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前朝太祖雄心壮志,起兵统合四方。待一统天下,弃原国都不用,另选丰美之地,建新都云京。
后来乱世再起,姜氏取而代之,云京又成为北齐国都。
三百多年下来,云京已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都。
明微幼时,曾随师父在云京定居过一段时间。
她曾问师父,齐楚并立于世,为何要择齐而非楚?是因为师父是齐人吗?
师父说,原因细究起来有很多,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北齐的国都在云京。
京都的选址,关系着一个王朝的眼界。
云京北扼雄关,西临河湟,南面沃野,东接长河,坐一城而观天下。只有这样的皇城,才能养出胸怀四海的气度。
彼时,明微对此毫无兴趣。
她只知道,云京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而现在,她远远看着那座巍峨的皇城,才体会到师父说的这些话。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宽阔的官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无数装着货物的车马,排着队等着进城门。远远望去,迤逦了十数里不止。
“人好多啊!”多福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人,惊呼。
坐在车前的纪凌含笑:“这里是京城,当然人多了。”
多福伸长脖子,看着望不到头的队伍,忧心:“这么多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城?”
“别急,”纪凌道,“蒋大人这是押解囚犯进京,不需要跟他们走一个城门。等他们交涉完,我们就能进去了。”
果不其然,没多久,车队就动了。
他们越过这些推车挑担的百姓,从另一个城门进入云京。
明微透过车窗,看着路旁的风景。
比之她见过的那个奢华中透着死气的云京,这个云京少了靡艳,多了雄浑。
这才像个帝都。
车队默默行进,阿玄过来了:“纪公子,这些犯人我们会直接押到大理寺,你看”
纪凌问:“我们可以先走吗?”
“当然。蒋大人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你们留下地址,就可以走了。还请明姑娘近日不要出门,随时都有可能传唤。”
纪凌回身问:“表妹,你看呢?”
明微道:“大表哥做主就是。”
又对阿玄说:“眼下不便告辞,你帮我跟他们说一声,后会有期。”
阿玄点头应下:“是。姑娘走好。”
他们乘坐的小车脱离了车队,拐到另一条街上。
先走大街,再进小巷,走了大约两刻钟,纪凌出声:“就在这里停吧,巷子太小,进不去。”
车夫依言停下,纪凌转身开了车门,带着几分愧意说道:“表妹,要劳你走几步了。家里不宽裕,住的地方有点窄。”
明微下了车,含笑:“表哥说哪里话?便有广厦万间,卧榻不过三尺。”
她抬头,只见眼前一条窄巷,房屋相对陈旧,巷道还算整齐。巷子很长,似乎住了不少人家,有穿着干练的妇人进进出出,还有不少孩童跑来跑去。
看环境,这里住的只是一些小户人家。母亲说,舅舅在京城不容易,看来并非虚言。
纪凌吩咐车夫:“街头有家马车行,你将马车寄放到那边,然后来家。”
车夫答应一声,帮忙把行李都搬下来。
纪凌背上骨灰坛子,领着明微与多福往巷子里走。
有妇人看到他,喊道:“这不是纪家大哥儿吗?回来啦?”
纪凌点头回应:“是啊,苗大婶。”
听得这一声,附近的妇人俱都往这边看过来,还有孩童上前讨糖吃:“纪叔叔,你走的时候说给我们带糖的。”
纪凌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这一路走得急,没来得及。回头我买了糖,叫小五分给你们,好不好?”
妇人的注意力则在明微和多福身上,觉得这对主仆真是稀奇。小姐生得这么美,带的丫鬟却这么丑。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纪大哥儿,你先前说去看表妹,莫非这就是你表妹?”
“不是说去看看吗?怎么接回来了?该不会要给小五办婚事了吧?”
“表妹生得真好,小五真有福气!”
纪凌一路走,一路回应:“是啊,这是我表妹。”
“姑母走了,表妹没人照应,所以就接回来了。”
“小五的事以后再说。”
明微站在纪凌身后,有谁看过来,便大大方方点头一笑,很快得了这些妇人们的好感。
先前听纪家说,他家表妹是望族小姐,没想到一点架子也没有。
三人很快到了纪家门口。
纪凌让小厮早一步回来,现下纪家已经得了信。他们到时,门正好开了。
“爹爹!”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一个顶多两三岁的小娃娃扑了出来。
明微怔了下,就见纪凌大步上前,一把将小娃娃抱起,冷肃的眉眼满是笑意:“珠儿这些天乖不乖?有没有想爹爹?”
“有啊!”娃娃抱着他,“珠儿想爹爹,都哭了!”
“真的呀?让爹爹看看,眼睛有没有哭肿了?”
这父女俩正在腻歪,里头又响起一个声音:“纪老大,你够了啊!表妹还在呢,赶紧把人迎进来!”
明微听这声音又清又脆,抬头看去,却是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妇人。圆脸秀眉,身段娇小,眼神明亮。
见她看过来,年轻妇人忙露出笑意:“这是明家表妹吧?一路累了吧?快进来。”
纪凌才想起来,抱着女儿往旁边让了让,笑道:“表妹,这是你大表嫂。”
明微听童嬷嬷说过,大表哥娶的是同窗的妹子,娘家姓董,当下低身行礼:“大表嫂。”
“快别多礼。”董氏扶她起来,“先到里边坐。”
明微含笑应是。
纪家宅子不大,只前后两个院子。家里除了纪大老爷和纪凌夫妇,还有一个五哥儿。下仆很少,除了纪凌那个小厮,明微只看到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丫鬟。
纪凌一边往里走一边问:“爹娘呢?”
董氏回道:“爹还没下学。娘听说你们今天到,带着嬷嬷去买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