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而且整个平川县也会颜面扫地。
对于众人来说,这成千上万的文章里面,只要有一个能让“史师”满意,大家都会如释重负,压力少上很多。
“温桐,我好像有些印象”
“这不是那个七岁做诗的小神童吗?”
“这字写得很隽秀啊,卷面也很整洁。”
“‘自助者天助之’,立意虽然并不见独出心裁,但是文章确实写得很秀气。”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暗暗点头。和其他的文章相比,这个叫“温桐”的文章明显要高出一截。别的不说,至少以“童生试”的标准,这是完全具备竞争最后那三个名额的资格。
“童生试毕竟是最低级的考试,这些孩子又是初次朝廷的科举,能有这种水平已经不错了。”
这次文考的主考官之一拿着手中的卷子,微微颔首。十多天的时间,休息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史师的关系,对这些孩子要求太高了。
“史师”在皇朝帝都做了几十年“文师”,接触的都是一些皇家子弟,周围的文士水平也极高。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免不了眼界极高,一般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想要平川县这种边陲小地找到一个能够符合大汉皇朝皇室“文师”眼光水平的人,谈何容易?!
“把这个温桐的试卷放到优生里面。其他人大家就不要多管了,时间紧迫,大家加油,抓紧时间,尽管把这次文考的最后三个名额确定下来。至于史师那里,我们到时把文章送过去,就知道能不能过关了。”
孟珣道。在平川城做了十几年的文官,他早已颇具威望,这一开口,众人立即纷纷应是。
不管怎么样,这个叫“温桐”的考生确实给了大家不少底气。很快,众人静下心来,投入了批卷之中。
这次文试淘汰的卷子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有了“温桐”这个“榜样”,后面发掘的优良的卷子越来越多,其中还不少高水平之作,就算“孟珣”也不禁暗暗赞赏。
同时,为了避免个人偏好的过失,后面的卷子开始越来越多的交叉审阅,只有同时获得多名主考官颔首的卷子,才能顺利过关。
不知不觉,几天过去,剩下的还没批改的卷子只不过六七百份而已。而前面遴选出来的优秀试卷也达到了二三十份之多。
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考虑到都是经过几个主考官交叉审阅,点头同意的,这个数量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