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这个庞大的野蛮帝国”
当看到李长河写的开篇第一段话之后,陶海肃和易刚他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然后,三个人认真的往下阅读了下去,本来他们以为李长河写的会是历史上的什么大人物,但是看到最后,发现并不完全是。
对方当然也是个人物,但是并不是青史留名的那种,相反,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
但是他却以一己之力撬动了苏联跟欧美的工业援助计划,然后让新生的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开始向着强大的工业国转变。
而这期间,李长河穿插着用各种数据和文献来佐证人物逻辑的创作方式,也让他们看的丝毫不觉得枯燥。
第一份稿子,字数足足一万五千多字,但是老陶他们却坐在那里,一口气看完了。
“好,写的太好了!”
“最重要的是,通过鲁契科夫的视角,看到了整个国家行业方向的转变。”
“长河,如果说伱说的《大国崛起》全都是这种文章的话,我觉得会非常的精彩。”
老陶这时候满是激动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我特么知道该怎么写了,长河,等着,我很快就会给你一篇德国的”
“我也明白了,日本篇我感觉有方向了。”
“这稿子拿订书机订好,我去给刘伟他们看看,让他们都学一下。”
老陶这时候兴奋的说道。
“别给我弄丢了”
“我特么可不想再写第二份”
李长河揉了揉泛酸的手腕,感叹的说道。
“放心吧,丢不了。”
老陶大声的冲李长河回应了一声。
然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北大政经系的学生,都传阅了李长河这份稿子。
很多人看了之后,脑海中都豁然开朗,原来经济性质的文稿还可以这么写。
甚至最后,这份稿子都传到了厉以宁他们这些讲师的手中。
“不愧是写小说的,哪怕是经济数据这种枯燥的分析,他也能写的很有趣。”
据说这是岱老看完之后给李长河这份文稿的评价。
而随着岱老的评价传开,整个经济系,想要看这份手稿的人更多了。
光一份手稿肯定是传不开的。
索性负责《学友》杂志的王建同学直接决定,提前刊发新学期第一期《学友》
本来按照他们之前定下的计划,每一期《学友》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