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万至八千万人。
一旦超过六千万,社会就开始矛盾激化,虽然官吏贪腐,王朝败坏是根本原因,但粮食产量开始跟不上人口增量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当华夏的总人口超过七千五百万,整个华夏的农田总产量,已经小于总人口的消耗量了。
在没有外部输入粮食的情况下,再完美的社会制度也没用。
这也是盛唐的巅峰人口只有七千五百万,而弱宋的人口却超过一个亿的根本原因之一。
那就是占城稻,在南方所有地区可以一年三熟,少部分地区以及整个交趾甚至可以一年四熟。而且还能够搭配上豆类、红薯等作物轮耕,使得田地变得更加肥沃。
只可惜现在的土豆、红薯之类的作物弄不到,否则人口问题还能得到更深入的解决。
毕竟明清的人口能够突破几个亿,完全是建立在土豆、红薯等外来高产粮种的根基之上的。
即便不考虑的太长远,如今大争之世,粮食就是命根子,有粮就有人口,有人口就有赋税和兵员,之前刘封担心徐州纬度过高,不适合占城稻。
但现在江东已定,海陆皆已连通了交趾,正是开发占城稻的最好时机。如今会稽有大量没收之后挂在将军府名下的官田,正可以用来试种占城稻。
第三件事,则是请刘备举荐以为扬州刺史。
刘繇辞任扬州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如今扬州已是刘家父子的地盘,除非刘备亲自挂衔,或是刘封出任扬州牧,否则扬州暂时是不会再设置州牧了。
即便刘备信得过关羽、陈登等人,但短时间内,还是不适宜将他们拔高到州牧的地位上。毕竟刘备自己也不过是个豫州牧,此时设置一个刺史,就是相当合适的了。
刘封在书信中举荐了几个人,排名第一的自然是二叔关羽了,其次则是陈登,再次为荀攸,此后,更是举荐可从二张、二陈、李瓒等人里择人转任扬州郡守。
刘备看完之后,直接将书信传给陈登,后者也当仁不让的看了起来。
看见这一幕,荀攸眉头微挑,嘴角含笑不语。
陈登看完之后,想要还给刘备,却被后者示意交给荀攸。
荀攸也不推辞,只是谢过刘备之后,打开帛书翻阅起来。
等到荀攸看完后,刘备这才询问起来:“元龙、公达,子升之见,君等以为如何?”
陈登毫不犹豫的开口支持道:“征南之见,乃真知灼见尔,国无粮则亡,民无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