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嘉靖帝决心从严处理参加跪伏左顺门的官员。他首先下令追捕逃匿的官员,前后逮捕各司官员共二百二十人。其次,对丰熙等八人严刑拷讯,并充军边疆。对四品以上的官员俱夺去俸禄,五品以下的官员一百八十余人予以廷杖,杖死者有编修王相等十七人。其三,再次宣诏尊父兴献帝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并上册宝,将兴献皇帝主位自安陆迎至宫中,奉谒奉先、奉慈二殿。其四,嘉靖七年夏六月,对谏争大礼议的诸官进一步追夺。已罢官的大学士杨廷和被斥责“为罪之魁”,削籍为民;诘已故尚书毛澄“不能执经据礼”,林俊“着论迎合”,各夺生前官职。大学士、尚书蒋冕和毛纪、乔宇、汪俊等虽已致仕退休,也被夺职;斥吏部右侍郎何孟春“鼓舞朝臣,伏阙宣呼”,“情犯特重”;吏部郎中夏良胜“胁持庶官,望遂邪志”,“酿祸独深”,俱发遣原籍为民。嘉靖帝还命礼部将此诏谕揭示承天门(即今**)下,以为诸司官员警省。左顺门跪伏事件,以嘉靖帝的考生父不考孝宗而结束。这件大礼议之争事件前后延续了十余年,看似是皇帝赢了,其实往后看是输了,大明自嘉庆后,首辅专权和内阁纷争,使朝廷政治相当混乱。不仅使嘉靖、万历时期的政治应有的连续性中断,造成了王朝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之风,使君臣关系畸变恶化,也就是说大明君臣的关系,不再是温和了,而是相互不信任的,这对一个朝廷来说是致命的,这一点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差不多,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明神宗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却加倍宠爱郑贵妃,并且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由于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大明的党派之争可以说在嘉庆、万历后演变的极为激烈,所以前世不少学者都说大明亡与党派之争,其实是大有道理的。宣宗废后的局面看似温和,稍有不慎同样可以酿成左顺门事件,这样的局面杨峥自然不想看到,他虽一直浑浑噩噩的,也没想着来改变什么,但骨子里还是希望大明一朝代愈来愈好,并不希望大明的朝政陷入毫无意义的争斗,所以在听完朱瞻基的叙述后,他并没有立即回话儿,而是细细思索了片刻道:“不知皇上有没有听过这句话儿?“
朱瞻基今日除了来找个人诉诉苦外,还是想找个妥善之法,毕竟自己刚刚登基,就闹出这么一出戏来,也非他所愿,此时见杨峥说一句话儿,眉头微微一挑道:“什么话儿?“
杨峥道:“年轻的时候因为眼界没那么宽,看的事情也没那么全面,不免做了几件错事,可当你回头再去看看,其实当年的错事,是可以不那么做的?”
朱瞻基何等聪明,自是从这话儿里听出杨峥是在劝说自己,不免有些不悦道:“你也觉得朕不该废除胡后?”
杨峥道:“这个是皇帝的家事,微臣不便插嘴,不过微臣倒是觉得,陛下刚刚登基,朝局还不算稳定,若是陛下这个时候行废后之举,只怕是被有心人给利用了?”
朱瞻基心头一动,看了一眼杨峥,道:“你是说汉王?”
两人既是朋友,杨峥也没什么避讳,点了点头道:“不错,陛下你想啊,陛下想废后不过是跟内阁几位大臣说了一下,杨大人都是老成持重之人,此事在没有定论之前,是断然不会告诉群臣的,试问群臣是如何知道的,这其中会不会有汉王的人在作怪呢?”
一说到国事,朱瞻基的面色立即恢复了沉稳,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是,此事只怕是汉王在搞鬼,不然那些言官是万万不能知道的,眼下如何是好?”
杨峥哈哈一笑道:“此事倒也好办,朝中的言官之所以如此对待陛下,不过是觉得胡后为人温和淑静,素来与陛下相敬相爱,这么毫无理由的废除,有些不符合祖宗规矩而已?”
“这个朕何尝不知呢?”朱瞻基轻叹了声道:“我朝从tai祖爷到父王,从无废后一说,到了朕这儿,却做出了这样的举动,群臣有些情绪朕也是可以理解的,常言道平常百姓家休妻还得妻子犯了七出之条才能写下休书,况且还是朕废后,更加需要理由服众。”
“这不是挺明白的么,那怎么还要废后呢?”杨峥有些不明白的问。
朱瞻基面上一红,忽然仰起头问杨峥道:“你可真心爱过一个女人?”
杨峥一愣随即明白了,道:“陛下是为了孙妃吧?”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自从我十岁那年第一眼看到了孙爱妃,心里就落上了她的影子,竟再也离不开她了?”
“十岁,这绝对算是早恋了,父母不遏制才怪呢?”杨峥暗自嘀咕道。
只听得朱瞻基继续道:“我们就在皇宫里一起长大,几年来如同兄妹一样青梅竹马,都认定自己将要与对方结为夫妻,那一刻,朕觉得这一辈子,只要娶这一个女人就足够了?”说到这儿,朱瞻基轻轻一叹,道:“只可惜,朕那时候还是个孩子,还做不得主,皇祖爷爷原本答应我,在朕选妃的时候,一定选中孙爱妃坐朕的正室,朕那时好开心,只想着快快长大,然后娶了孙爱妃?“
“用不着这么着急吧!“
朱瞻基似乎沉浸某种幸福当中,英俊的脸上慢慢洋溢着淡淡的笑容,看得杨峥心头一叹道:“谁说皇宫里没有真正的爱情,你看那唐明皇与杨玉环,大周后与李煜,洪武爷与马皇后,永乐爷与徐皇后,哪一对不是深情的伉俪,便是眼前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帝王,何尝不是一个深情的男子!“
“那时朕还太年轻,不知道有些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尤其是帝王的婚姻?皇祖爷爷虽疼爱朕,但不得不为朕的将来考虑,竟改变了主意,给朕另行选了胡氏我为妃,朕左右不得,只能勉强接受一个朕不喜欢的女人成了朕的嫡妃,而朕一心想要迎娶的“妹妹”孙氏却只能充当姬妾,成为“皇太孙嫔”。从那一天起,朕便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喜欢的这个女人正正当当的一回,所以朕在登基后,一直迟迟没有册封皇后,因为在朕的心中,母仪天下的这个宝座是应该给朕最心爱的女人,而不是那个朕不认识的女人,朕本以为这一次,朕君临天下,可是做一回主人,可以让自己心爱的女子得到她渴望已久的东西,但朕又错了,朕虽不喜欢胡氏,但她毕竟是成祖钦定的太孙妃、仁宗钦定的太子妃,是毋庸置疑的原配嫡妻,他没有别的选择。他只得将皇后的凤冠戴到胡善祥的头上,将心爱的孙氏封为“贵妃”。这是他不能容忍的,当他看着心爱的女子满脸委屈的时候,他不顾一切了,一定要让孙爱妃与胡氏有同等的地位?“
杨峥点了点头,按照明初的定制,册封皇后时,授皇后以金印金册;皇贵妃以下只有银册印章而没有金宝。然而在册封孙贵妃的时候,宣宗坚决要赌这口气,一定要让孙氏享有与皇后同等的待遇。宣宗的母亲张氏这时已是太后,孙氏自幼由她抚养长大,对于宣宗和孙贵妃之间的情形,再没有谁比她更清楚的了。这位被称之“女中尧舜”的太后,在理政时恪守先朝规制,但这件事上终于没有忍心让儿子难过,她答应了宣宗的要求。
于是,大明王朝施行了几十年的舆服规制到这里发生了改变,孙贵妃成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册金宝的皇妃。
朱瞻基眼里涌出一丝喜色,继续说道:“朕虽做到了这一切,但还是不够的,朕要让她坐上皇后的位置,从而母仪天下,朕知道她喜欢这个!“
杨峥汗颜了一把,心道:“这叫什么事啊!就因为人家喜欢,你就要废后啊,这不是欺负人么?”这话儿他也只是在心里说说,嘴上可不敢说出半句。
朱瞻基说了半天,忽然扭过头道:“所以朕必须要废后?”
杨峥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一个男人嘛,不喜欢大老婆,嫌弃大老婆碍眼,当然想一脚踢开,好与小老婆卿卿我我的,是个男人都理解的。只是,你是皇帝,这皇后可不是说废就能废的,你想废,人家大臣还不同意呢?“
^^^^^^^^^^^^^^^^^^^^^^^^^^^^^^^^^^^^^^^^^^^^^^^^^
一点事情耽搁了,第一更来晚了,请诸位见谅!
喜欢逍遥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