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
萧敬一路小跑到奉天殿,跪在地上大口呼吸,上气不接下气。
弘治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不满道:“什么事这么慌张?”
“陛下……”萧敬还没喘匀,急忙说道,“李广,李广回来了。”
“李广?”弘治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问道,“他去夷洲岛传旨回来了?”
萧敬用力点头,道:“正是。”
“宣!”
不多时,李广走上殿,跪拜行礼,口呼问圣躬安。
“朕安,”弘治皇帝问道,“这一趟怎么去了这么久?”
“回陛下,奴婢到达夷洲时,夷洲卫已经出征了,只好又追到琉球,先从鱼南岛追到西竹岛,又从西竹岛追到石垣岛,然后……”
“行了!”弘治皇帝不耐烦地打断他,问道,“你就说结果,到底如何了?”
“奴婢见到了夷洲知府王守仁、夷洲卫指挥使俞元赞、蟒卫指挥使戚景通,并当众宣读了陛下的旨意。”
弘治皇帝脸色有些紧张,说道:“朕来问你,他们是什么反应?”
“反应?”李广郁想了想,说道,“没什么反应。”
弘治皇帝脸色骤变,冷冷道:“大胆的奴才,竟敢欺瞒于朕?”
李广吓地趴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说道:“回……回禀陛下,奴……奴婢所言……字字属实,没有……没有欺瞒啊!”
“你倒要说说,此番去夷洲传的什么旨?”
“这……”李广额头上冷汗直冒,小心翼翼地说道,“第一道圣旨,是告知夷洲府,夷洲岛已经由靖国公交还给朝廷。”
弘治皇帝眯起眼,问道:“只是这些吗?”
李广回道:“就只有这些,其他的一句也没说啊!”
这件事一直是弘治皇帝的心结,毕竟抢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对外声称张鹤龄主动归还,但这事就是秃子头上的苍蝇,只要不瞎,都能看到。
就好比朱棣抢来的皇位,不管他有多伟大,这件事只要提起来,必定跟你急眼。
就算表面上光明正大,心里也是发虚的。
“难道,他们几人就没有表示不满?”
弘治皇帝必须得把话问清楚了,因为这几个都是张鹤龄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张鹤龄即将被自己抹除,这些人也该换换了。
可是,也不能随便换啊,起码要拿个理由出来。
比如说,对朝廷的决策表示不满啊,或者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啊,诸如此类,都可视为有谋反的嫌疑。
李广也很无奈,说道:“王知府等人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一点也没有?”
“回陛下,半分都没有!”
这下轮到弘治皇帝诧异了,这些人是怎么了,张鹤龄辛辛苦苦经营的夷洲岛被朝廷收回,你们作为张鹤龄的心腹,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莫非他们几个这么快就放弃张鹤龄了?
“第二道圣旨呢?”
“第二道圣旨,便是要求夷洲卫立即收兵,全部撤回夷洲岛,若无朝廷命令,不得私自行动。”
弘治皇帝低声问道:“这一次,他们的意见很大吧?”
李广尴尬地摇了摇头,道:“没有意见。”
“怎么可能?”
弘治皇帝都快跳起来了,你们在打仗,朝廷莫名其妙地发了一道圣旨,让你们撤兵,你们就撤兵?
你们咋这么听话呢!
“回陛下,臣见到王知府的时候,仗已经打完了。”
“什么?”弘治皇帝满脸的诧异,“你是什么时候到达夷洲岛的?”
“臣初二就出发了,到达夷洲岛时候,差不多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就算张鹤龄的传令官比你快,也快不了几天,”弘治皇帝想了想,又问道,“夷洲卫是什么时候出征的?”
“据说,他们刚过完上元节就出发了。”
“你见到王守仁的时候,又是何时?”
“大约是三月初。”
“也就是说,夷洲卫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便结束了琉球的战斗。”
李广回道:“若是算上返航的时间,两个月。”
“结果如何?”
“恭喜陛下,夷洲卫大胜,丰臣秀吉五千兵马消失殆尽。”
弘治皇帝脸色刷一下就红了,半晌,问道:“真的?”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夷洲知府王守仁、夷洲卫指挥使俞元赞、蟒卫指挥使戚景通就在殿外等候。”
李广也看明白了,这事实在太复杂了,你有啥话直接问他们吧,别吓唬我了。
这一惊一乍的,心脏受不了啊。
弘治皇帝似乎还没有接受这一现实,夷洲卫胜了,大胜,彻底解决了东海的隐患。
这是一支强悍的队伍,作战能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重要的是,这是张鹤龄的队伍,而且,出征的指令也是张鹤龄下达的。
自己非但没有支持,反而要求夷洲卫撤兵。
如果圣旨到得早,真的让夷洲卫硬生生从战场上撤了下来,自己岂不成昏君了?
何为昏君?
为了一己私利,让成千上万的人陷入痛苦,不仅是琉球百姓痛苦,东海的隐患对大明的百姓造成的痛苦也不少。
弘治皇帝也很纠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自始至终,张鹤龄都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唯一这一次僭越,不仅解救了琉球百姓,彰显大明的天威,同时也剪除了长期盘踞在东海的隐患。
若是自己当初答应出兵,这小子也不会私自下令,更不会撕破脸。
事后看来,人家是对的。
但是,我是皇帝啊,我不能错啊!
弘治皇帝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说道:“宣夷洲知府王守仁、夷洲卫指挥使俞元赞、蟒卫指挥使戚景通觐见!”
萧敬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宣夷洲知府王守仁、夷洲卫指挥使俞元赞、蟒卫指挥使戚景通觐见!”
王守仁等三人走进大殿,行跪拜礼,口中问圣躬安。
“朕安!”弘治皇帝脸上努力露出一些笑容,说道,“朕听闻琉球大捷,三位卿家真是国之栋梁!”
王守仁回道:“此番出征告捷,全赖陛下决策英明,靖国公领导有方,臣等只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弘治皇帝老脸一红,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
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