰都追求天然完美。典雅静谧,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集前人之大成,又为后世之经典。
难怪有人评价宋代瓷器,只有八个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鲁善工设计好一个线条,就用半刀泥工艺在素胎上反复试验,研究动作的流畅性,这点最为重要。
刀行似流云,花成如满月!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喜欢百工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