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报上面的喷子文章,因为得不到回应,只掀起了一点小风浪。 等到大家差不多都忘记此事的时候,一个重磅消息横空出世。 各大报纸,在同一天刊发了同样一条公告。 公告主要内容,首先成立少府粮行,平抑天下粮价。 其次,少府粮行接收广大民众认购股份。认购条件为一千一百亩为一股。 消息一出,民众哗然。 “一千一百亩一股,价钱忒贵。” “少府是在抢钱吗?” “这事根本就没有我等小民的份,看个热闹就成。” “少府是看不起我等小民吗?一千一百亩一股,抢钱啊!” “傻子,还看不明白吗。少府粮行就是冲着那些大地主去的。那些大地主舍不得卖掉手里的土地,要是能置换成少府粮行的股份,年年吃红利,肯定很多人响应。” “朝廷的办法真是一套接着一套。之前吵架还没吵完,读书人都说朝廷是要断大家的路。结果怎么着,等大家吵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朝廷来个公告,入股少府粮行。这下好了,谁还敢说,朝廷是在断大家的路。” “都散了,都散了。这事就和我们小民没关系。” “这倒也是,我们就看个热闹。” “没意思啊!” “真是想念当年寰宇运输发行股份的日子,幸亏我抢了五股,年年吃红利。” “我也抢了三股。” “我也抢了两股。” “朝廷为何不为我等小民考虑,给个机会给我们,也让我们入股少府粮行啊。” “做梦吧!十税一的优惠给了你,你还想要入股少府粮行,美得你。” “少府粮行,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是专门为大地主们准备的,就没我们的事。” “散了,散了!” “大消息,大消息。刚得到的大消息。第一批认购股份的人,是一千亩一股,全都被朝廷官员们,皇室宗亲们给抢完了。这第二批,就涨价涨到一千一百亩一股。第一批认购股份的人赚大发了。”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我老丈人家表亲的堂兄弟的媳妇的哥哥的舅子,就在皇城根下当差。绝对错不了。” “这么说来,少府粮行的股价还得涨。” “等到第三批认购的时候,肯定得涨。” “你们猜,那些地主老财,舍得将土地置换成股份吗?” “那些豪族,估计,可能,会置换一部分。那些乡下土财主,做事保守,犹犹豫豫,说不定等到第二批认购完了,还没下定决心。等到第三批又涨价,届时就该后悔了。” “这招真高啊!” “实在是高!” “难怪之前书院报骂内幕交易,其他报纸一点动静都没有,敢情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书院报没骂错,第一批就是内幕交易。” “太过分了,一下子就涨了一百亩。” “你又没有一千一百亩的土地,你瞎操什么心。人家大地主都没嫌贵,你嫌弃个屁。” “说的也是。” 大地主:谁说老子不嫌贵?一股就多出一百亩,十股岂不是多出一千亩。 这是抢钱模式啊! 嘤嘤嘤! …… 严辞十分庆幸,自己厚着脸皮,从黄去病手中要了名额,以一千亩一股的价格置换了四股。 王学成替他高兴,“还是严兄有远见,一下子就赚了四百亩。” “赚什么赚,这点股份我就传给子子孙孙,坚决不转让。” 王学成嘿嘿笑起来,“我要是有一千亩田地,我也换股份。可惜我没有。” 他工作这么多年,除了攒下两套房子,就是攒了百八两银子。名下的土地,一家五口人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亩,还都在老家。远远达不到秀才一百五十亩的上限。 严辞同他说道:“我估摸着,过段时间,土地价格会有波动。王兄要是有闲钱,不如再卖几亩。反正你离着上限还远的很。” 王学成摇头叹气,“我是秀才,可以萌三人。大哥,二哥分别来找我,都希望我能让一个名额给他们。家里媳妇同我吵,说是我敢将名额让出去,就带着孩子回娘家。我现在是愁死了。有名额愁,没名额也愁。” “只是比一百亩的上限多出五十亩,他们也抢着要?” “就算只是比上限多出一亩,他们也会抢着问我要名额。” “王兄打算怎么办?” “我正在发愁。” “你们三兄弟早就分家,你完全可以拒绝你大哥二哥的要求,一个名额都不给他们。王兄,不是我说你,你有时候太过软弱。你得替孩子们着想啊。你三个孩子,三个名额刚好都给他们。” 严辞替王学成出谋划策。 王学成一脸愁绪,“我是抹不开面子。” 严辞啧啧两声,“面子哪有实惠重要。王兄,可不要做出让妻儿仇恨你的事情。” 此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王学成的心头。 他顿时清醒过来,“严兄说的对。孩子们现在还小,没想法。等他们长大了,知道了事情经过,定会恨我。” 他一口喝下杯中酒,“多谢严兄提醒。回去后,我就写信拒绝大哥和二哥。既然已经分家,就没理由把名额让给他们。” “王兄早该如此!” …… 山河书院。 三元公杨元庆同周世安下棋。 孙状元单飞,做了知行书院的山长。 不过三人小团体依旧存在。 今儿,孙状元巴巴地跑到山河书院,下棋品茗,悠哉乐哉。 周世安问他:“孙兄不忙吗?” “自然不忙。” 周世安微微挑眉,“外面都闹翻天了,你们孙家可是当世少有的大地主,能不忙?” 孙状元一脸乐呵呵的,“你们周家,可是和孙家齐名的大家族。怎么不见周兄忙碌?” “周家是周家,我是我,可不能混为一谈。”周世安不乐意。 他努力的想摆脱家族,可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将他和家族联系起来。 只要他一日姓周,在世人的眼里,他就是周家人。 三元公杨元庆见周世安不高兴,于是出言说道:“皇后娘娘乃当世少有的围棋高手,深谋远虑,一套又一套,所有人全都着了她的套路。” 周世安手执白子,头也没抬,只盯着棋盘。一边说道:“外面都在议论,说是皇帝和皇后娘娘如何如何,怎么到了杨兄这里,全都成了皇后娘娘的功劳。” 三元公连连否认,“不不不,不能算作是功劳。只能说这是一盘着眼未来百年大局的棋局,这样的大手笔,符合皇后娘娘的做事习惯。不谋则已,谋则谋十年,百年。陛下的做事习惯,和皇后娘娘是不一样的。陛下更喜欢真刀真枪,直来直往,着眼于当下。这种弯弯绕绕的策略,一看就是皇后娘娘的风格。” 孙状元连连点头,认可三元公的说法。 他和皇后娘娘打过交代,的确是个难缠的主。 这次推行新的土地律法,刚开始,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必定会遭到天下非议,遭到所有士绅阶层,皇室宗亲的反对。 换做任何一个皇帝来推行这件事,都是失败的下场,不会有例外。 然而,这事到了皇后娘娘手头上转了一圈,完全就是另外一个局面。 谁能想到,三年缓冲期,少府粮行,海外置产,一套组合拳下来,竟然隐约有成功的可能。 周世安朝孙状元看去,“孙兄赞同新律法?” 孙状元苦笑道:“我赞同还是反对,重要吗?此乃大势,不可违逆。” 周世安说道:“我不信孙兄没看出新律法的真实用意。” 孙状元沉默不言,他当然看出了皇后娘娘这一套组合拳的真实用意。 周世安不等孙状元回答他,自顾自的说起来,“推行新律法,加上奴仆法的实施,根本用意还是为了限制世家豪族的规模和影响力。我想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新律法其中有一条,家中若有两个功名,按照一个功名计算。奴仆法上面也有类似的一条,奴仆数量以一个功名计算。何意?这不就是逼着世家分家。 就比如你们孙家三房,身上有功名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不分家,只能按照一个功名计算,才萌十几个人。然而你们孙家三房足有两三百号人,十几个名额肯定不够。怎么办? 想要利益最大化,拥有更多的十税一的土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将兄弟,将儿子,将侄儿全都分出去,一户家庭一个功名,便可利益最大化。逼迫世家分家,这才是皇后娘娘的真正用意。” 三元公连连点头,“周兄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当初皇后娘娘用计,逼迫孙兄分宗,同本宗脱离关系,老夫就预料到后续还有更大的动静。 皇后娘娘做一件事,从来不会是单纯的做一件事。一件事后面,必定还有连环的计划。孙家分宗,算是皇后娘娘的一个探路石,加之杨季在南边打下大片土地,北边陈壮实也成长起来,京大营则紧紧握在陛下的手中。皇室宗亲,也都被管束起来。 条件已经具备,皇后娘娘便趁势推出了她的大计划,打压世家,限制世家。世家要么顺势而为,分家,谋取最大利益,要么就只能硬抗到底,承担高额税率。 以少府和金吾卫,加上内侍省,这三个衙门来势汹汹,户部完全比不了。少府一旦出动,开始勘定土地面积,征收粮税,瞧着吧,还得乱一阵子。不过随着少府粮行第二批股份认购,股价直接上涨一百亩来看,估摸着最终还是闹不起来,至少不会闹到天下烽烟四起的地步。” 周世安朝孙状元看去,“孙兄怎么看?” 孙状元捋着胡须,“最近书院学子,人心惶惶,都在讨论土地税收这件事。以前,只要考取功名,就可以免税免徭役。如今考取功名,只是十税一的土地上限高了,不能再享受免税。 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满腹怨气,嚷嚷着说不读书,不如回家种田。然而,嚷嚷归嚷嚷,新律法已经颁布一个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学子退学。” 三元公跟着说道:“山河书院也没有人退学。甚至很多人支持新律法,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了民生问题。” 孙状元接着说道:“据老夫了解,国子监,军事学院,地方上的书院,也没有人退学。这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 三元公颔首,“读书依旧是最好的选择。即便不能免税,但是只要有功名,就可以庇护家人,名正言顺拥有更多的土地。若是做了官,可以买卖的土地更多。老夫还得到消息,朝廷打算提高官员俸禄。” “当真?” 三元公笑呵呵的,“应该是真的吧。事关土地税收,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官员竟然没有闹起来,其中缘由二位就不好奇吗?老夫想着,光有少府粮行的股份,海外置产,恐怕还不足以让朝廷官员闭嘴吧。”