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听说是“十万火急”的大事,却也并不紧张。
因为在鹅王的概念里,“十万火急”的定义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
他的“十万火急”指不定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过,待杨沅赶到晋王府一听,还真是“十万火急”的大事。
有人造反了!
又又又有人造反了!
而且还不只一处,三份奏章、三处造反,还俱都是临安附近州县。
就连一向轻佻的晋王脸色都凝重起来,再也发不出潇洒的“鹅鹅鹅”的大笑。
杨沅把三份奏章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第一处造反的,是婺州(金华)。
目前,开始裁汰冗员的是临安行在及其附近州县,婺州就在其中。
婺州府被裁汰的几名吏员都是坐地户,家族人丁兴旺,被裁汰之后,那几个吏员鼓动族人乡亲两百多人,围了婺州州衙。
第二处造反的,是东阳。
东阳有一处税关,被裁汰的三个税官带着十几个被裁汰的税丁,强占了一处桥梁。
他们打跑了真正的税官,依旧在那儿向过往行人收税。
以前是向过往货物征税,现在他们是向所有过桥人收税,而且所收的税全部据为己有。
大宋有一种税,叫过桥税,实际上是向商贾征收的一种税。
最初,大宋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方式,逐一上门收税。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税丁,支出甚大。
而且,基层官吏的素质当真是一言难尽。
一点小小权力在手,他们就能发挥出十倍、百倍甚而是千倍的能力,近乎“土匪化”的征税和抢劫也没甚么两样了。
在这种背景下,大宋不再上门征税,而是诞生了一個新税种:“过桥税”。
“过桥税”几乎就相当于现代的“过桥费”。
你既然做生意,货物就不可能不流动,直接控制桥梁,第一更容易避免逃税,第二可以避免税丁抄家式征税。
当然,税丁吃拿卡要问题,一些地方多设关卡的问题也依旧存在,但比起之前的扰民程度,终究是大大降低了。
再加上宋廷明文规定了货物过境每千文征二十,店铺营业每千文征三十,小商小贩免征。
这种情况下,底下的人想占便宜,也不能公开违抗税法,再如何巧立名目,能够做手脚的空间也有限了。
毕竟,商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